【学员】8期-2班-Liwen
【日期】2018年12月19日星期三
【课程】Day 3 21天写作训练营——第7天
【作业】拆解《我也曾对那样的力量一无所知》韩寒
【用时】金句摘抄及感想2.5小时;思维导图拆解全文60分钟
【版本】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句摘录1:
由于匆匆成军,彼此都记不得名字,决定各喊球场上的外号,比如二中菲戈,附中克林斯曼,杨浦范巴斯腾,静安巴乔。
联想:这一段表述非常有少年趣味。我想到学生时期组乐队,大家对于音乐无比狂热,总是把自己比拟为Eric Clapton、猫王、Michael Jackson,学习他们的舞步,还有唱歌时的步伐。偶尔坐下来聊起梦想时,不乏会听到中国的猫王,海南岛的吉他之神这类字眼。那些被封神的人,陪伴了我们无数个青涩日子。
观点:少年时意气风发是可爱,成年后还是虎头虎脑,便是有点不合时宜了。
案例:想象一下,一个6岁的孩子,一个18岁的青年,一个32岁的壮年,一个64岁的老人,如果分别发出豪言壮语说:我要当科学家。作为听者,你会有怎样的感受?6岁孩子是可爱,他的未来有无限可能。18岁的青年还有可能,他要有志于某项科学,也要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为之后的科研做准备。32岁的壮年,除非本身就在科研领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商多年的壮年回到实验室从头开始。
总结:豪言壮语不花钱。越往后,我们就会越来越掂量他发出豪言壮语背后的经历积累了。
金句摘录2:
半场结束,我们不好意思再称呼对方的外号,改为了叫球衣数字。
联想:我看到幻想破灭时的讪讪之感。
半年前在一场教练活动中,我们一群助教群情激昂地提出了想在明年4月份冲击PCC口试,共同站上世界游戏的舞台的愿景。大家当时反响非常热烈。半年过去了,大部分人还是在自己原有的生活轨道中,虽然还有人在坚持,但却不是当时那么多人在共同支持着前进了。
观点:梦想诚可贵,执行价更高。
案例:这是知识变现的时代,也是知识焦虑的时代。每一天,都会在朋友圈里立下的flag:1月你好,今年一定要减肥成功;我刚刚报了混沌商学院的课程,未来一年,就看我高速前进。包括我们的训练营,很多人刚进来时,内心都有一点小期许:我要靠写作变现;我要死磕21天,向大牛看齐,往往没几天,时间就会做出最好的筛选。
总结:真正努力的姿势应该是怎样?明确目标,细化任务,不疾不徐,稳步推进。修炼任何一项技能,豪言壮语只是口号,只有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才会帮我们修建知识壁垒。
金句摘录3:
想听到火星撞地球大战的朋友们可能要失望了,我从来没有和民间高手见到大神正面PK过,因为这不是一个次元的事情。
联想:高手或许见过太多试图挑战的人,见过太多觉得这一切很容易达到的人,他们的方式就是笑而不语。
观点:面对狂妄,大师能给的最好回应不是打压,不是纠正,而是让他自己去碰。
案例:刚学习教练时,我是很狂妄的。知识很简单,我马上就能融会贯通,做了几个客户,也感觉非常顺利。课间跟国外来的大师级教练聊天,甚至会说:“我做这个的确很有天赋。当然,我也知道,还需要时间积累才能像您这样大师级。”大师不可置否,整个过程非常愉快。
后来,每每客户少,每每不能匹配到不同客户时,每每自己也会陷入情绪旋涡无法自拔时,想到自己当时的狂妄,倍感羞愧。
总结:实践是检验天赋的唯一标准。前期再有感觉,没有后期的练习和复盘,怕又是一个成年版的“伤仲永”罢了。
❤ 动心段落1:
从那次以后,每次和大家一起看球,看到职业队踢了一场臭球以后,身边的朋友纷纷骂说自己公司的球队上去也能把申花or上港or国安or恒大or国家队等队伍灭掉的时候,我总是笑而不语,心中荡漾起二十岁那个下午,被小学生支配的恐惧。而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联想: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犯过多次被“职业艺术照”吸引的错误。职业读书不错,又能读书,又能赚钱,可我写了几篇干巴巴的文章,写不下去;刚学瑜伽时,只想到瑜伽的好处和兴趣,在之后的瑜伽教培班里被虐得体无完肤。包括写作,我也曾想着报名多个写作班级共同学习,但隐隐觉得不对劲,对于一些低能量的、引人上钩的10万+,我从内心里并不认同。后来遇到师北宸写作训练营,翻看“写作黑客”中有重量的文章,我才觉得对了。一边做作业,一边在想,我对专业写作,还真是一无所知。
观点: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案例:我也曾经以为教练只要说说话就能赚钱,我这么擅长谈心的人,应该是个做教练的好苗子。辞职投身教练的海洋以后,多个场景下都不禁呼唤起自己的妈妈:妈呀,还有有丰盛稳定的能量状态才能吸引到同频的人!妈呀,还要懂情商、懂沟通!妈呀,还要聆听能量、情绪、语音语调的变化!妈呀,我去哪里找客户?妈呀,我要怎么破解他的思想毒瘤?妈呀,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对方都积极行动。妈呀,面对高能量的企业级客户,我该怎样表现得自然而又专业?
