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的话
前两期写的都是三节课,这次我们还是谈谈三节课,写这么多不是因为三节课给了钱,而是他们是在太有特点了,提供免费培训,这不是断其他培训机构的财路么?
还记几年前,大家都在谈互联网的模式就是免费,现在渐渐地不再这么说了,为啥?谁都不傻,啥都免费,互联网行业那不就成了公益行业了么。这个说法太扯淡!互联网的免费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真的不要你的钱,而是价值后置,满足你一切消费前提,然后再让你付费,互联网商业就是如此。
还记得前两年呼风唤雨的罗胖吧,罗辑思维如果一上线就在微信内公众号里卖月饼、卖滞销书、卖核桃,有人会买么?不对,应该是还会有那么多人买么?我又不认识你,你是干嘛的,你卖的东西好不好都不知道,凭什么买你家的东西……(即便是认识的熟人,像依靠朋友圈的微商,你懂得)
互联网就是将利益后置,在获得早期用户之后,要先培养用户价值,提供给用户实实在在的高价值服务,这样他们才会带一群人来买你的单。能替你去拉来一群人的核心用户,就是今天要谈的KOL。
从KOL背书到培养KOL
KOL(Key Opinion Leader),做营销的都知道,关键意见领袖,这群人是用户消费的主要引导者。三节课就是想通过免费的精英学员培训,聚集起一支强大到无以复加的产品&运营KOL军团。
就像小米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依靠论坛聚集了一群手机发烧友,将KOL聚集在自己的地盘中,给他们展示并免费体验MIUI,加上良好的互动服务,收集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自己的产品,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前期,正是这群手机发烧友(KOL)将小米的产品推荐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加快了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
当然,小米使用的是找到KOL,吸引KOL,并培养产品的口碑,通过KOL之口将产品的价值传播出去。三节课不一样,这件事,Luke、Youcan他们还是想亲力亲为。
在互联网迅速扩张的时期,各大小厂商都有大量产品&运营的岗位空缺,三节课免费培养PM汪和运营瞄,并推荐他们参加面试。在产品&运营的工作还没有标准化之前,都是相关从业人才的野蛮成长时期,从业者只有依靠听取前辈的经验和自己一点一点去尝试之外,别无他法,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缺乏产品&运营专家的时代,三节课决定,自己来。
Luke、布棉、黄有璨(Youcan)还有于冬琪,这四个人虽不是什么“洪荒之力”的网红,也不是马云爸爸这般的风云人物,但是他们在互联网产品&运营这个圈子里,是实打实的KOL。



在通过自身的业内名气,加上免费培训,吸引到了第一批学员,利用自己从业多年的经验,以及对工作的反思,Luke、布棉讲授的产品经理实战训练营获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但是这样太慢,并不能快速培育出最优秀的人才。
想成为KOL,需要你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作为沉淀,同时还需要那么一点点的天赋。以聚集潜在KOL为目标,三节课同时参照之前的学习反馈内容,不断的尝试修改授课方式和内容,优化授课效果,并接连推出三次元沙龙、产品马拉松、在线选修课、在线专题课、以及3.3计划。
1.师徒关系的建立
关于培训,我们都知道,授课老师在牛X,学生只是听课,也不会产生最好的效果,更不用说只是在线对着屏幕看老师录好的课程了。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一个优秀的学员找一个从业经验丰富的师傅,师傅手把手的带着徒弟去做事情,一点一点修正,这种师徒制的培养方式,成长的速度最快。
三节课尝试着周末两天时间里,带着仅有的二十几位学员,亲身教授产品的各项技能,并在现场及时修正不足,提升学习效果。

这种培训方式效果虽然好,但是仅仅两天的培训,无法持续帮助学员成长。这也是培训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不过大多是培训课都是一锤子买卖,你买了我的课,就不关我事了。
2.三次元沙龙
三节课在考虑到持续成长的问题后,又推出了每月一度的三次元沙龙,邀请业内大咖分享从业经历和心得,为学员提供咨询帮助。当然,这也是免费的。
三次元沙龙的推出,不仅帮助学员接触行业里优秀的前辈,还能在通过这种见面会,加强学员的粘度,互动多了,学员间会互相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流失成本提高了,三节课就有较高的存留率。

