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并非真知”出自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只认识到了轮廓、表象,而并非对其本质和内涵加以深思。
在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理解和言论。《中庸》中,孔子说过:“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大致意思是人都是要吃饭的,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出生活这些的滋味。一般人吃饭都是匆匆忙忙把饭吞进去,装到肚子里,算吃了一顿,谁会去仔细品尝,真正知道饭是什么味道的。
读到这儿,想起了我们平常的数学教学,我们大家都知道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特点,中考数学试题难度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会这样给学生讲:这么简单的东西你怎么还不会呢?这东西我都讲了八十遍了你怎么还错?
“熟知不等于真知”,真的是令人醍醐灌顶的一句话,对于一个概念、理论的掌握最少要经历一个“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螺旋循环上升的过程,但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知识触手可及的时代,很多人渐渐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学生呢也是一样的,他们会把自己对书本内容的熟悉感错当成了理解,在他们心中,用“熟知≈真知”,因而高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警惕这种理解上的错觉,充分备课,研读课标,精准了解章节的上下位知识,从最基本的入手,把细节的东西和学生梳理清楚,给学生做好示范,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引领学生从熟知走向真知,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