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心理学李雪的微博,看了很多案例和故事,让我感触良多,今天就想来写写。
在中国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指望。
父母指望子女学习成绩好,自己脸上有光。指望子女找个好工作,自己脸上有面子,老了不愁。指望女孩子找个好的家庭,以后不用为钱奔波。指望老公既要多挣钱,也要顾家照顾孩子…
发现没,他们唯独没有指望自己,把希望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一个人的身体只能住进去一个灵魂。如果一个身体承载两个,那就半死不活,如果是全家,那就是夭折了。
有一个新闻是这样的:一个女研究生,她的妈妈对她特别的“好”,这个女孩要干嘛,都被她的妈妈关心的追问,生怕逃出来自己的五指山。这个女孩子都研究生毕业了,也没有谈过一场正式的恋爱,后来因为实在受不了,选择了轻生。
这个故事让很多人唏嘘不已,为她惋惜痛惜。
这位妈妈满满的控制欲,对于女儿的点点滴滴说是关心爱护,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女孩的承受范围。这个妈妈如果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不把所有事情,不把自己的灵魂放在女儿体内,那她的女儿应该过得很好。
很多人对孩子,对另一半都关心到骨髓里,他们空间和自由,更别想思想独立了,久而久之,孩子,家人都被自己吸着,一点生机和活力也没有。
相反,专注于自己事业的女性,在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给足孩子充足的爱和自由,不控制,不寄托,孩子自然会发展成他本应该成为的样子。
孩子的到来,有他自己的天赋和使命。我们不应该用自己所谓的方式和方法来禁锢他们的无线潜能,向内求看自己。
少讲道理,给予爱和自由,孩子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人生的种种道理,比我们强加的要好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