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为什么和家里人的想法会不一样?
师父说: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很正常,因为每个人的教育、生活环境、思维想法不同,所以想法也会不同。要接纳大家有不一样想法的现实,如果你希望你妈的想法和你一样,就和你妈希望你的想法和她一样是相同道理,答案是这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要接纳不同想法的现实,要求同存异,互相尊重。找到一件事彼此都可以接受的一种处理方式和平衡点,是维护家庭和谐的重要前提。比如,我一个同学的妈妈非常不希望同学北漂,但是我同学认为只有在大城市他的专业才会有发展前景。导致他们每次一打电话就会争吵,随后冷战。后来,同学觉得这样下去不可以,对自己前途的坚持很重要,对父母的体谅也很重要。所以,他在离家更近的上海寻找工作机会,并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进行沟通,告诉他们为什么自己不回家乡,要选择大城市?并且理解了父母的想法,选择上海,方便照顾父母。经过沟通,他们的矛盾从原来的激烈争吵到互相为对方考虑。
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会很执著于自己的想法,这种执著是造成对立冲突的重要原因。单纯的想法不同,是不会有冲突的,但是这种执著于自己想法就很容易产生冲突。其实,这种想法的不同也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一个契机。
二省:不随意评判他人
早上看到有市民投诉剧院大台阶的施工,认为大台阶外观较新根本没必要更换,认为是为了面子工程,浪费国家的钱。但是事实是,大台阶已经十年了,虽然外表较新,但是实际上原台阶面有严重的破损情况,特别是与路边交接的台阶被过往车辆压坏较多,特别是台阶休息平台出现10CM左右的沉降,导致台阶下设备房渗漏水严重。如果没有进行修葺,将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这件事,我在这个市民的行为,也看到自己的影子。很多事情,我们都是从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出发,而且只从表面看问题,认为“眼见为实”,然后就对事件进行评判,并且坚决认为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是凭借自己的感觉看问题是十分不可靠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一样。故此,希望自己可以按照《健康生活的五大信念》中:“不传播不确定的消息、不批评或谴责我没有把握的事情”来做。以此提醒自己。
三省:希望十年后,我也会是一个通透的人
本周的作业是师父和社会学家力雄的对话。力雄老师的问题十分的尖锐,但是师父的回答总是一下子可以抓到问题的关键点进行回答,而不纠结于复杂问题的本身。这让我十分佩服。想到我们院长也是,每一次很复杂的事件,我觉得就是一捆毛线的时候,他总是可以一下子就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理顺思路,解决问题。朋友说,这大概就是通透吧!通透需要抛开自己的主观感觉和执著,客观的看待问题,需要智慧和慈悲心。还需要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忽然间有了一个目标,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通透的人。虽然,感觉还不太聪明,逻辑也不好,表达能力也需要提高,但是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一年不可以,十年就比较有希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