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ademlia
以太坊底层分布式网络即P2P网络,使用了经典的Kademlia网络,简称kad。
Kad的路由表是通过称为K桶的数据构造而成,K桶记录了节点NodeId,distance,endpoint,ip等信息。以太坊K桶按照与target节点距离进行排序,共256个K桶,每个K桶包含16个节点。
2.Kad通信协议
以太坊Kad网络中节点间通信基于UDP,主要由以下几个命令构成,若两个节点间PING-PONG握手通过,则认为相应节点在线。
- ping命令 探测一个节点,判断其是否在线
struct PingNode
{
h256 version = 0x3;
Endpoint from;
Endpoint to;
uint32_t timestamp;
};
- PONG ping的响应
struct Pong
{
Endpoint to;
h256 echo;
uint32_t timestamp;
};
- FINDNODE 向节点查询某个与目标节点ID距离接近的节点
struct FindNeighbours
{
NodeId target;
uint32_t timestamp;
};
- NEIGHBORS FIND_NODE命令响应,发送与目标节点ID距离接近的K桶中的节点
struct Neighbours
{
list nodes: struct Neighbour
{
inline Endpoint endpoint;
NodeId node;
};
uint32_t timestamp;
};
3. 邻居节点发现方法
邻居节点是指加入到K桶,并通过PING-PONG握手的节点。
image.png
邻居节点发现流程说明:
- 系统第一次启动随机生成本机节点NodeId,记为LocalId,生成后将固定不变,本地节点记为local-eth。
- 系统读取公共节点信息,ping-pong握手完成后,将其写入K桶。
- 系统每隔7200ms刷新一次K桶。
-
- 刷新K桶流程如下:
a. 随机生成目标节点Id,记为TargetId,从1开始记录发现次数和刷新时间。
b. 计算TargetId与LocalId的距离,记为Dlt
c. K桶中节点的NodeId记为KadId,计算KadId与TargetId的距离,记为Dkt
d. 找出K桶中Dlt大于Dkt的节点,记为k桶节点,向k桶节点发送FindNODE命令,FindNODE命令包含TargetId
e.K桶节点收到FindNODE命令后,同样执行b-d的过程,将从K桶中找到的节点使用Neighbours命令发回给本机节点。
f. 本机节点收到Neighbours后,将收到的节点写入到K桶中。
g.若搜索次数不超过8次,刷新时间不超过600ms,则返回到b步骤循环执行
其中d中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Kademlia距离是两个节点key的异或运算,d中的算法就是根据异或运算的性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