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游艺黑白教育
告琴童家长:多跟孩子去听听音乐会吧

告琴童家长:多跟孩子去听听音乐会吧

作者: 死亡是个伪命题 | 来源:发表于2016-01-05 22:25 被阅读199次

以前总感觉音乐会对于平民百姓家庭的孩子是可望不可及,小时候的小卡透着银幕上的音乐会,甭提多么的羡慕了!可是……当时没有那个条件,只能拿个小板凳静静的听着从电视里面传出的阵阵悦耳音乐!

现在的生活条件对于去听一场音乐会完全是不成问题的,目前的亲子音乐会渐渐的风行起来,听音乐会已经不再是大人们的专利,家长们培养孩子艺术细胞的殷切盼望在古典音乐演出市场上也表现得尤其强烈。

其实带孩子去听音乐会不失为一次成功的教育投资,没有接触过乐器的可以通过音乐会的熏陶以及家长结合音乐会的正确引导让孩子慢慢的对乐器充满兴趣(可以先给孩子将各种音乐故事和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事迹。也可以提前想方法借到光碟,放给孩子听,让音乐留给孩子一个初步的印象。听音乐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据调查研究发现音乐可提高人们的思维)。而对于正在学习乐器的孩子们也是一次不错的学习机会,他会去审视自己,听名家的音乐不自觉的就与自己衡量,去找出自己的不足与纰漏。

琴童出席音乐会——假如又是高质量的音乐会的话——那不仅是艺术欣赏,而且也是很好的学习过程。

好的音乐会(无论是钢琴音乐或其他音乐),在音乐形象的刻划、音乐意境的表现、音乐风格的把握、技术技巧与艺术内容关系的处理等方面,都具有某种典范性的意义。对于琴童,都是生动的启迪和教育。

说生动,是因为不象听磁带,只闻其声,不见其状;也不象看录像带,虽然能够闻声见状,但由于是屏幕上的显示,总有那么点“虚幻”的味道。 .

听音乐会,则是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假如是钢琴演奏,我们更是亲眼看到、听到钢琴家是用什么样的技术动作、带着什么样的表情发出了美妙的声音。出色的演奏 家的动作、表情,也都是富于音乐性的,也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以及技术技巧上的启发。而且,在音乐会上,还有一种唯有那里才有的“音乐气氛”。这“气氛”,由 舞台、乐器、演奏家和听众共同组成。无论演奏开始前,听众在寂静中的期待;还是在演奏中,几千人的屏息聆听;以及演奏后热烈、激动的掌声,都被音乐的气氛 笼罩着。仿佛那里的空气都充满了音乐,人们一旦呼吸到这样的空气,就会提高美的精神境界。

因此,有机会的话,多多出席高水平的音乐会,无形中就会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提高了乐感。

为了能通过听音乐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应注意以下几件事:

1.如有可能事先知道音乐会的曲目,而有些曲目又是不熟悉的,最好能设法(如查阅文字资料、听观音像资料或向人请教等)事先对将要听赏的曲目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将使我们在听音乐会时,因事先的提示而有更准确的判断。有适当的比较,也就会有更多的受益。

2.如果音乐会上听到了全然无所知的曲目,也可以在事后做一做上面讲的最好在事前做的事。即音乐会后,带着音乐会中的印象,去查找各种资料,请教老师,以对照、验证我们的印象,同样会受益很多。

3.最重要的,是在听音乐过程中,要静心聆听,潜心感悟。要让我们的听觉和心灵处于高度灵敏和极其专注、活跃的状态。要听清主题旋律,追踪它的变化、发 展;要听到立体的音响,感受和声的色调及变幻;要从整体上体味音乐的起、承、转、合;要让我们的心灵随着乐音的进行而在联想的宇宙中自由翱翔。 不要忘记,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只要专心致志地倾听,别的什么都不用,就会有音乐的、艺术美的、高尚境界的素质潜入我们的灵魂。

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热爱音乐,那么,多跟孩子去听听音乐会吧。你会发现,会听音乐远远比会弹一首高难度的曲子重要得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告琴童家长:多跟孩子去听听音乐会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uz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