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元新

作者: 粗茶淡饭就好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00:06 被阅读0次

(我从何而来)

    我的名字叫陈希元,生于一九九五年,父母均出自农村,在那个时候,农村条件都不是很好,父母年纪轻轻就开始了种地耕田的工作,在我出生时,母亲希望我将来能够出人头地,走出这片村庄,所以取了一个元帅的元字,按照辈份,就有了我的名字。

  (幼年)

      6岁以前,我的记忆十分模糊,没有太多的印象,只记得我在一座大桥下面的学堂上过幼儿园,没怎么见过父亲,母亲也去了外地打工,我是跟着外婆过的。外婆对我很好,她老是偷偷带着我到厨房,把藏起来的肉粒夹给我吃,这些肉可都是十天半月才开一次荤把最好的一部分克扣下来的。我还有两个舅舅,他们总是轮流用小推车送我去学堂上课,那时候可没有柏油马路,虽然路程不远,但一下雨,舅舅们可就惨了,只手推车只手给我撑伞,等到了学校,鞋也脏了,头发也湿了,到了下午放学,又不辞辛苦的推着车来接我,等到家了,又是一身泥泞。

      那天,记得是个仲夏的晌午,老师正给我们讲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的故事。老师讲的津津乐道,我也听的不亦乐乎,不禁遐想自己上了灯台偷油吃,下来时左右为难,不由得叫了一声:“妈妈”,“唉~”我转头一看窗外正是我的妈妈在应我,手里还提着好多玩具和好吃的。“妈妈,妈妈!”“唉,唉!”,我们母子互相呼应,热泪盈眶,同学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年幼的我还没有时间观念,更不懂规矩,只记得这是我好久好久没见的妈妈!一下就冲出了教室,抱住了妈妈,她回来了!。每次妈妈回来都会给我带上些小玩具,铁甲小宝,四驱战车,我最喜欢的是卡布达,因为他变身和其他的玩具不一样,是最帅的那一个!

      前些年我回老家时,还常问起外公我的往事,外公又常说,5岁以前的孩子都通灵,能看见那些东西,不记得是好事,也没有谁能记得5岁之前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我想这大概是我的5岁前家里太过艰苦,不愿意告诉我吧。

      6岁那年,我才有了比较清晰的印象,原来我亲生父母在我4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法院把我判给了母亲。不知道为什么我又被父亲接过去住了,说是住几天就回外婆家,我也就去了。

      父亲的家在一个更为偏远的村子里,父亲当时没跟我解释什么,只叫我以后要听他的话,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我只能嘤嘤点头。

      不久我有了一个新妈妈,她对我很好,几乎超过生母对我的好,短短几天,她给我买玩具,买好吃的,买水果,床柜上都堆得放不下了!但她毕竟不是我的亲生母亲,时间一长,很是思念我的生母,我时常向养母提起她。养母是城里人,书读的多,有素质有修养,从未否定过我的生母,还是把我当亲儿子对待,不仅没有不高兴,还说等我生母打工回来,就带我去看她。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也不知过了一个月还是多久,有一天早起,我和新妈妈在篱笆边上刷牙,由于在外婆家娇生惯养,外婆又总是给我加餐,在父亲这里数日不沾荤腥,属实不习惯,肚子有些“潮得慌”,一边刷牙我一边向新妈妈诉苦“怎么家里没肉吃啊?”,一旁的父亲也听到了,恶狠狠的说“吃什么肉,饭都快吃不起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又不敢反驳。刷完牙,喝完粥,新妈妈半蹲着帮我整理身上的衣服,递给我一个苹果,我边吃她边说,说是一会儿要上乡上赶集,再给我买套新衣服,过几天他和父亲就要出去打工了,让我听爷爷奶奶的话,给我在村上一个小学报了名,过几天就开学了。一听有新衣服穿了,我高兴的合不拢嘴,完全没顾及他们过两天要走的事情。父亲脾气很不好,爱生气,看着我不懂事的举动,过来就说:“买什么新衣服!屁娃儿点都不听话,只晓得吃好的,穿好的!不要给他买!”,我一听可不高兴了,只啃了两口的苹果一下就往地上一砸“我要我的妈妈!我要我的妈妈!”,父亲挥着巴掌就打了过来,我哭的咬牙切齿,恨极了爸爸!新妈妈拦住了父亲,和父亲争论了许久,又过来抱着安慰我,领着我往乡上走。看着新衣服没了着落,面颊又涨得通红,一路上在新妈妈的背上没有一句话。

