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熟或不熟的“朋友”聊天开口第一句话准是问“你最近忙什么呢?”从原来父辈祖辈留下的“你吃饭了吗”到“你最近忙什么呢?”语句的改变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心理的变化。“吃饭了吗?”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吃饭对于祖辈来讲是重中之重,吃了饭意味着第二天有了生存的更大可能性;另一方面,不排除有些好客之人在听到对方没吃饭的回答后,主动邀约请对方到家中一起进食。还有就是常说的普遍意义上的打招呼。 如果“你吃饭了吗?”有【生存】、【礼貌】和【打招呼】语义,那“你最近忙什么?”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表达意思,只是因为年代变了,换了一种说法?
如果“你最近忙什么?”表达有【生存】的语义,那就从反面来说,如果你不忙,就可能会有不能生存的危险,你每天必须是忙点什么事,有很强的目的性,如果不忙,是不是就代表不务正业? 高考前,很少有人问你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你会有小升初、中考、高考。上了大学,渐渐有人会询问这个问题了,但答案也不外乎复习、准备考试、出国申请。奔波在工作的路上,越来越多的人貌似在关心你的每一天,这个答案又变成了求职、换工作、带孩子。即使在家随便看两部小说,在琴键上敲击几个音符,仿佛这种‘忙’都带有特定目的,为了缓解压力、为了在未知的某个时刻跟人炫耀、抑或是等待时机一鸣惊人。
突然想起《红楼梦》中宝玉自称“富贵闲人”,幼时读红楼梦,觉得宝玉不像自己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做作业,努力复习准备考试,未来实在没有什么前途。现在重读,发现幼时自己竟然中毒如此之深,被‘好好学习考大学’洗脑得这么彻底。能当个有钱挥霍有闲消遣的公子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却终不得的呀!台湾作家蒋勋把‘忙’解释为心亡,认为忙会导致 内心的丢失,会引发生活的盲目,盲从,人们日常中即使不能追求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但让自己不忙却是有可能做到的。很多人听到‘闲’后直接联想到了退休,不用工作,儿女长大,自己仿佛才能支配自己的时间,自己才能有那份闲情逸致。却不知他们恰恰放弃了在最具生命力的年龄体味生命的美妙,没能在生命的进程中看那洒在叶子上的一束光、在湖面上嬉戏的野鸭。
此刻,又有人发微信给我“最近忙什么,朋友圈动态都不更新了?”我想了想,决定回复“享受生命的每一天。”
2016年2月1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