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便签,谈到了读书也可以用“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然而我把作者说的“紧要之处”理解成为了“重点”,经过师父的点评,我才发现原来二者之间其实有着莫大的不同。
成甲所说的这个读书方法,无疑还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本身是带着明确目标去读书的,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由此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我真的清楚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吗?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不清楚的。
比如说我读《好好学习》,在阅读之前,我有明确的问题吗?
没有。
那我为什么读它呢?
因为它只是我实践拆书法的工具。
但是,我能否从中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呢?
当然是可以的。
然后我就发现,自己大部分时候读书,其实都是这样,我并没有明确的问题要解决,只是觉得读这个可能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可能是因为师父推荐,可能是因为有大咖背书,可能是因为营销到位,于是我便读了。
由此我想到前两天,我发现“五星笔记法”特别好,特别是我把它做成模板以后,恨不得把每本书的每个章节每个小节都塞一张笔记纸。
我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从实践了3张的结果来看,确实令我发现了很多以前没看出来的点,引起了我的思考。
那坏处又是什么呢?就是我感到读书真是压力倍增,当整本书都被塞满笔记纸后,我读书的愉悦感消失了。
那么,是否每本书都要用这个笔记纸呢?是否每章节每小节都需要用这个笔记纸呢?
如果按照“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我想是不需要的,我连自己的学习目标都无法明确,盲目地增加知识的数量是愚蠢的。
在想到这一点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了两点:
1.读书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即使我《好好学习》是为了练习写便签,但是本身针对“如何学习”这个话题,我肯定也是有不少问题和疑惑的,那么我就可以以解决这些问题和疑惑为目的,去找到整本书对自己的“紧要之处”。
啊,这不就是“八大问”里面的“前便签”。
2.针对于五星笔记纸的用法,RIA便签的用法,一定要搞清楚它们的适用边界。
通过我今天的复盘分享会,我觉得针对于占据“结构洞”位置的知识,一定要用“五星笔记法”“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
而针对于自己感触很大,能引起自己情绪波动的知识,则适合用“RIA便签法”。
这是目前我的一些想法,或许随着实际的应用,我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