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本片讲述了在不久后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依靠太阳为生的地球也即将面临灭亡。面对绝境,人类拒绝坐以待毙,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了巨大的推进器,将地球推出太阳系、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这一宏大的计划被称为“流浪地球”计划。
——来自1905电影网
一、“流浪”是人类共同的命运,但“家”的存在,让“流浪”充满希望
《流浪地球》于2019年2月5日上映,今天是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新年的第一天,在本片中,自然充满着一种中国人独有的“回家”情怀。片中刘培强(吴京饰演)所作出的抉择、心之所向便是回到地球上和儿子刘启(屈楚萧)团聚,而刘启冒着危险混出地下城,来到地面,也是为了在地球经过木星的时候,能够看到父亲。两个人的选择和行动,都是为了在时隔17年后,能够互相见到对方,完成心中的希冀。
父子见面,本是一件窸窣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太阳即将毁灭、巨大的推进器带领地球逃脱”太阳系的这一巨大的社会现实背景下,父与子的见面事件似乎显得微不足道。毕竟,在电影所呈现的2044年时期,当时全人类的历史任务是需要拯救因木星引力影响而关闭的巨大发动机,并且有一百多万人参与到了整个救援行动中,堪称全球人类合作的大史诗事件。
如果《流浪地球》的故事继续发展,地球顺利通过木星的引力,到达了理想的星系,而使得地球上的一万多座地下城的人们活了下来。
那么,存活的历史学家,在描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还会记得刘培强和刘启这一“父子见面”的历史事件吗?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本身的故事剧情很好,片中有不少令人感动的电影画面。尤其是刘培强在得到允许后,分离休眠仓,开动“领航号”空间站飞向推进器向木星发出的巨大火焰中时,那一段和儿子刘启之间的“父子对话”场景,的确是感人至深。刘启苦苦哀求父亲不要开动空间站,因为他知道,一旦爆炸,父亲(刘培强)将一去不复还。
但是时间紧迫,刘培强必须用空间站上的30万吨燃料来“点燃”木星上的氢气,以便让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反向推进地球,让地球摆脱木星的引力,完成地球流浪计划中的关键一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生死抉择之际,理性至上的刘培强做出了选择:为了地球能够存活下来,为了地下城的千万家庭,也为了自己的孩子,他做出了英雄式的牺牲。
这一幕,展现了人性及人类意志的强大,但是也凸显了人类情感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惦念的脆弱、不舍和珍贵。
电影中所展现的社会现实是冰冷的、残酷的,是具象存在的,但是人类的情感是感性的、脆弱的,是有无限寄托的。“地球流浪”计划要用一千多年、一百代的子孙后代完成地球挣脱太阳系的逃逸时代,期间需要建造庞大的推进器、通讯空间站和地下城,以便让一代又一代的地球人类得以存活下来,直到达到目的地,并等待地球上的寒冰融化,贝加尔湖显现出来。到那个时候,人类的后代依然可以在贝加尔湖的湖畔,撑起鱼竿、抛洒鱼线,钓起肥美的鲑鱼。
即便在面临星球毁灭的当下,人类对未来的希望仍在,依旧期待诗意的生活、期待家庭成员之间团聚,这就是人类这一生物种群特有的感性和“有意识”的追求。
我想,在任何时期,人类都希望有一个地球家园可以依赖,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港湾可以停靠,以便安抚心中那颗“流浪”的心。
在人类文明和人类历史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在“流浪”。无论是背井离乡、来到他乡,进行地理上的行走和跨越,还是放逐自我的意识,进行思想上的延展和探索,本质都在流浪。但在流浪的同时,因为“家”的存在,让我们每一个流浪者都有可以栖居的家园,因此也就有了对未来的希望。无论何时,希望总是我们永远向前行进的动力和方向。
二、“选择”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选择是偏向于理性的现实存在
《流浪地球》电影中刘培强有一句台词:“从'流浪地球'计划启动的第一天起,就再也回不去了。”
这句话说出了人类面临太阳即将毁灭的这一现实时,全人类所作出的选择,那就是启动“流浪地球”计划,将地球带走,带到其他星系去,从而脱离太阳系,以期获得整个地球的生存。
电影导演郭帆说:“将地球本身带走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情感,这在美国科幻电影中是很难见到的,而文化内核是我们科幻文化的基石。”
科幻作家陈楸帆说:“这是以中国人所熟悉的情感结构与审美方式去讲述一个关于科技、时空、文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中,在面临人类种群有可能消亡的现实背景下,人类凭借集体合作来去发展前沿科技、制造庞大的推进器和空间站,集全球之智慧来去拯救地球。让科幻照进现实,构建全人类的共同体意识,为人类未来的希望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选择。这是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所必然会出现的结果。而这一“选择”是基于具体的现实情况而作出的。
审视宏观的电影场景,无论是地下城、空间站、行使的运输车、“火石”,还是一万多座推进地球前进的行星发动机,整体的颜色都是灰黑色的,都是由钢铁、重型机械所构造的庞大机器。建造这种庞大机器,需要基础的原材料、先进的集成系统、灵巧的联结工艺、统一的制造标准、海量的算力系统、硬件与软件的匹配、完善的工业化体系等,更需要相应的人类智慧进行组装、协同与合作,才能够完成。
单靠一个工程师或者一个国家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流浪地球》的社会背景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实现的。