      集市上,新妈妈还是不顾父亲反对给我买了一套米老鼠的衣服,还带着我去打气球,那种几个并排都挂着气球的木板,隔着两三米,一张桌子,几杆气枪,我记得好像是1块钱,可以打20颗子弹。玩高兴了,也该回家了,父亲说是要让我坐一下汽车,以前那种农用拖拉机,跟现在的小型货车差不多,后面的人露天坐着,前面三个座位硬生生的挤了七八个人上去。新妈妈抱着我,拖拉机噼里啪啦的开在坑凸不平的泥巴马路上,一路颠簸的回了家。

      自那起,我便改了口,我知道以后要跟“他们”过日子了,外婆家看来是回不去了。我开口叫她妈妈时,我哭了,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当时我为何而哭,可能是她对我实在太好了,也可能是我知道我回不去了。

(初入学堂)

      父亲和新妈妈走后,我开始了新的生活,爷爷背着我上了村上的学堂,那所学校还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四合院,只有一层,瓦房,石墙,坐北朝南,院内东边有个露天讲台,讲台侧面的红旗杆是木头做的,西边有两个水泥墩子做的凹凸不平的乒乓球台。学校的大门有一副雕刻的对联,我已经记不清雕的什么了,只记得顶上写着(龚家乡学堂村小学),门口有一条没有遮挡的排水沟,虽然不深也是干的,正南方几米远是篮球场,很显然,篮球架也是用木头做的,而且没有篮球。

      在这里,每天放学我都能看到有人掉进那条排水沟嚎啕大哭,我站在一旁哈哈大笑。我一直很羡慕在学校吃饭的同学,早上他们各自从家里带着二两米来,晌午就能在食堂换一份饭菜吃,而我却要翻一座山走回家去吃饭,当时我很头疼。

      我常生病,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反复循环。一天晌午,上午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在教我们阿拉伯数字,窗外没有人在看我,我期盼着,但我也知道窗外不会有我的妈妈来看我,想着想着,眼泪不听话的滚了出来......嚎啕大哭。乡上的老师急忙帮我擦眼泪,摸了额头说我在发烧,那时候条件很差,乡里没有电话,老师背着我去诊所,还得派一个同学去我家里通知家长。

      去诊所的路很难走,在另一个山脚下,二十出头的支教女老师背着泣不成声的我,焦急地赶路,气喘吁吁。后来我迷迷糊糊在老师背上睡着了,等我醒来,已经打完针了,奶奶在诊所的木板床边坐着,地上有一个竹编的背篓,背篓里还有在地里干活留下的痕迹,无法清除干净的杂草,还没来得及打扫的泥土,缠绕着背篓,还散发着一点点野花香。有点胖的奶奶慈祥地摸着我的额头,和医生小声交流着。我坐起来询问老师的去向,奶奶说老师要回去教书,你要坚强!我点了点头,于是就把我抱进了背篓,背着我回了家。

      慢慢的,我习惯了每天爬山上学的生活,不再奢望舅舅会用小推车推我去学校。我有了一个发小,我们每天都一起背着书包爬山去学堂,爷爷不让我在学校吃饭,说是学校的饭菜不好吃,所以我也就没有饭盒。没有饭盒在学堂是要受排挤的,我是唯一一个不在学堂吃饭的学生,学堂大概有70人,我显得格格不入。同学们在下课小休时会用饭盒去食堂盛米汤喝,用饭盒去操场边的柑橘林里摘柑橘吃,用饭盒去池塘装蝌蚪,他们成群结队,我只能窝在教室看书。

      发小悄悄地跑进了教室,把他的饭盒拿了出来,里面装了几个青柑橘,分了一个给我,那是我这辈子吃过最酸的东西了!我们两人硬是眯瞪着眼睛一直吃到了上课铃响,发小急忙关上了饭盒,端着跑回了他的教室。

      我们两人感情越来越好,直到许久以后,父亲和新妈妈背着包回来。

      暑假,父亲和新妈妈回来了,但我却没有了往日那种久别重逢的高兴,新妈妈抱着我,给我看着从城里带回来的衣服玩具和好吃的,我这才有了笑容。晚上,新妈妈带着我在篱笆边上看星星,她告诉我,最亮的那颗是我爸爸,旁边的那颗就是她,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就有多少人。我不明白,至少到了今天我还是不明白,她说这些话的含义是什么。     

