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转发必究】
吃完晚饭,做到电脑前,准备写点东西,突然接到了同学电话,说是一个老朋友在上海,想见见,并把电话给了他接听,原来是大学毕业后,同到花城工作的老乡,一晃三十多年没见了,也算是朋友吧,问了他们在哪里吃饭,同学说了地点,我便知道很近,于是准备见一下这位朋友和同学。
地铁也就六站路,距离地铁也不过几百米的商业区,那里有许多的餐厅,多是商务人士聚会的地方,虽不算是满员,人也不少,至少在不是饭点的时间,餐位空的比较少,这里就在高铁站旁边,距离机场也很近,所以,热闹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尽管经济复苏或活跃似乎有些滞后,消费仍然还是有的,尤其是年轻人,没有了传染性疾病的封控羁绊,下班后释放些压力的最好方式是在有些情调的餐馆或酒馆喝两杯无疑是最好的消遣。
他们两人是老乡,我也是通过同学认识的这位朋友,也算是老乡吧,所以还是蛮有乡情的,说起来也是三十多年前见过,但这么久没见面似乎变化也还不算很大,除了年龄可能没法抗拒,其他都还风采不减,说话的强调及风格依稀没有什么改变,彼此的寒暄也是放松,只是年轻时的那种锐气大家都收起来了,说话也是比较温良,彼此回顾了近些年来的一些经历,这么多年过去了,说什么也算是有些故事,朋友也经历过一些曲折,蹲过监狱,讲了一些监狱里的见闻,这是一般人不会有的经历,我和同学听起来满是新鲜,一些在我等老百姓看来比较有距离感的风云人物,在朋友那里是近距离接触的,自然是很多的描述为我们叹为观止的。
朋友以前在国企也是有级别的领导,从监狱里出来后,自己做了些事情,也在帮朋友做些自己熟悉行业的业务,驾轻就熟的。儿子在美国都工作了,为照顾父母前几年在老家的省会城市买了房子,方便自己往返于之前工作的城市,也容易联络在老家的人的一些关系。我也是最近常回这座城市,做点事情,既是消遣,也想找点机会为自己的后半生养老攒点资本。
朋友明早的航班回花城,回酒店也是有点距离,于是,大家约好了下次在老家或有机会再来时聚聚,一切的情义尽在不言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