人类在得知太阳即将毁灭、吞噬地球的现实情况下,合力制造了一万多座行星发动机,安装在赤道和全世界的各个城市中,以便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这一点说明了人类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合作,并完成了相应的庞大机器的生产、制造和安装,并让这些机器运行千年之久。这一点足以说明面临迫切的生存威胁下,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种族都不是独立的“孤岛”,而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是合作者、协同者,更是伙伴、是朋友,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在《2012》这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里面,人类为了生存下去,要制造出能够抵抗巨浪洪水的“诺亚方舟”。原片中的“诺亚方舟”基地在中国的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地区。选择在中国的西藏,原因有三个:
(1)西藏地势高,相对来说不容易被洪水淹没。
(2)人烟稀少,保密性好。有利于最终决定让谁进入到诺亚方舟里面,获得生存。毕竟,地球上的几十亿人无法同时上船。
(3)借用电影中的台词来解释原因,即“只有中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方舟”。这一点是基于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总动员,举全国之力完成世纪工程的现实情况而进行选择的。当然,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设定这样的电影场景,也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举世瞩目的工业化进程而设定的。毕竟,制造庞大的“诺亚方舟”这一钢铁机器,是需要完善的工业化体系等才能够实现的。
当时,在《2012》这部电影里面,面临全球毁灭的灾难现实,出现的是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遭遇空前的自然灾害。这种灾害并不威胁到地球这颗星球本身的存亡,即太阳并不会毁灭。而在《流浪地球》中,出现的现实场景是“太阳即将毁灭、地球这颗行星也面临毁灭”。
那么要想活下去,就需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拯救地球,拯救全人类,那就是用巨大的推进器系统将地球本身带走。这就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协同,而完成“流浪地球”的这个创世工程,就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力量能够完成的。需要集中全球资源、全人类的智慧来完成。
在这样的人类文明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全人类所作出的选择便是启动“流浪地球”计划。而作出这一史诗级计划的背后,是全球智囊共同商量的结果,是基于理性的抉择。当然,完成这一抉择的提案,相信也是最顶尖精英人士共同商量、决议的。
人类的命运和发展,从远古到现在,到未来,自始至终都是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精英人士所作出的最优化选择。这种选择本身就是偏向于理性的现实存在,并不是一股脑的感性和感觉来决定的。
就像在《流浪地球》电影场景里面所展示的一样,即使刘培强再想见儿子,即使刘启再怎么不相信成人世界的“谎言”,他们都要接受既定的现实,都要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去作出自己能够作出的选择。哪怕作出选择后,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父子不会再相见,抑或是作出选择以后,计划失败,人类灭亡。
这个选择是地球生死存亡的关键,是他们唯一“回家”的机会,因为此时此刻,“家不在身后,家在前面。”未来和希望也在前面。
“流浪地球”计划下的人们如此,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也是如此吗?
只要是选择,总会有选择之后的失去和获得。“得与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现实。“零和与非零和”的现实情况,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所上演,且每天都在上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在面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选择或者抉择时,我们常人的思维一般会出现一种犹豫黏连、纠缠不定的状态,总是会想到一旦做出选择以后,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并且我们的目光,总会集中在我们所失去的东西上、集中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中。
而人性的弱点便是“害怕失去”、“忌惮不确定所带来的后果”。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会让我们当下的头脑中联想到以往因为做出某种选择后而出现的不好的结果,这些结果一般会激活我们人脑的“背侧前扣带皮层”区域。这片区域是让你产生“痛苦感觉”的地方。并且这种“痛苦感觉”是心理上的,不是身体上的生理疼痛。生理上的疼痛是有时间间隔的,例如皮肤划了一个伤口,随着伤口的愈合,我们的“痛感”便会消失。
但是由大脑“背侧前扣带皮层”区域所产生的“痛苦感觉”是永久性的,是人类大脑进化所带的“副产物”,是深刻在脑海中的,类似于永久性的神经创伤。一旦有外界的刺激,便会激活这种“感觉”,从而带来令人难以忍受的沉重痛苦。
这种沉重的“痛苦感觉”一旦形成,就会对我们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会出现犹豫黏连、纠缠不定的自我状态。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面临选择时,尤其是面对能够预知未来“得与失”的选择时,我们总会出现“选择困难症”。
但是比较矛盾的情况时,生活在这个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在相应的人生阶段,总是要做出一些必要的选择:到哪个高中上学、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到哪个城市上大学、选择哪个专业、到什么样的公司上班、和谁谈恋爱、选择哪个灵魂伴侣共度一生等等。当我们面临这些情况时,总要做出一些选择,总要面对选择之后的“得与失”,或者是一些令人感到难受、恐惧的感觉。
三、那该怎么办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做出最优选择呢?
