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青春时,所有想做却没做的事,要摆脱限制,要没有憾事。
/01/
还记得前段时间,在朋友圈微博刷屏的“四小时后逃离北上广”的活动吗?
我还真有一个朋友,被这个口号撩到。当天晚上,她兴冲冲的和我说,看完新世相的文章,我立刻买了去泰国的机票!
今天,她出发了。
我暗羡不已,问她,姑娘,你有钱吗?有时间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上个月你去迪士尼玩耍,用光了年假,外债也没还完呢。
姑娘超级洒脱,恨铁不成钢地指责我,你看看你,连冲动都没有,你就不想逃离北上广吗?逃离无止境的加班,和总监那张长年便秘,被憋成暗绿色的脸?
想啊。
那你为什么不行动?
因为,一场旅行并不能拯救我的生活,相反,短暂任性的逃离,只会增加之后生活和工作的负担,一周的旅行换来一个月的加班,并不划算。
而且,一想到干瘪的钱包,我就沮丧,哪里还能放空自己,好好玩耍。
想偷懒的时候,就看一眼自己的存款,一想到诗和远方,我的钱包就开始慌张。过来人说的很有道理啊,没钱的人,每天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并不是去哪里玩,吃什么,而是,怎么赚钱,存多少钱。
你为什么不去买奢侈品,手表项链精心装扮,手捧咖啡逆光来一张美美的自拍?
因为丑。
你为什么不伤心了就旅行,开心了就狂吃,任性了就翘班,厌倦了就辞职?
因为穷。
那,如果不考虑丑和穷,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02/
有段时间流行宣传明星的私生活。热爱运动的元气少女陈大发,练出马甲线的袁姗姗,还有跑去支教、摄影作品获多项大奖的江一燕。
我最欣赏江一燕,不是因为她自由生活的状态,而是因为支教。
大三的时候,朋友小尤参加了甘肃偏远山村的支教活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小尤作为队里唯一的影像资料收集者,带回很多山里人的故事。
她每天五点钟起床洗漱,准备早餐和课上要用的教学工具,中午和孩子们同吃大锅饭,放学后,和另一名老师一起送学生回家。
周末,一天时间去镇上采买,一天时间家访。
去镇上的路坎坷崎岖,甚至还有一段溯溪水路,她半路扭伤了脚,一声不吭坚持从同事手里接过半袋米,返回住处又继续整理家访要用的资料。
支教结束后,小尤谈起她的支教生活,双眼明亮,谈吐得当,同伴开口说话,她微微侧首微笑聆听,周身的凌厉气场不见了,整个人沉淀下来,散发着自信阳光。
很难想象,她曾是一个见到老鼠惊恐尖叫,大手大脚花钱,一言不合就争论到至死方休,嗓子不舒服就任性缺考的女生。
我问她是不是被贫困山区的生活震撼了,毕竟,每一个去过那里的人,回到大城市,都会紧衣缩食好几天,这很正常,过段时间就会恢复。
她说是,但也不是。去到那里,没有人关心你曾经是什么,从哪里来。孩子们需要帮助,他们只关心你带来什么书,你教哪些新知识,你能待多久。
她在那里,摆脱娇蛮小公主的角色,远离手机和电脑,除了上课和生活,空闲的时间全都拿来思考。
支教的人太多,小山村里人来人往,却很少有人逗留好几年,而勇敢留下的人,是拥有渴望的人。
小尤说,大学校园里的我,每天做相同的事,假期生活更是天天雷同:睡觉,追剧,刷微博,床头永远少不了两样东西,果汁和零食。过去的两个暑假,居然不记得做过什么,这是很多年轻人的状态。没有意义的事,重复千百次也不会进步,我还有很多事没做,我想当战地记者,我想闯荡红尘,我不想从此静止。
/03/
郭德纲小时候被老师问到梦想是什么,他诚恳地回答,我想说相声。全班同学都笑了,因为大家的梦想全都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国家总理......多年以后,当全班人再聚首,只有郭德纲实现了梦想。
许多人身边不乏一些酒肉朋友,周末约你往往不是逛街就是spa,满口都是爱情和八卦,哦,还有金钱,你同她谈目标和渴望,她娇声附和,回头就把你当做笑话讲给别人听。
我说想成为畅销网络作家,你说,醒醒吧,网络写手很累的,现在还有几个人为付费买单,压根不赚钱的,我是为了你好。
我说想开一家蛋糕店,不忙碌的下午还能插花酿酒,你说,醒醒吧,你哪里来的第一桶金,而且你现在的工作也很不错。
青春里想做的事情很多,却总因为各式各样的理由搁浅,没想到,过了青春变成大人,依然不能无限制的做事。
有多少人,高中时代优秀的不得了,后来成了特平凡的人,淹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偶尔花钱旅个游,也算实现梦想了。
最想做什么,很重要,它代表你认清了自己。
热爱跳舞的人,即使加班到深夜,清晨依然能在穿衣镜前扭几个动作。喜欢写作的人,即使被策划案虐地焦头烂额,午间休息的那一小时也能笔下生花。最想买一辆牧马人越野车进藏摄影的人,即使零存款,每月一次的沙龙从不缺席。
你内心最深处的冲动,是你真正的欲望,是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渴望的人,他们的人生都在渴望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