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是李安执导的一部武侠片。画面精美,人影腾挪,武打设计挥洒写意,将中国传统意境与动作片的暴力美学造型相结合,再加上中国剑术的与人合一的深层含义,完美的为我们呈现了江湖人文内涵的更深处的东西。体现了身处江湖无处遁形的无奈和寂寞这一主题。
影片主要讲述了江湖人士李慕白与俞秀莲两人一心想要退出江湖,于是他们两人决心将他们使用的青冥剑送于贝勒爷。却不料遇上了对江湖向往的玉家小姐玉娇龙,并且青冥剑也被玉娇龙所盗。玉娇龙虽有江湖梦却身负家族和亲的使命。在出嫁的退伍中,他拿到了玉娇龙的梳子,两人通过一系列的故事产生了感情。后来玉娇龙混迹江湖引起了一番风波,李慕白劝玉娇龙走上正途,玉娇龙难再回头,最终跳下了武当山。李慕白也中毒遗憾而终。一曲江湖的悲歌在空谷中遗响而泣。
自古宝剑配英雄。剑是影片中人物使用的利器,但它也是人物利益的驱动,一如影片人们争夺的青冥剑,它代表的是人们心中的欲望,透过剑法隐喻了人法,也由此显示了剧中人物的心胸。李慕白的人物塑造的最为正面,他不仅是大侠,也不是说仅靠一身武功行走江湖,他心中不仅充满侠气而且有道中“清净,以人为本”的洒脱,他的气度今人折服。从他的穿束来看,一身素净的白衣,凌然正气的神韵,纵然纵横江湖,心境却早已超然度外。他是一种“超于自我”的象征。与玉娇龙的形象相比之,他在修炼时,无法了却尘缘,重新踏上江湖时却引出了困顿,他与秀莲本是性情相投,红颜知己,却也与玉娇龙产生情愫。驯服她的同时却命断仇人之手,临终对秀莲的对话,是爱意的最终表达,也是一种对于他御剑江湖却隐藏感情的最终表达,他的悲剧收尾似乎也是为江湖人事难料,易主难收一种最直接的表达。
而对于俞秀莲,他继承父业带领镖师行走江湖,他的大气,果断,识大体深得王爷的喜爱。同时,她也受到了道德礼教一些框框架架的束缚。他和李慕白暧昧多年,却碍于他是师弟妻子的身份不敢明言。她有女人惯有的细腻,特别是在她在玉娇龙偷剑的事情上,她处理的有礼有节,但是在姐妹俩翻脸的时候,她又表现出性格中泼辣的一面。在江湖中,她是难觅的奇女子,她是江湖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她爱的深,切,不露声色,她的心中藏着江湖儿女感情千萦百转的美好,在最后临终和李慕白告白时,温柔之性也在细微处表现了出来,她也是江湖里独自买醉的孤行人。
而影片中最迷失的一人人无非就是玉娇龙。江湖其实是人心幻化出来的东西,你若迷失在心路上,你就迷失在了自己的江湖上。李慕白给玉娇龙讲:“你的天赋很好,但剑法凌乱,需要整理,引入正图”说明他是因为无人引导而走上了歧途。她的剑法如果她的心胸,同样是杂乱无章的。玉娇龙的个性任性,桀骜不驯,她有男子的阳刚又有女子的细腻。虽是千金小姐,身上却又着野性。但是她却不是一个不谙世故,不老练的人。她想到淌江湖这条污水,想自己看看江湖的深浅。她想象的江湖充满了开阔的武侠之风,但是江湖又不止这些,江湖里卧虎藏龙,人的形迹如千千网,人的心迹像千千结,伤痕把它们搅乱了起来。她爱小虎,但是她心中又藏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而小虎的爱也无法填补她的梦,她迷失在了江湖。终于,她抛开一切跳下了武当山的悬崖。而对于她,一方面,她有对于李慕白深深的愧疚之情。另一方面她追求心灵上的解脱,以此来慰藉自己所要寻找的意义上的江湖。而最后她纵身一跳的那个山谷弥漫在一片雾气之中,给人留下了让人思考的深远意境,而那所谓的武功,剑法,不过是内心气度的折影罢了。
影片中中国风凝重而深远。有古色古香的古式建筑,幽远深重的山水之景,一切都笼罩在烟水迷蒙,秀丽清远的风景之中,那股弥散在景色中的雾气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介绍了中国的古风之美,也为武侠创造了一份格为涵义深重的诠释,再加上一直贯穿在影片中的风笛,萧的古乐器完美的契合着剧情的节奏,使武打格斗节奏和意境同在,民族风情尽收其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交易,有交易的地方自然就有恩怨。所有的剑术都是自已内心的展示,都是伤痕设的局,修炼好自己的内心就是破解一切外在剑法最终的意义。
剑如心胸,伤痕设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