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自己能把这个专题一直做下去,毕竟一开始只是抱着简单分享一下的意愿,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一些体悟,就像搭房子一样,永远也不知道成品是什么。我在写作技法(2)里面就拿《九月》,《晴天》和《阴天》作为范例,说了题目标题的重要性,最近我在公众号发现了一篇十分优秀的现代诗,想跟大家剖析一下其手法的精妙。(链接:《问题》—刘寄奴)
公众号截图这首诗的标题就是《问题》,一开头就有设问,有关于是什么“问题”的问题。开头就在围绕这个核心开展讨论,“我们就是问题的本身”作为开头,虽然我们还是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但是将我们引入了一场哲思,问题是人产生的,是一种主观抽象的东西,“我们就是问题的本身”是不是在回归以人为本的思考领域中。思路顺承下去,由于人们在思考,就会有辩论,有解释,哲学和宗教这些饱含思想的领域开始出现,“是虚构出佛学的底层部分”,佛学的底层部分,是人本身吗?还是说人有诸多问题,需求解答,虚构了佛学?思路继续延伸,“所以和菩萨的交谈不必要”,菩萨是佛教的神明,作者的态度就是既然宗教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虚构的,对于作者看透了事物本质来说,去追求一个“交谈”是不必要的。“所以和情欲的对抗也不必要”,佛教追求禁欲,所以在反思这个信仰体系所带来的一些束缚。“自然有跳进来或挣出来的理由”,说明可以接纳也可以反对,都有他的理由,整篇的“问题”可能卡在这个症结上。“毕竟一条绳索只够吊住一位皇帝”有两处地方值得品味,很明显这句在对应“跳进来”的理由,一位皇帝说明接纳了这个体系,你就有了一定的权威,其次皇帝一词也在张枣的《镜中》出现过,“羞惭,低头,回答着皇帝”,“皇帝”一词语义是重的,“绳索”一词语义是轻的,在这里就构成的语言上的轻重,有一种平衡的美感。(读者可以尝试一下,“一只巨鼎只够供奉一位皇帝”句子的平衡感和原文对比)“一片草原只容得下一匹瘦马”,对应的就是挣脱这个信仰体系,但是草原广阔,马却是瘦马,没有了皇帝的威严,这就是对比。“牛羊沉默的原因太多:水源或风筝,或磨刀石上锋利的月光”,这句是最难读懂的,但我最初理解是,作者自我的化身已经是瘦马了,其实在他眼里,那些“跳进去”的怎会是“皇帝”,都是牛羊啊(所以是拿绳索套皇帝?其实绳索是套牛羊的,妙啊)。那牛羊为什么沉默呢?“水源”可以理解为生活下去的资本,“风筝”是一种令他们羡慕的较为自由的生活方式。(我这里其实还有一个理解,风筝也是用线牵着,对于牛羊,那是“跳进去”之后更高阶的存在方式)磨刀石上锋利的月光,月光是冷的,锋利的,意象很和谐,生存危机也是被迫沉默的理由。其次另一种理解就是马和牛羊一样,也面临着相似的生存危机,这与后文也符合,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无论你跳出去,挣脱出来都是要面临被迫沉默的命运。
“我总是找不到自己的脚,有时候肝胆也会莫名消失,甚者我打了大半辈子的冷颤”,“找不到自己的脚”呼应后文知道作者是离开泉州多年,这和我母亲曾跟我说,“去外地打工,总感觉活得轻飘飘的”也是同一个概念。“有时候肝胆也会莫名消失,甚者我打了大半辈子的冷颤”就对于上面牛羊沉默的原因,磨刀石的生存危机,锋利的月光凌冽正好和“冷颤”对应。“竟对此身不管不顾,就像是这些年来,我把弯曲的背交给泉州,又把方言寄了回去”,弯曲的背对应劳累,可以符合“牛羊”的情形,或者直接对应的是“瘦马”。泉州的地点就更为值得推敲了,这与开头的佛学呼应(泉州的宗教背景可以参考公众号地球知识局的印度教,去中国!),“把方言寄回去”和“乡音未改鬓毛衰”是同一种情绪。
所以说,我写完了剖析,你看懂了这首诗吗?我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假如一个年轻人想出外闯荡,家里人让他走“仕途经济”,出于社会时代背景,你可以看作从传统文化的考量一直在束缚我们,这就是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年轻人可能觉得这种“仕途经济”过于迂腐,没有交谈的必要,宁愿做一匹草原的野马,也不愿做被套牢的皇帝。但是生活没有这么简单,“水源”代表的生活成本,“风筝”代表的他人的成功,这些都让我们沉默不语,甚者从996,韭菜这些词语,我们也能体会到“磨刀石”上的月光有多凌冽。总的来说,无论怎么选,生活都不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