3.好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
老罗在新东方的GRE填空课上说过,填空考了满分的学生发邮件给他表示感谢,想要谢谢老罗的培养请他吃饭。老罗心里却想,这孙子是不是在挖苦我,因为老罗自己GRE填空从来就没有考过满分。
成绩优异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影响,而得到的最优结果。其中老师和学生双方的水平一定都要高,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配合,才会出现好的成绩。三节课有了四位从业经历丰富的合伙人做公益培训,师资力量自不用说。但是好学生怎么来?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教育是“先考试,后入学”,而培训机构多是只要你交钱,我就要你。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我妈把我送到了EF教育,想让我学好英语(真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报名前,我领到一份试题,答完题之后,一个歪果仁领着我进了一间小教室,和我用英文谈话,妈了个鸡,完全听不懂。最后我得到了一个分数,被定为B2级别,推荐我报名B2班,幸好不是2B班。
这种方式会很好的将学生的水平区分开,让不同基础的学生上更适合自己的课程。三节课也是这么做的,三节课在官网上设置了作业的专栏,你可以尝试着做一做这些作业,作业都是关于真实的产品,去复盘运营、分析产品的优劣等等。提交之后,老师回去批改作业,并会将优秀的作业和学员ID实时同步到页面右侧的侧边栏中,激励更多的学员来完成作业。


学生的基础差距从昨夜就自然看出来了,工作人员可以对优秀学员进行精确地引导学习,能让在线教育也产生好的效果。
不仅如此,三节课还有他们更为牛X的计划,那就是用3年时间培养出300名最优秀的互联网产品&运营人才。
4.只要精英的3.3计划
在2016年6月3日,3.3计划正式启动,想要报名3.3计划的学员必须要满足一系列的要求,从提交简历、完成要求任务,到缴纳4位数的学习保证金。三节课提出了这些苛刻的要求,不过想报名的人还是排成了长队,成功报名的入围率不到3%。
首先,三节课要求报名学员,在为期4周的学习中,每周至少要有4~5小时的时间投入学习,完成三节课安排的任务,以及每周六能到北京参加线下的实战演练。
其次,希望学员能够满足一些特点——
- 对于互联网、对于产品或运营有种近似宗教信仰般的热忱,坚信互联网、产品以及运营都是一种可以改变世界的事物;
- 最好是85后,产品&运营实际经验不超过4年,且目前还会长期完成一线产品&运营工作。如果经验超过5年,或并不在实战一线,可能这个训练营对你的价值不大;
- 自信是一个有足够有趣、有胆、有能量的人,且拥有一项你自信可以战胜过大多数人的核心技能。
最后,想要报名的学员必须在指定时间前完成5项任务,在任务通过审核后,报名才算成功。
必选任务3个:
- 提交个人简历,包含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要求在1页Word文档以内;
- 告知三节课,你3~5年内最想实现的事,或者最想改变的事,并为此事做了哪些准备;
- 迄今为止,做出的最有趣、最疯狂的3件事。
待选任务5选2:
- 展示你最擅长做的事,要求5分钟内可以看完;
- 讲述一件你通过产品或运营思维解决了某件具体问题的事例;
- 推荐眼中最值得推荐的5款产品,并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 挑选一款你认为体验很烂的产品,说明为什么烂,并给出优化方案;
- 策划一起三节课拉新为目的的活动,要求从过去的1月内发生的各类热点事件、话题中任挑其一,给出简单的活动方案。(要讲清楚思路、活动形式和执行要点,要求可落地。)

看起来挺疯狂的,不过三节课做到了,而且还真的获得了这些优质生源。下面是参加3.3计划内测的部分学员名单

可怕的KOL军团
KOL初长成,也许很适合成为三节课3.3计划的昵称,获得并控制这群互联网从业精英,未来在业界是可以呼风唤雨的,大量网民跟随着自己崇拜的大V,三节课商业变现真不是什么难题。
从招聘到培训课销售,有了这群精英,效果会大大好过花高价找PR公司来运作,毕竟当年三节课给了他们太多的帮助。
三节课招募到了这些优秀的学员,集中强化训练,并组建学员分享群,打通线上线下,通过3~5年时间,这些优秀的学员自然会成长为各大互联网厂商的中流砥柱,到三节课需要这些成员摇旗呐喊时,“为了帮会”口号一出,互联网界也要抖三抖的。
民国时期,青帮能在大上海呼风唤雨是因为什么?蒋校长是黄金荣老爷子的弟子。三节课的3.3计划打造出一直战斗力极强的产品&运营精英军队,
想法是极好的,可是问题也有很多,毕竟策东策西,最难策的还是人心。
注:如果你也想让KOL给你站台,你的产品必须要有能打动他们的地方,不然带来的就是产品的提前死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