这个时候,我想我们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在全面思考、梳理了所面临的具体事件后,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理性的选择就可以了,因为大部分选择是偏向于理性的现实存在。只有“做出了选择之后,“舍与得”的意义考量才慢慢显现出来。
1、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的是:“选择”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在具体的生活现实场景中,一般没有最优选择。生活中所需要的大多数问题,都是没有确定性的唯一解的。
2、遵循自己的内心(本体)想法,有确定的目标,然后去做自己的事情。“念由心生,心生万物”。明确了选择的本质以后,我们需要作出实际的行动,即做出合理、必要、合适的选择。无论是哪一个事情,只要是需要你来主导的或者是需要你来参与的事情,都属于你自己的事情,都需要你自己来一步一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该走的弯路必须要走,该经历的挫折必须要经历,该收获的成功也必然会收获。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存在的逻辑的、都是有可执行的步骤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明确的目标,一鼓作气,做出了合理的选择后,需要凭借自己的智慧、或者联合他人的智慧去协作执行,在考虑了所有能够联想到的方法、结果后,尽自己所有的努力去把需要做的事情做好、把该解决的问题解决掉,那结果相对来说,是符合具体事情本身所能够达到的预期的。
例如你是一个高中生,你想考清华北大,想考一所自己理想的大学,那么这就是你自己内心最真实、最迫切的想法,然后你遵循这个想法就可以。有了确切的想法,你就会有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会继续指引着你做出一系列的行动,关于如何学习、如何复习、如何做题、如何备考的一些具体行动。又或者你想追一个人,那最好是先奔着能够成为灵魂伴侣的目标去追他(她)。这样你做出了选择,也有明确的目标,那接下来就应该想想自己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是先要到对方的联系方式(微信、电话等),还是制造一些“偶遇”的约会场景,还是写情书、进行情真意切的表白活动等,这些都是需要你一步一步完成的执行步骤,你跟随自己的内心往下做就可以,大不了被对方拒绝,说明你们之间没有缘分而已。
总之,“好事多磨”,任何你想实现的目标总是一步一步实现的,你再怎么想提高效率、再怎么想获得相对美满的结果,总是需要一段或者一小段时间来去亲自经历的。“但行好事,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慢慢来验证就行啦。”
3、及时进行总结,获得能够借鉴的“经验”。当我们做出了选择,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具体执行步骤以后,总是会有一个结果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时候,我们对已经出现的结果(成果)进行总结,认真回想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关键步骤等,总能够得到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结合以往的人生经历,慢慢转化为以后能够借鉴的经验,相对来说,就非常完美了。
在我们人生漫长的旅途中,大大小小都会经历很多选择、很多事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些仅仅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经历而已。人生经历每一个人都会有,但是“人生经验”不一定会有,因为能够称之为“经验”的东西,总是弥足珍贵的。经验是能够传承的,是能够“为外人道”的,经验不仅仅为自己以后的选择或者行为提供宝贵的借鉴资料,还能够分享出去,成为一种朴素且普世的案例,给身边的人或者更多的其他人进行参考,以便帮助到对方。
这样的话,经验就变成了人生智慧,是弥足珍贵的东西。而这一切的获得,都来源于你在最开始所做出的选择,并来源于你做出选择以后的具体行动。
任何一种称得上“经验”的东西,都是宝贵的,都是值得尊重的。清·石成金《传家宝》中讲到:“能舍者天地不弃,即得者无愧于心”。从这个角度上看,你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应该拥有勇气和信心。即使选择的过程中,有犹豫、有纠结,但是都不应该害怕、担心或者恐惧,因为纠结、犹豫仅仅是一种存在的现象而已。
要学着让自己变得自信、勇敢和坚强起来,并学着向前看、向未来看。毕竟,未来有我们想要的答案,未来充满希望。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做好当下的选择、做好当下的自我就可以。
四、哲学的终极命题:我是谁?来自何方?将要去哪里?
