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星博士,初读感觉讲得还真不错,关键是用形象的例子(例子中带数字)解释了术语。
最近了解投资的事,我想应该要懂得理解公司向外公布的财务情况才更好地帮助投资。所以就找了这本,kindle版本竟然还要20 RMB
资产负债表
是一张主要描述企业投资、融资的报表。以下各个术语听完解释后,还是挺清晰的
image.png资产负债表透露的信息
表中,左边说的是钱被拿去做了什么;右边说的是钱从哪来的:哪些是股东的,哪些是银行借的,哪些是公司欠供应商的,哪些是欠员工,哪些是欠税务局的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的概念,某一时刻的状态,让股东了解自己的家底,由于股东是最后一个拿走公司利益的人,所以它需要知道投入的资金去哪里了,欠了谁的钱等
利润表
是一张主要描述经营活动的财务报表
image.png企业只有赚到钱,才需要缴所得税,而无论是否赚到钱,都要交增值税。但增值税是由消费者付的,然后企业转到税务局;
销售人员的工资属营业费用,而管理人员的工资属管理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作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减值;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作用于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它们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价的;
营业外收入:比如出售固定资产如设备赚的钱(它不属于因出售产品而赚的),属于一些意外事件,不可持续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补贴收入+汇总损益
净利润=利润总额 - 所得税
利润表是一个时段的概念,过去某一段时间内的,有两个作用:告诉企业赚了多少钱,从哪里赚的
收到的所有现金 - 付出的所有现金 = 现金流,它和利润不是一个概念
财务报表的诞生和内在逻辑
作者在这里用一个公司的13项经济活动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子非常好
注意营业成本记在利润表中,而生产成本记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里
把生产成本又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前者像厂房设备,在定范围内无论产量多少成本都是不变的,后者会跟随产量变动;
作者举了个例子,反映出:当经营状况不好时,财务报表反而变得好看了(见晖平公司的例子)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研究支出被记录在管理费用中,产品开发阶段的投入,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可被记录在无形资产中;
之 所以研究支出不记录在无形资产中,是因为研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哪怕技术成功了也不代表商业会成功;
广告也是如此,无法估计广告会 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所以只能把广告支出记在营业费中当中;
所以称广告创造的品牌、企业自主研发成功的技术,价值不容易得到评估,它们为“表外资产”;但现实中有些企业能通过一些方式绕过会计准则,将技术也记在了无形资产中;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最直接的关系是:利润表中的一部分利润有可能被归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这一项,未分配利润将两张表联系在一起
现金流量表
流量表涵盖了经营、投资、融资的现金流,似乎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重复。但其实不是,它是站在风险的角度,提示企业的风险状况和持续经营的能力。
会计依据三种经济活动对现金流作了划分:经营、投资和融资
流量表可以让企业了解现金的增减变化的原因,向我们展示了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增减变化的原因
作者分析了前面例子中13项经济活动各属于哪种性质的现金流入/流出;发现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是-500w,但上述公司净利润是520w,这说明净利润与现金流是两码事。
三张报表的总结
企业都需要有这三张报表,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整地描述了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
企业去银行贷款,银行关心的是现金流量表;投资者关注利润表,因为它涉及收益;
而如果去收购一家公司,应该关注资产负债表,因为另外两种表已经因为收购而变得不再有预测性,收购一家公司相当于购买了股东权益(与此同时也买了这家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在兼并过程中,资产和负债都是风险,而负债风险更不可控,一旦被兼并者的报表隐瞒了一些负债,兼并者就面临很大风险;
比如或有负债,就是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负债,可能不会写进报表中;还有表外负债
同型分析
下图是利润表的同型分析表(将所有的项目都除以收入 * 100%)
这样更加清楚地看到报表的结构
image.png比率分析
毛利润率 = 毛利润/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收入,后者有关于效益
周转率:公司的资产随着投入、卖出产品、获得收入这个过程,一共转了多少圈?它与效率有关
总资产报酬率(ROA) = 净利润/总资产 = 收入/总资产 * 净利润/收入 = 效率 * 效益
净资产报酬率(ROE, return on Equity) = 股东权益报酬率 = 净利润/股东权益
各个资产的周期率 = 营业收入/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值
流动比率 = 流动资金/流动负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速动比率要减去存货
息税前收益 = 净利润 + 所得税金 + 利息, 用这个除以利息就得到利息收入倍数,用以衡量偿还利息的能力
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粗糙地衡量了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也称为财务杠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