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29日上午,蓉子叫我和她结伴去铁道北摘杨树叶。
我和她坐上她男人的车,钻过铁路桥洞七拐八绕地奔向目的地——道北杨树林。
车站通往各村的路,现在都已打成了水泥路,不像以前砂石满地,坎坷不平。
我们边走边聊。沿路不时有大大小小的坟包闪入眼帘。蓉子说,她一看见这些东西,总觉得害怕。
我笑着说:“前些年出去打工,每次坐在火车上,两只眼晴都会有意无意地寻找坟包。看到那些大大小小的土包,竟有一种踏实亲切的感觉。”蓉子赶紧截住我的话头,不让我说下去——越说她越害怕。
其实不是我故意吓她,我那时的确有那样的心情。从十几岁开始,我一直很抑郁,总觉得人活着不如死了好,一抔黄土之下才是最让人省心安稳的归处。
当然这是以前的事了,现在我对坟包已经没了感觉。自从开始写作,我发现自己不再悲观。
说着话,大约不到十分钟我们便到了。选了个离坟包较远的地方下了车。蓉子男人从车里搬下梯子,拿出斧头便在一棵枝叶繁茂的树下砍起了树枝。
砍树枝不会破坏树木,是把树干上最下面的枝条砍下来,相当于给树修剪多余的枝杈。
新生的,刚刚舒展变绿的杨树叶,是我们这里春天必吃的特产。摘下来捡干净,在锅里煮去苦水,捞到凉水中浸泡,吃时攥上一团用刀随便切几下,再拌上土豆丝和隔年葱碎,少洒上盐就能吃了。一定要用煮熟的,半硬的土豆擦丝才好吃。也可以把叶团子放到冰箱里,啥时候想吃随时调。
这是一年中最美好最舒适的时光。树叶刚刚由黄变绿,新崭崭,嫩油油的,风也由狂暴变得温柔了许多,野外的空气中混杂着鲜草和新叶的清香,深深呼吸,从里往外透着爽气,鸟儿们在枝叶间嘁嘁喳喳地不知在讨论着什么话题,煦热的阳光普照着大地,沐浴其中,身心就像那新树叶一般舒展。
很久没有这么亲近大自然了。那天我特别开心。
回来后不经意是哪一天,我的左上臂开始隐隐地疼。跟蓉子说起,她开玩笑说肯定是被鬼捏着了。玩笑归玩笑,这胳膊是一天比一天疼,都抬不起来了,也不能往后摆。这无缘无故的,难道真的是被鬼捏着了?还是得了肩周炎?
家人让我上医院检查,我懒,不愿意去。仔细回想,觉得可能是睡觉时枕头太低,又总是喜欢朝向左侧躺卧,压的。
既然这样,那十有八九是颈椎引发的问题。
记得曾经学过一个按摩穴位治疗颈椎疼的方子,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在手背上有一个穴位,是顺着食指与中指所夹的指缝往掌骨上捋,直到捋不动的那个夹角窝点就是管颈椎的穴位(如下图所示,顺着箭头往上找,到圆圈所示处)。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或中指反复揉它。

揉了一夏天,快到秋天时,我的胳膊已经好了。到了冬天更恢复得好像没疼过一样。
穴位按摩只要找对地方,一定是比吃药打针安全管用。
还有中指和无名指间的掌骨夹角窝点管胸椎,无名指和小指间的掌骨夹角窝点管腰椎。这两个穴位我都没试过。据说经常按摩也有疗效。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最容易犯旧病得新病的时候,希望大家注意保暖,暂缓减衣,免得病痛不请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