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是电视剧《隐秘的角落》的月份,几乎所有身边的人都被安利了,这要归功于各种网络和电视的宣传,于是我连夜看完12集,看完之后,又疯狂刷B站上各种对电视剧的解读,然后还是感觉意犹未尽,因为很多人说电视剧对原著进行了很多改编,于是一向很小气的我,花了9.9在kindle上买了电子书,很快读完了。
说说我的感受吧,我感觉读完原著,觉得电视剧一点都不香了,不仅仅很多点没有交代清楚,而且大尺度的部分都被美化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原著看完,就像去日料店,夹了一块最肥美的三文鱼,充分在芥末酱里搅拌,然后一口塞到嘴巴里,那股子辣一下子从口腔顶到鼻腔再到脑门的感觉。而电视剧就像吃韩式炸鸡上面裹的那层蜂蜜芥末酱,而且是蜂蜜过多,芥末还不够味那种。当然电视剧也有很出彩的部分,如配乐还有演员精彩的演绎,但是我真的强烈建议大家还是去看看原著,会感觉完全不一样。
我就说几点电视剧把原著改编得很可惜的几个点:
1. 原著里,朱朝阳父爱的缺失描绘地非常到位,在打牌那个桥段,看到王瑶带着晶晶来,他父亲的第一反应是介绍朱朝阳是另外一个牌友的侄子,之所以这么隐瞒,是因为他为了宠爱朱晶晶,竟然没有让她知道朱朝阳这个儿子的存在。而给儿子的抚养费更是少的可怜,一晚上打牌可以赢一万块,上次给儿子抚养费只有2000元,而且是过年的时候给的。而原著里说导致他们离婚的小三就是王瑶,抢了别人的老公,还不让联系前妻的儿子,甚至都不再外人面前承认这个儿子,这些细节读者可以看出,这个对朱朝阳的内心是一根多么难受的刺,因为他曾经是那么完整地拥有父爱,所以才引发朱朝阳对朱晶晶的强大的仇恨,所以在小说里,朱朝阳和他的妈妈,对王瑶和朱晶晶的称呼都是大婊子和小婊子,这些在电视剧里都忽略了,矛盾的引发点变成了踩鞋,不免让人感觉有点勉强。(其实现实生活里,离婚了不管不问前夫或者前妻的人真的很多很多,偏心其中一个孩子的人也很多很多,电视剧可能不想暴露太多社会和家庭黑暗面吧,毕竟也许有很多小孩子也在看这个电视,如果她们的仇恨被激发出来,实施报复,确实后果很严重。)
2. 原著里,普普和严良的人设都是杀人犯的孩子,唯一原著和电视剧比较统一的一个人是严良,他的人设都是那种仗义,冲动无脑的少年。两个人之所以逃出孤儿院,是因为那个地方太可怕,普普惨遭猥亵。所以她想敲诈张30万,也是为了能支撑到成年,这样再也不用回到孤儿院那个可怕的地方。但是电视剧还是把它粉饰成,出来是为了筹钱救普普的弟弟。而普普这个女孩有很多黑历史,她一直维护她的杀人犯的爸爸(杀了自己的老婆和儿子),而普普一直否认她爸爸杀人,那她妈妈和弟弟是否是普普杀的,因为妈妈溺爱弟弟,她多次表示她妈妈有了弟弟之后对她不关心,恨死他们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她弟弟是她妈妈跟别的男人生的。包括她曾把一个嘲笑她的女同学推到水库里,以及很多很恶毒的主意多计谋都是她的主意,是一个比较黑化比较极端的人物。(我觉得30万的用途这个点,之所以被改成治病,估计也是怕不过审,我个人觉得原著在这一点上更为贴近现实,我有朋友曾给我分享过她在孤儿院福利院这种地方的真实体验,她说在这种地方长大的孩子,都是见过人世间各种黑暗的人,去过一次不会想去第二次,所以人性在里面很容易扭曲,我想也是为了防止大家对福利院有过于清醒的认识,制作方不得不进行一些美化也是可以理解的,和谐嘛! )
3. 朱朝阳的黑化程度,原著是电视剧的100倍都不止,他对成年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原著里朱朝阳原话:成年人眼里,刚出生的婴儿到十几岁的学生,他们一概视为小孩,可是到了十几岁,小孩子已经不再单纯,可是他们还是把小孩想象得很简单),正式因为朱有这样一个清醒的认识,再加上朱朝阳本身智商很高(他自己查阅过相关团的法律知识,知道自己不满14岁,即使杀人也不用偿命),学习能力是超强的,当然也包括学坏的能力,在了解了张东升成功制造不在场的徐静的意外死亡之后获得所有的财产,他很快以一己之力,成功逼迫张东升,普普,严良帮他杀掉自己的父亲和后妈,而他本人当时还在补习室上课。为了早日拿到他父亲的遗产,在遗产大战上抢占先机,他一个人跑到杀父现场,把尸体挖出来,暴露出一只脚;在明明知道最后三个人去张东升那边之后,肯定会被灭口,他为了能除掉两个知道他秘密的小伙伴,借张东升的手,杀了两个小伙伴之后,又手刃张东升,还在自己身上划了很多刀编造了一个无懈可击的故事,并通过一本日记向警察暴露了一个少年“真实的”的心路历程。(我觉得一个14岁不到,读初二能黑化到小说里的朱朝阳这样,的确很少见,作者确实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在,但是少年犯罪的确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这个年龄,世界观还不够成熟,所以很容易收到影响和左右,碰到好人好思想,自然没问题,但是遇到极端的黑暗的,很容易误入歧途,像朱朝阳,如果他在学校里不被排挤,有一些阳光积极的好朋友,可以以一种比较正面的方式排解压力,也不会这么极端,所以父母不能一味去追求学习成绩,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17世纪的英国学者托马斯·富勒说:“知识使好人更好,坏人更坏。塞缪尔·约翰逊则说:“有知识而不正直是可怕的。”朱朝阳和张东升一样,都是成功获得知识的人,他们也许有办法应对警察和法律,但他们并没有化解苦难的能力,我在想,如果张东升离婚了,如果心态足够好,也许能重新获得幸福,也许朱朝阳和妈妈相依为命,没有遇到这两位小伙伴,好好读书好好生活,也许他的人生又是另外一番风景,不过人生没有如果,别人所遭遇的不公我们也无法体会,也许N年以后,学校会开立一门课程,叫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和苦难,如果我们知道怎么去面对它的话,就不会那么容易走向极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