《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电影改编自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该书讲述了在太阳即将毁灭的现实背景下,人类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实施了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发动机,将整个巨大的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中,导演向我们展示了宏大的地球救援场面,勾勒了航天空间站以及地球推进发动机的雄伟壮观构造,也描绘了人类以往所建造的城市群在气候巨变下被冰雪覆盖的灾难场景,除此之外,电影中还展现了现实社会中人类的渺小、人类情感的珍贵以及人性光辉的伟大,具有英雄史诗的壮观景象。无论是从剧情发展上,还是从人物鲜明角色的设计上,包括各个演员的演技演绎上,都符合科幻电影的特质,从商业大片的角度来看,《流浪地球》是一部质量很好的电影,不亚于近些年好莱坞所拍摄的相关电影。
这也是自2015年刘慈欣《三体》获得雨果奖后,中国科幻电影领域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一种体现。作为果粉科幻迷来说,支持国产科幻品的向上发展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流浪地球》是一部电影,是一部文化作品。作为高质量的文化作品,就不单单有精湛的演技展现、酷炫的特效镜头等,还需要具备启迪人们思考的文化内涵或思想意义。
对于千百万年进化人类种群来说,太阳是地球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和物质家园。对于太阳系或者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来说,我们可以称自己为“地球人”。
人类居住在地球上,是地球上的一份子,是地球上有思想、有意识、有存在感的高等生物。我们之所以感觉到安全感、踏实感,是因为我们站在地球这片土地上时,通过地球上其他有生命或者无生命的东西,我们能够确认自己的存在。因此在面对其他行星或者其他星系时,我们可以称自己“地球人”。
在面临太阳、地球即将毁灭的情况下,人类清晰的知道自己来自地球,清晰的知道自己是地球人。为了保证并确认自己的存在,全世界的人们便联合起来,参与到“流浪地球”的大计划、大工程中,并且也比较清晰的知道未来地球将去哪里。因为自己就住在地球上,所以也清晰的知道自己将去向何方。
因此,回归到刘慈欣先生所创作的《流浪地球》这部科幻小说中,就具有哲学层面的文化意义和内涵。即在一部小说中,能够看到人文性质的东西,包括了宽广雄厚的家国情怀、个人深情眷恋的“小家庭”牵挂、跨越国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协同意识、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对个人生命的尊重和执着、对地球和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等。这些都是人类特有的文化意识和情感语言,是我们能够继续存在的确切证明。
有了以上这些东西,我们人类这种生物才能称之为人,才能持续创造出璀璨耀眼的人类文明和文化,并和这些文化现象一起,光明正大、自信满满的生活在这个星球上。
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永远是相生相伴、互相依存的。人文思想让冰冷的科学技术拥有更多人性化的色彩,科学技术实现人文思想最合理、最精华的部分,两者的结合让人类整个文明不断的演进,不断的向着希望的未来发展。只有两者精妙的结合在一起,人类文明方能够进行高效率、多角度的演进和发展。比如在当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很多人感觉自己跟不上未来时代的步伐、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跟不上人工智能的步伐、跟不上量子科技的步伐等,究其原因,部分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这两者互为因果的特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我们只是看到了科技发展的现象,而没有参与到其中,如果你参与进去了,你的意识和思想融入到相应的场景中,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演化的结果,毕竟这些现象都存在,你自己也存在其中。
有人说,未来的社会中,机器变得越来越像人类,人类将变得越来越像机器。比如现在的大数据智能算法越来越符合人性的特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海量信息大多数都是你想看见的,听到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也是你想听到的,使用的工具也越来越符合人体的生理构造等。同时,当下的社会也越来越包容价值多元化、强调合作和“非零和”关系的建立等,在这个过程中,对个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当下社会,个人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对优秀人才的定义越来越广泛,同时基于前沿科技和应用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你很难找到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好工作”,也很难有一个稳定的本职工作,甚至很难有一段稳定的婚姻生活(对比于当下不断攀升的离婚率来讲)。这些迹象都在表明,人类本身所存在的意义和以往社会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你要呈现并确定你的存在,就需要通过相应的行为方式来进行验证或证明,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精力、智慧有限,因此就需要人变得像机器一样去思考、去工作、去表现。这样才能够保障你的高效率性。在这个过程中,你通过演绎自我的人生,获得了自己的存在,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选择。
未来已来,当下的社会仍在以一种无法计量的速度不断的变化着、演进着。个人之于人类文明这一庞大的历史演进之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各有千秋。个人所能够做的,便是遵循内心,尽己所能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