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十二点多了,却久久不能入睡.....
❤1.复盘
今天一天:
早上指导一组学生毕业论文。上了一堂课。课间,指导了一组学生学年论文。处理了微讲师群突发时间。继续上课,中午回家路上处理了几个微信上咨询合作问题的留言。回家然后吃饭。吃饭期间,接了个电话,遥控指导了一组技能比赛。吃完饭,哄女儿睡觉。陪孩子睡觉时候,惯例写了头条,跟进了马上要来的工作坊。去接儿子放学,路上听了一半微课,处理了几条微信留言。陪孩子互动。8:30哄老大,20分钟潜睡,我看看ip群,今天大咖会诊。等儿子睡熟。9:30哄老二。10:00,一切安静了,算是最轻松的时段,刷刷朋友圈,看看群,聊聊天。快自我放松到要睡。突然想起,昨天笔记班毕业,老师说升级要交作业,没问题啊,我每次作业都交的。结果,交完,老师觉得需要再修改。起身重做,做完深夜,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这一天做了很多事:
学校的,平台的,自己的。这一天感受复杂:学生约见迟到的内疚;课程中学生互动的惊喜;群里突发事件的懊恼;收到不少合作邀请的得意;努力未被肯定的执拗;孩子欢笑嬉闹中的轻松.....
犹如过山车,亦如彩陀螺。
精彩吗?嗯?!累吗?有点。值吗?我为什么要这样?我又想收获什么?这些收获是我想要的吗?
到底,我要什么?
我决定放弃博士答辩,虽然当年我考了三次才考上❤2老师,我佩服你
一大早,我约了一组学生说毕业论文。按照论文程序,我们需要一起走四稿修改。按照我的原则,也是阶段话脱胎换骨。这次是第二次碰头,应该出第二稿。
这班的学习委员,在我的组。被学弟学妹称之为牛人。今天扶着腰,咳嗽着,鼻涕着,告诉我,她没有改出来二稿。我知道她一直带团。我问她,身体怎么样?她却回答我,老师我真心佩服你,可以做那么多事,而我自己就兼职和论文,结果给我搞的生病了。
我说,嗯,身体再提醒你该歇歇了。请把兼职停下一段时间吧,专注论文,也不用太长时间,以你的能力,半个月,一定搞定了,再去做其他也无妨。
在这个贪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都想做斜杠。我想说,你只有把一个分支做精进了,才可以去做其他,才能成为斜杠。没有这个积累,你想同时又想把这个做好又想把那个做妙,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铺开去,精力有限,没有在一个行业深耕多年的经历,不会有清晰的目标和高效的方法,是不会有能力去平衡很多事情的。没有我快20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我怎么会掌握如此高效的处理学校的事情?如果我连学校的各种事宜都没办法完成,我又有那些精力有自己的平台,有自己的精进课程,有时间陪孩子。其次,斜杠也不是好多条的,即使你有能力平衡,也做不到全部都做精。如果没有一条很突出可以解决谋生,那么其他就会成为你生活的绊脚石,搞到最后你无法生存。像我的学生,身心疲惫。所以,做斜杠前,请做一门专。
我们这个社会谈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不是多专多能,因为那不现实,就是超人在也世,也拯救不了自己的和平。
可,人们为什么让自己"多能"呢?
晚上,我整理完认知笔记毕业作业,做了最后一次涂鸦。做完,我深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虽然我看到了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但离高颜值笔记,差的很远。我发了朋友圈,作为纪念,也背书了心理历程。我家长班的学员秒赞,老师,我佩服你,看到你这么努力,也看到一点点的进步。
但我的觉察却是,我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内坚持是为了什么?求全?求价值?求认可?
然而,我需要谁的认可?他们对我的认可那么重要?真正需要谁的认可?其实就是自己本身!张德芬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我决定放弃博士答辩,虽然当年我考了三次才考上此刻,我放弃了继续学习涂鸦笔记,以后笔记选择了擅长的思维导图
❤3精要主义
萧秋水老师对我说:《精要主义》这本书,你需要!我对学习委员说:《精要主义》这本书,你去看看。
格雷戈·麦吉沃恩(Greg McKeown)说:专注精要事务,可以通向成功;但成功会带来太多的选择和机会,其结果是最初通向成功的那个专注点土崩瓦解。成功变成了失败的催化剂。,它会让人陷入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所称的“盲目地追求更多”的境地。
Ip正面管教分舵,燕子说很多能赚钱的事,我都放弃了。虫虫说,我在不断做断舍离。当这些正面管教界的大咖们,已经在正面管教之路上有了成功体验,确实带来不少选择,她们懂得取舍,她们专注精要事务。所以,她们才做的更好。
勇于积极进取,也敢于及时止步。这才是精要主义的核心吧。
我决定放弃博士答辩,虽然当年我考了三次才考上今天下载了神器,可以拍出花朵就报出它的资料,开心的欣赏了很多美丽的花。回到繁华遍开的小区,更是忍不住的拍。遇到爸爸抱着女儿下楼晒太阳,小姑娘一早上没见到我,兴奋的让我抱。我还沉浸在这个app的新奇中,一手拉着女儿,一手去拍一个不知名的花。咣,女儿摔到了。连忙,扔了手机,专心陪孩子。面对贪图玩乐和责任承担的选择,生活让我选择了责任承担。人有时候,不愿意止步,是太迷恋享受而忘记了要承担的结果。
我决定放弃博士答辩,虽然当年我考了三次才考上和一个朋友一起喝茶,我建议她去写书,而她却说我现在写不出来,我需要去体验更多生活,才能写出精品。她放弃了难得的编辑邀请出书。我开始对她的选择并不理解,直到有天,燕子在群里对我说:佩服你的精力,但你如果专注于一两件事,更容易成功。我脱口而出:我不需要成功,我是来体验人生的。这两个场景其实非常相似,但细心去看很大不同。
朋友是初入社会,需要理清需求,所以她用更多尝试来找到出口;我是有了本职的收获,又带来了很多机会,再次体验。两个人生阶段。她需要成熟,所以她需要体验人生;我有了一定资本,我可以体验人生。然而,体验丰富的生活,有苦有甜,有闲有累。体验何时收手?佛说,你觉得苦了,自然放下。两年多的折腾,我觉得累了。萧秋水老师说:你如果真那么任性放纵,是不会花钱来做咨询。是的,我需要去放下些东西了。人啊,有时候是碰到头破血流,才肯止步。
成功的路宛如鼓肚花瓶,开始像花瓶底,很宽,很多体验。走一段,像花瓶下部瘦瘦收身。再走一段,像花瓶肚子,大大容纳。走到最后细口收颈。才有那国际认可的s曲线,才形成流畅,多变而丰富的完美造型。
我决定放弃博士答辩,虽然当年我考了三次才考上你在花瓶的哪个位置?有没有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迈进的过程?还是一直停滞于一个状态,最终把你们变成阔口杯或者细试管?当然,人对美的欣赏太不相同,你可能就认为那种就是成功,也行,你的人生别人无权过问。但你向往又想拥有的那些成功人士最终状态,必须学会取舍中前行。
这个文章写完的时候,我决定放弃博士答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