      不一会儿,父亲做好了饭,端上了饭桌叫我们吃饭。今天有好吃的,满桌子都是好吃的,有鱼,有肉,还有鸡呢。不等爷爷奶奶上桌,我拿起筷子就开始夹菜,还没等喂进嘴里,父亲就恶狠狠的给了我一嘴巴,新妈妈制止了父亲,跟我讲起道理,教我要学会讲礼貌,要等长辈上了桌子,他们先动筷子了,我们才能动筷子。我没有哭,我听了新妈妈的话,我不敢看我的父亲,我怕他。以后我都是小心翼翼地跟父亲说话。他的脾气真的太怪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新妈妈会拿着本书给我讲故事,我还看不懂字,暑假的时候,是她教会了我尊老爱幼,对爷爷奶奶要尊重要礼貌,饭桌上有饭桌上的规矩,学堂里也有学堂里的规矩。

      渐渐的我也对这位新妈妈产生了感情,离不开她了,晚上睡觉会抱着她睡,早上醒了看不见她会叫她。可吵醒了父亲,又挨了一嘴巴,这下我委屈到了极点,酸溜溜的鼻子,眼泪想压压不回去了,我恨他,我多希望他没有回家。新妈妈听见我哭了,急忙跑进了屋里,一问原委,新妈妈让我要懂礼貌,父亲是一家之主,要尊重他,我吵醒了他就应该向他说对不起。我没有,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做错,我拒绝了道歉,他又一个嘴巴过来了,这次是用的拖鞋,我哭的更大声了!爷爷奶奶也都进来了,父亲坐在床上,一直在说我的不是,爷爷奶奶又说父亲的不是。我一把扑进了新妈妈的怀里,开始卖弄委屈,哭的越演越烈,也就不了了之了,我也是蛮机灵的。

      我们家正南边山那头有一家茶馆,父亲和新妈妈都爱打牌,就把手机给我玩,我坐在旁边,玩着贪吃蛇,不亦乐乎。中午打完了牌,新妈妈牵着我,三人一起回家,路上新妈妈教我唱国歌,我就跟着唱,爬着山,唱着歌,也就不觉得路有多难走了。暑假里,他们几乎每天都去打牌,我也每天都跟着去,爷爷奶奶在地里无休止的干活,父亲他们就无休止的打牌,在我的印象里,爷爷奶奶身体很好,很慈祥,他们没生过病,除了在地里干活,那就是在家里干活了。猪圈有几头大肥猪,每天从地里过来了,就要用大铁锅煮一些红薯喂给他们吃,然后才给我们做饭。

待更

相关文章

  • 生元新

    (我从何而来) 我的名字叫陈希元,生于一九九五年,父母均出自农村,在那个时候,农村条件都不是很好,父母年纪轻...

  • AlphaGo Zero:不用人类知识掌握围棋

    来源:TalkingData furion推荐 参考:Nature;DeepMind;新智元 【作者】叶杰生 De...

  • 新元

  • 新元

    一城浓绿连江雨,野径花飞绕竹楼。 雾叠登高听落雁,灯寒近水对孤舟。 才开岁酒温空梦,难就清词抵别愁。 直此半生终不...

  • 元生

    “哈哈哈,我赵元生终于要解脱了!” 自得到这本秘籍起,就注定了赵元生的结局。 这本秘籍叫做焚决,习之初期便有开天劈...

  • 元生

    狗东西,我喜欢你,死了我就认了。 我叫元生,是张府小少爷的护卫。 认识少爷时,我十岁,他才七岁,像...

  • 新冠肺炎检测试剂最低3.67元,为什么做一次检查100多?

    生祥生物为9.10元,北京金豪为8.88元... 10月16日,浙江医药设备采购中心宣布中标冠状病毒检测新试剂的集...

  •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到底是个什么鬼?(下)

    上回书说到了益生菌,这回书理当轮到益生元身上了。 益生元:“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一、什么是益生元? 益生元一...

  • 7月业绩规划

    总业绩计划3万 朱碧波:7080元 陈志敏:4500元 杜文芳(新):4500元 林红梅:2000元 新顾客目标业...

  • 新元前夜

    忙忙碌碌加班夜,屋外寒风入耳闻。 座椅桌席皆冷落,窗橱柜屉已无痕。 流光溢彩回家路,雨雪纷飞赶早门。 了却年前多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元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ks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