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武志红心理学课RIA拆解32 - 性格决定命运

武志红心理学课RIA拆解32 - 性格决定命运

作者: e32af19340d8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19:33 被阅读0次

    在第一章潜意识决定命运的主题中,对命运的定义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不可改变先天禀赋,另一方面是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变化。包括人,事,物等。那今天这个话题,就是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这一个角度来进行。

    从这个角度来说,

    命运,就是你遇见了谁。如果你总遇见贵人,那就是好命;反之,那就是不好的命了。

    如果说命运是遇上了谁,那这么说遇上谁是由性格决定的了。

    你可能会说,遇上谁不是早就注定的吗,我自己怎么决定得了。那不妨这样来看,你与谁认识,发展关系是谁决定的呢,没错,是自己的选择。再来看一个方面,哪些人可能会主动与你靠拢,也就是说你能够吸引到哪些人到自己身边呢?是不是哪些因为你在对待外部世界时发出的信号所吸引的人?这同样也是一种选择。你与哪些人发生关系,哪些关系会影响力的命运,这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而关系,就是性格的基石。

    性格是什么

    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概括性表达。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指的是精神分析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在讲这三个层次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理一下这里面的概念。
    - 这里说的性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人格。
    - 这里说的客体是指我自己以外的一切外部世界,包括人,事,物等。特别指自己发出的动力所指的对象,比较多的是指向一些所渴望的人,也就是你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 与客体相对应的词语是主体或自体。“自体”是我们作为人的基本体验,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主要的组织,它包括了自我在内的所有心理构成。
    在英文中,自体Self,自我Ego
    “自体”就成了通常理解的“我”,而“自我”就只是“意识层面的自我”。

    下面我们来看客体关系模式的第一个层面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对任何人而言,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我自己。除我以外的一切外部世界都是我的客体。

    在生命最初的阶段,我的重要客体一般会是妈妈的乳房、妈妈和爸爸,也就是最直接的食物来源和抚养者或者满足我的需求的人或者事物。可能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宠物和一直陪伴你的公仔等,这些也都可能成为你的重要客体。

    因为通常父母是自己小时候最重要的客体,他们的重要性往往超过其他的客体,所以你与最重要的客体之间的关系模式被看作“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之间的关系模式。这也是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通俗化表达。

    这个理论认为,你与最初的客体之间的关系模式,会内化为自己的潜意识,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所以对于性格的定义是

    性格:是自己与最初的客体之间的关系模式,内化到潜意识形成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就是我们的人格或者自我。

    而6岁以前,自己与最重要的客体之间的关系模式,是构建自己内在关系模式的最关键时期,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就是性格,是在6岁前定型的。

    当性格定性之后,就很难改变。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这种内化的关系模式会在以后新的关系模式中时时发挥作用,在构建与其他人的关系时,总想让它成为自己的这种关系模式。所以说

    性格,在关系中发展

    这层意思表达的是,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在寻求把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新的关系之中,把它变成符合自己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在6岁前他与父母等重要课题之间建立的那种关系模式。

    父母或者其他重要客体是怎样养育你的,构建你们之间的关系模式,会导致你以后在新的关系中不断地重复构建类似的关系模式,这就构成了命运。

    每个人都想重复与自己内在关系模式类似的关系,所以在关系中,你与你构建关系的人之间就会有持续的较量,为了关系的发展,你们之间总会有妥协或者改变,所以说,在新的关系,就为性格的改变提供了可能性。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自己当下与人相处的方式,其实就是自己小时候与家人或者其他养育者之间的相处方式。当下对待事物的方式也就是在自己小时候各种事物与自己之间的一种关心模式的体现。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自己当下与他人或事物的相处模式来探求并认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就是小时候与家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他人当下的关系模式来认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这就是改变内在关系模式的基础

    如何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内在关系模式?

    通过弄清楚一个人想在当下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你可以看到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真有了这个意识,你就有了一双精神分析师的眼睛。

    做到这一点的绝招是拥有“第三只眼”

    也就是说要让自己做为一个旁观者,去观察对方的关系模式。在观察时,要有一个基本意识:对方试图构建的关系,再现了他内心的关系模式、他童年时和家人的关系模式,以及他现在和别人构建的关系。

    这对于弄清楚他构建这种关系的本质和原因是什么有非常大的帮助。

    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控制欲,或者维护自己的自恋,或者展示自己的存在感,或者寻求更多的爱或者其他的需求,然后在寻找这些需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人当下与他人构建关系的时候,都试图在他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其中,让新的关系符合这种内在关系模式。于是我们就能大概分析出他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什么样的,什么关系模式导致了这样的需求。

    如果真切地懂得这一点时,你在看人际关系的互动时,就会透彻很多。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一个人当下的关系模式,是他内在的关系模式和童年的关系模式的再现。而且,这份再现,常常与他同年的经历有精准的对应。

    比如:
    你和女权威的关系,很可能对应着是你和妈妈、奶奶和姥姥等女性养育者的关系;
    你和男权威的关系,很可能对应着你和父亲、爷爷和姥爷等男性养育者的关系。

    但是实际的情况可能会比这要复杂得多。

    总结一下,在关系中改变性格,其实就是改变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它的基础是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内在关系模式,基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分析,观察他人构建关系的本质,来了解他小时候的关系模式,也就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与他人之间相处的方式,这是命运的原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志红心理学课RIA拆解32 - 性格决定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wj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