总结:有些事情之所以看起来简单,是因为为了普及大众,高手们都做了深入浅出的处理。成为高手,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过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吴晓波曾说,我们都有机会成为遇到的每一个人。这事,有个过程。
❤ 动心段落2:
如果某天,外星人入侵,每个国家必须选出最强的两个车手去抵御外星人(假设外星人就喜欢边开车边搞事),大家记得一定要选我,不要别我其他工作所迷惑了,误以为我是开明星组娱乐赛的。我一定能替大家把外星人赶出中国。
联想:我很欣赏韩寒在这里开的脑洞,也欣赏他对于自己专业的绝对自信。没有长足的正反馈和真正专业的刻苦时光,说不出这么戏谑又有重量的话。
观点:所谓独立,就是我们能靠着一门手艺、一项技能、一个专业切切实实地为他人服务。
案例:商品社会,终究是一个买卖关系。或者是有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一买一卖产生交易。或者是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投注于一个持续运转的系统中,如研发,如建筑,由此产生价值,促进交易。
第一次来我家做清洁的阿姨,我对她百般叮嘱,她淡淡地说:“放心,我肯定能给你做得好。”她真的做得不错,干净利索,也不多话。后来几次约她,经常有约不上的情况。平凡如她,也有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
有一段时间看《朗读者》,也非常羡慕那些为了国家的科研贡献了一辈子的老科学家,虽然80岁,回想起自己的专业,布满皱纹的脸庞上仍挂着孩童般的笑颜。
总结:只有专业主义,才能为我们扎下安身立命的立锥之地。这种扎实的满足感,是一把斜杠也换不来的。
❤ 动心段落3:
有很多一开始抱着砸场的目的,中途有变成了小白兔的学员,后来在职业赛车里都获得很好的成绩。因为他们拥有敢于挑战的心,但也拥有自我认知调节的能力和学习的欲望。最关键的是,他们之后无一不是经过了大量的练习,从新手赛开始,一步步成为了优秀的职业车手。
联想:最打动我的字眼,是“自我认知调节的能力和学习的欲望”。好几年的时间,我是完完全全地被外力推动着在前进:要做个好学生,要有好的成绩,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我一定要起一个表率的作用。这样的后果就是,累,而且迷失自我。渐渐地,对生活那么多感知,只是在蹒跚前行。生活对我而言变成一场竞争,好像不上轨道,不按时间完成一些里程碑,就失去比赛资格。的确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找回本性,找回那种“我想做什么”的原始冲动。
观点:比点亮技能点更重要的,是唤醒你内在沉睡的本性。
案例:
当人缺失自己的价值观时,无论看起来多么优秀,充其量也是一部学习机器。看过一篇报道,有一定数量的高校学生都有价值观缺失的问题。古典的文章里也提到过向他咨询的高材生,会问:老师,我应该学什么?我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在知识变现时代,10万+的文章变着法去收割各式各样的知识焦虑。在这个时候,有谁会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的,如何帮助我实现想要的人生?
学习是一件自然发生的事情。我们从小就会模仿大人的语言和动作。即使什么课程都不报,我们也都有机会向生活学习,向当下学习。
重要的是那一股好奇心,那种想把拼图拼完看看全景的心情,那种看着蚂蚁驮着食物一步步地走向洞穴的心情,那种写到枯竭但仍然还有思绪可以倾洒出来的心情。
总结:当你眼里开始散发出从心而发的好奇心,那就是你的真我时刻。让这股好奇心气流引领着你,去探索大千世界的深远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