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异地容灾解决方案

异地容灾解决方案

作者: l独清独醒l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15:06 被阅读0次

当前,数据就是企业生命的说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在某些方面来讲,数据产生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都在表明数据就是一种财富。据调查在美国,容灾被应用在所有的行业中,政府对企业容灾有具体的法律要求。根据Forrest公司的调查,在美国,许多公司的倒闭是因为发生灾难、数据丢失后,不能及时将数据恢复过来。在国外,政府对数据容灾有详细规定,根据行业的不同要求,政府规定数据容灾的要求也不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对容灾、数据备份有严格的规定。由此可见,数据的容灾考虑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数据被集中管理,因此,在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必须考虑好数据的安全、容灾等问题。目前,比较主流的数据容灾产品诸如EMC、HDS等公司的方案均是以磁盘阵列产品为基础,利用网络专线来完成数据的实时复制。这样的方案要求在主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必须要采用同样的磁盘阵列,才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传复制。无疑,这样的方案一方面带来的是用户现有设备的浪费,原有投资不能得到保障,同时带来的是对未来扩展的限制。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供纯软件的数据容灾解决方案。本方案不仅适应异构的存储设备同时也适应异构的服务器平台,还有,这样的复制方案和应用类型没有关系。这样,不但可以保障用户当前的投资,同时也对未来的适应性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应 用 领 域

  通用

  方 案 内 容

  主要功能:

  1) 提供实时的数据复制保障,确保在各种故障发生的情况下数据的完整性。

  2) 支持异构存储和异构服务器平台的数据容灾解决方案。

  3) 提供专有的数据复制技术可以完美地保障数据一致性。即使是在灾难发生的瞬间。当故障发生时,容灾系统的复制设备可以以“爆发”性地迅速把数据传递到远程,另外,加上容灾系统专有的特定算法保证了较高的数据压缩率,还有最少数据传递量的原因,可以保障数据的零丢失及一致性。

  4) 采用智能化带宽缩减技术来实现对带宽需求的空前降低。

  5) 容灾系统提供的复制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来策略化地利用网络带宽资源。

  6) 用户定义的策略化支持全面的数据保护服务级别。

  7) 可以定义关于延迟、带宽等方面的策略,使得在性能、安全和成本之间均衡考虑。

  8) 从同步、异步以及时间点多种模式的数据复制方式动态全面支持。

  9) 同步,无数据丢失级别的数据保护,对应用无影响,无距离限制。

  10) 软件提供无数据丢失的保护措施。一台主机应用每次进行到本地磁盘子系统的写处理时,会并行处理写操作到本地的容灾系统设备。应用这种同步连接,并利用独特的缓冲(Buffer)来移交最新的数据保护级别。在主节点故障的情况下,容灾系统系统会突发式的“奔涌”(flush)它的缓冲到另外一个节点,以达到无数据丢失的保护。容灾系统的缓冲被内置在设备内,可以被置于远远超过光纤所能达到的距离之外。

  11) 利用快照历史可以允许回滚恢复到任一时间点的数据状态。

  除了可以保持始终一致的数据复制之外,我们的容灾软件还提供了独特的回滚能力:“小径快照”提供频繁的基于几秒间隔的快照能力,这样可以实现到任何时间点(point-in-time)的数据恢复。在第二个节点故障的情况下,可以从快照历史库中选择最近的一次完好的快照数据快速恢复到刚刚故障之前的状态。这一极有价值的能力非常引人注目地减少了数据丢失以及对数据崩溃的保护。

在上图中,本地节点的配置:

  在本地光纤交换机SAN上连接容灾服务器,在本地的业务服务器上安装的数据实时复制Agent。

  远端节点的配置:

  在远端SAN上连接容灾服务器。业务服务器不是必配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决定是否配备业务服务器。

  中间网络链路:

  根据具体的业务数据传送量,来决定网络带宽。

  附加要求:

  在本地或远程,本方案要求在磁盘阵列上必须要提供一个可用的LUN划分,用来保存容灾系统的快照历史。

  在远程需要具备SAN与磁盘阵列的环境。

  数据复制和恢复的流程:

  1、数据复制流程

  容灾系统的软硬件系统提供了完整的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的复制体系。这样对应用系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具体复制过程如下所述:

