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的午后,我们驱车去洪坑土楼游玩。从家出发二十分钟就到了,一条六米五的公路沿着山岭一路爬坡,到西竹岔路口转弯迎坡而上不一会儿就到了。一路上沿途风景甚好。我们把车停在停车场里,这是个偌大的露天停车场,里面停满小车,可见旅客真多。
我们先到早期的土楼群观望一会儿,这些圆墩墩的土楼先前有营业,里面设有桌椅供游人吃食和观赏,现在已关闭,重点转向了前面新开发的几个景点了。这里显的有点落漠的感觉,这种落漠的安静我很喜欢,手指触摸着这些墙土边走边看心里在想着点什么。后面有一个黑乎乎的大岩石矗立在那里,这是童年时我们传说的“百四佛”大石头,相传里面住着104个佛身。
前面有几个景点分别是:“闽东苏维埃革命纪念馆”、“游乐场”、“农家乐”、“红军洞”、黄土坡”等等。
我们先到“革命纪念馆”这是用黄土筑成的一个长方体的建筑物,外墙头上插了一排小红旗,迎风猎猎飘扬着。里面摆设着各种红色纪念物品、史料、图书、墙报宣传等。走进这里就如走进红色博物馆或红色图书馆的感觉,见识了很多当年红军的用品,了解了那个时期的红色历史。
接着游玩了“农家乐”。这里有农耕文化的纪念物。近现代中国农村的农具,有些我们小时候也见识过的物什。比如古旧的蓑衣、原始的石磨、石臼、水车等等。走进这里有种走近那个时代的感觉,仿佛历史并未走远,只是一个跨步的距离。
“游乐场”,有摇荡的飞艇,人坐上去电源一开就开始循环转圈,仿佛自己驾驶着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感觉。打靶游戏、荡秋千等。吃食的小店有好几个。民以食为天,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吃食的生意。
“红军洞”,走进洞里走上一个短短的石阶,就听见炮声隆隆,战火纷飞,嗒嗒的枪声,有种身临战场让你胆战心惊的感觉。塑造了当年红军匍匐前进,瞭望台,号角,受伤牺牲,欲血奋战的塑像。这些用现代化的电造出来的声像结果,再现当年的红色历史。穿过了“战场”的景观,进入了“爬雪山过草地”这最后一个景观,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了这些红色历史的情景,让人缅怀,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黄土坡”,用几座山丘去了草皮露出一大片的黄土,在光秃秃一大片山丘中只种几棵小树,足够荒漠,孤独了。有种身临黄土高坡的味道。一片荒漠中的几棵小树,让我想起一句话:宁可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为王,也不愿在他人的繁华里为奴。闭嘴,微笑,简单又高级!
冬日里午后淡淡的阳光洒落在这片故土上,孩子们快乐的嬉笑声伴和着冰冷的风阵阵呼啸着。虽然寒风呼啸着,但一点也不减游人的玩兴。
耳畔还传来悦耳的《春光美》,音乐增添了游兴,走在粗粝的石子路上听着音乐心情特别舒畅。来到观景台上望着逶迤的群山绵延到天边,有种苍凉而又雄伟壮观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大西北的深山里。
一转眼假期已结束,我们都各就各位,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现在看看这些照片又是满满的美好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