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身价130亿元,被誉为中国比特币第一人,曾手握10万个比特币,身价从200万暴涨4万倍。他就是李笑来,一个闭圈追捧的神秘男人。他曾经是新东方评分最高的老师,年薪60万,曾在得到APP开辟如何实现财富自由专栏,一天卖出100万份,收入过亿。
凯蒂老师刚公布这期读书会要读《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反应,这是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对于热爱文学作品和心灵成长类书籍的我来说,有些兴致怏怏。
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读了起来。这么一读起来,就深陷其中,因为书中的内容确实颠覆了我的认知。
1、有些时候,有些事物,从反面描述比从正面描述更为容易。
比如书中讲这本书,他是如何描述的呢?
(1)这本书不是时间管理书籍
很多“时间管理技巧”并非无用,但更多的时候,由于使用者心智能力低下甚至尚未开启心智,于是那些技巧只能治标不治本,甚至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本书主张人必须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也只有这样,时间才是朋友,否则,它就是敌人。
(2)这本书不是成功学书籍
成功从来都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依然不会。基于比较的成功理念,是伤人的、害人的。
事实上,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并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值得人人都追求的事情。
而成长都只有一条路:积累。
(3)这本书不是心灵鸡汤书籍
这本书不是写给脆弱的人读的——只有脆弱的人才不断需要安慰。现实是残酷的 ,生活是艰难的,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无论对哪一个层次的人都是如此,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
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够接受现实, 一切的成长都是虚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受现实,只有接受现实 ,才能可能开始运用心智做出理性的决定,进而才有可能做时间的朋友。
(4)这不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
有用的道理往往都是简单的 ,甚至简单到令大多数人不由自主地忽视的地步。另外一方面,这本书里所传递的信息,原本只不过属于常识,可基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被真正普及、真正理解。
(5)这不是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
这本书里的很多文字,需要读者耐心读到最后再做判断,而非看到只言片语就已经进入抗拒状态,而后不由自主地断章取义。
2、一个人只有吃过大亏才有洗心革面的动力。
放眼望去,我们遇见的一些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毫无敬畏之心。细细想来,确实是因为没有吃过大亏的缘故。
3、与人沟通,无论哪种形式,无论对方是谁,伴侣、孩子、朋友、同事…都需要剔除说教的腔调。
说教者总是令人厌烦,无论它有没有道理,无论对于说教者还是被说教者。
尽量多输出学习、思考、沟通的内容。以充实“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的主旨。
4、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时间是个问题,可是“管理”它却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因为那是几乎做不到的事情。
改变自己,就意味着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改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
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当我们培养出良好的心智,就会尽可能的做出准确的判断。“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时间当然无需管理。
5、必须完成的任务都需要有一个截止日期。
任何任务都应该在某个特定时间之前完成,它应该有一个最后期限。这样就会督促我们尽快的去完成任务。不会觉得时间永无止境,不会造成拖延,也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觉得焦虑不安。
6、勤奋而又懒惰。
譬如我,看起来是个勤奋的人,读书、听课、输出、写作。其实不然,我会在读书的时候做很多的准备工作,例如:我不想在脏乱差的房间里看书,会把家里收拾干净,点上一支喜欢的香,打开窗台通风。还觉得不好,又给自己沏上一壶茶,准备一些茶食,而且是喜欢的都要备上一些,刚坐好打算开始读,又觉得应该把需要洗的脏衣服搓一搓,放进洗衣机,这样一来二去,一早上的时间就已经没了…看一会,又到了午餐时间,再过一会儿,又该接孩子了…一天的时间,所剩无几…
“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惧,使患者的身上集结并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时时刻刻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卑微. ...
7、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一切靠积累。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与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既有的知识与观念都是经过持有者反复筛选的。
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的,越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愈发地根深蒂固,最终,它能在不知不觉之间蒙蔽一个人,使其失去心智成长能力。
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8、心智提升,认知迭代,人生翻盘
有一些人,尽管数量上并不是大多数,在用另外一种状态生活。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总是有所成就。他们最终甚至可以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原因是,他们开启了心智,可以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了自己的身上,与时间并无多大关系。
提升心智,听来简单,实际上不可能一撮而就。它需要靠我们源源不断的输入和积累,才能达到一个由量产到质变的结果,才能开启心智,让认知迭代。
每做一件事,就用心的去做,做好手边事、当下事。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积累。
最后,让我们保持开放心态,跨越因果,保持乐观,长期思维,耐心等待那个我若盛开,清风自来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