  在应用数据进行写操作时,安装在各服务器上面的Agent会截取这些写入操作,并把该写入操作在继续其正常写入的同时并行地复制到本地的容灾服务器上。

  本地容灾服务器接收到上述信息之后通过压缩等方面的处理,可以根据策略设置把相关数据传递到远程的容灾服务器设备上。远程的容灾服务器设备把上述写入命令通过还原,写入到远程的磁盘存储系统,实现数据的远程复制。

  基于上述数据复制原理,本方案适应任何类型的应用数据,同时无需单独购买诸如针对oracle、SQL Server等等不同应用的选件。这一方面也为用户今后的扩展提供了方便。

  这种数据复制可以基于一定的策略设置,针对不同的应用采用不同的诸如延迟、带宽占用等方面的策略设置,确保关键数据的可靠性复制。

  由于数据在正常写入的同时被传递到本地容灾服务器设备上,因此,这种数据丢失的可能性被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在本地配置两台容灾服务器设备,可以保障其中一台故障的情况下,保证数据实时复制的继续性,起到冗余的作用。这种切换是自动的,无需人工调整。

  2、数据恢复流程

  在本地数据出现故障或崩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容灾服务器的图形界面方便地把数据恢复过来。这种恢复是最新数据并且是最完整的恢复。

  在某些情况下,被复制到远程的数据可能因为本地数据已经被破坏等原因导致最新的复制数据同样不可用。

  此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寻找最新的数据快照,并通过该快照来恢复未被破坏的生产数据。

  由于容灾软件提供了数据快照历史库的原因,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把数据恢复到原来的某一个时刻,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利用磁带所作的数据备份的功能。当然这种取代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并不能完全代替历史数据的备份。

  3、数据的恢复过程

  本地数据被正常复制到远程的时候,本地发生故障,造成数据不可访问时,我们可以把远程的数据利用起来,迅速获得完整数据,也可以在远程把数据启动起来。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切换”。

  此时,我们可以方便地把数据复制的方向作调整,也就是原来的本地用来接收数据,而原来的远程节点成为“本地”。 无论生产数据在那个节点,我们都可以灵活地把他们复制到对方,实现数据的远程保存。

  容灾系统的扩展性:

  我们的容灾解决方案提供了实时的双向复制,而且一个节点可以接受多个节点发送的数据,共同把多个节点的数据置于一个灾备中心或者相互作为灾备中心。所以,这种节点的增加是很便利的。

  对于新增加的业务服务器,我们可以方便地通过统一管理界面纳入到数据容灾的范畴中。

  新的节点的纳入也是十分便利的,我们可以把多个节点相互作为灾备点,或者把其中的一个作为统一的灾备点,容灾系统的容灾服务器支持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数据发送/接收,配置步骤简单便利。

相关文章

  • 第三章 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

    一、fusionsphere虚拟化解决方案 主要模块UltraVR,容灾管理,系统同城或异地容灾HyperDP,备...

  • 异地容灾解决方案

    当前,数据就是企业生命的说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在某些方面来讲,数据产生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都在表明数据...

  • 数据库规范

    规范前言: 1.保证数据库高可用:制定3重高可用(容灾)架构,主备架构、同城容灾、异地容灾(可以采用mha、px...

  • 异地容灾备份哪家好

    (IDC彭帅) 什么是异地容灾备份 首先说下容灾备份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容灾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系统在遭受意外原...

  • 异地容灾备份云灾备平台

    (IDC彭帅) 什么是?备份异地容灾的内容是什么?异地容灾对企业应用及数据库起到了安全性、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作用,...

  • 异地容灾备份解决方案-免费灾备云平台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用户原有意识中的数据备份已经无法满足关键业务对系统的可用性、 实时性、安全性的需要。更重要的是...

  • 异地容灾方案解析

    一、异地容灾主要备份三种数据: 1、DB数据 2、操作系统 3、日志信息 二、恢复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 三、图中为...

  • 阿里云备份方案

    想要了解更多两种容灾方案的架构以及特点,请访问:阿里云容灾解决方案[https://www.aliyun.com/...

  • 容灾 | 解决方案

    跨云备份 跨云容灾 云上容灾 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productdes...

  • Elasticsearch数据迁移与集群容灾

    本文讨论如何跨集群迁移ES数据以及如何实现ES的同城跨机房容灾和异地容灾。 跨集群数据迁移 在ES的生产实践中,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异地容灾解决方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bl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