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台是你买任何股票的机会成本
为什么茅台可以成为A股价值投资的大旗呢?因为90%的情况下,茅台的业绩都是确定性很强的——
经济好时,茅台显示出可选消费的属性,业绩上升,股价涨;
经济不好时,国家放水,茅台有金融属性,估值上升,股价涨;
如果经济不好,央行又不放水(很少出现),还有经销商帮忙调节库存,机构抱团,股价涨;
除非是“限制三公消费”这种超级利空才真正对茅台不利。
所以从机会成本上说,A股确定性最强的茅台是你买任何一支股票的“机会成本”:
在买入任何一支股票之前,都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股票的确定性跟茅台的差距有多少?它的收益能弥补这个差异吗?如果不能,我为什么不去买茅台?
同样,当你想空仓一段时间,你也要想想:这段时间茅台会涨吗?如果会,我为什么持有现金而不是买茅台呢?
上面这段话,我用的“机会成本”是经济学概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经济学对“成本”的定义,跟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不同,因此能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投资习惯。
二、股票没有成本,买卖才有成本
投资股票,一定会用到成本这个概念,你买了20万的A股票,你一定认为,这些股票的成本是20万,但这只是“会计成本”,是为了财务分析方便。
经济学上,真正有意义的成本是“机会成本”,是指你这一笔钱“备选的买入标的”中,收益最大的那一个。
比如说,你在A、B两个股票中买了A,结果股票B涨了10万,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10万,如果你的A股票上也赚了10万,那么你真正的收益是0;如果B跌了5万,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5万,如果你在A股票上同样赚了10万,那么你的真正收益是15万。
当然,如果你买A公司时,没有比较,直接就买了,那么你的成本就是持有现金的成本,即为0(不考虑通胀),你赚10万就是赚10万,跟会计成本计算的结果一样。
为什么经济学一定要把成本定义为“机会成本”呢?因为整个经济学有一个思考原点——资源是有限的,一笔钱,同一时间,你买了A公司,就不能买B公司,那么B公司未来的涨幅自然是你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的“成本”。
看上去,机会成本只是一个学术上的概念,这对于提高投资能力的意义到底何在呢?
这个问题,我在学习经济学时也没有意识到,只到我看了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中的一句话:
“事物”根本没有成本,只有行为才有成本。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以10元钱买入一笔股票后,你应该立刻忘掉这个价格,因为股票是没有成本的,只有“买与不买、卖与不卖”这两对交易行为才有成本,这个成本就是你做过的选择——你放弃的选项都没有真正的放弃,而是变成了“机会成本”,影响你账户的长期收益。
我想从买和卖这两个交易动作来阐述这个重要经济学思维方式。
三、买入的机会成本
我们平时买股票时,不一定是“二选一”,经常是“买还是不买”,那么买入的机会成本就是“持有现金”的收益,即为0。
此时,用机会成本计算的收益跟会计成本计算的收益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平时很少计算机会成本。
但我在文章的开头就说了,茅台是每一个股民都公认的,业绩确定性又强,那么理论上说,你每买一个股票,都要拿它跟茅台比,而不是跟持有现金比。
这么一比,机会成本就有意义了,你选择的股票必须有比茅台更高的预期收益率,才能弥补它跟茅台的业绩确定性之间的差距。
如果茅台今后三年每年10~15%的业绩增速的确定性很强,那么你选择的公司只能有三种(不考虑估值的高低,因为你没有任何证据说明茅台被高估):
1、确定性一般(比如大部分科技龙头股),未来三年业绩增长25~30%以上,即需要给你15%的风险溢价的股票;
2、确定性比较强(龙头股),业绩增速20~25%以上,即需要给你10%的风险溢价的股票;
3、确定性很强(龙头消费股),业绩增速15~20%,即只需要给你5%的风险溢价的股票;
事实上,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公司少之又少,可能性只有两个:
1、通过深度价值挖掘,持续跟踪,找到超预期增长的个股;
2、抓住板块整体利空下跌的机会,在低估时买入。
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机会,还不如持有茅台,如果你觉得茅台会跌,那就应该空仓。
不过,机会成本的另一个特点是“因人而异”,不同能力的人做同样一件事的机会成本不同。比如说,没有工作的人摆地摊,机会成本是0,高薪白领辞职去摆地摊,机会成本就等于他的高薪。
所以,把茅台作为机会成本,仅限于普通水平的股民,如果你连续多年年化收益超过15%,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不是茅台,而是你的平均收益率。
如果你的平均收益率为18%,等于你每次买入,都要求以相当于茅台的确定性,获利18%的收益,因为很少有标的能达到茅台的确定性,所以就要把收益率要求上调5~15%,作为风险溢价。
正是因为机会成本的制约,很多投资高手的水平在进步到“多年年化收益稳定在15%”以上后,再进步就很慢了。
如果说,买入时,大部分浑浑噩噩的散户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高昴的机会成本的话,那么,卖出时,大部分散户的错误就是算错了机会成本。
四、卖出的机会成本
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卖出股票后如果想再买回来,一定要等跌破卖出价才肯出手,这是什么心理呢?
每一次卖出,都有一个隐含选项是“继续持股”,所以卖出的机会成本是 “从卖出到现在的涨跌幅”,涨了10万,你这笔卖出的机会成本就是10万;跌了5万,机会成本就是-5万。
“等跌破卖出价”的心理,就是想让上一次卖出的机会成本为负,心理感受很好。
但问题是,这么做只会改变上一次卖出的机会成本,并不影响你这次买入后的利润,很多人就为了死等这段差价,最后放跑了大牛股。
事实上,你卖出的机会成本并不只是“继续持股”,还包括“卖了之后又买其他股票”。假设你卖了A公司之后,立即全额买入B公司,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变成了B公司的涨跌幅,此时的“机会成本”变成了你的真实利润。
一般人卖掉从底部涨上来的A股票后,总是希望“复制”自己的成功,再找一个底部的B公司。但一轮上涨行情中,率先启动的公司,往往属于逻辑最顺畅的板块中,各路资金一致性预期最强的公司。而出于比价效应的补涨股,往往都有一些硬伤。如果还处于上涨的早期,这种换股失败的概率更高一些。
所以我一直建议大家不要过早卖掉率先上涨的强势股,这些股票看上去涨了很多,但往往是基本面发生较大的反转,估值反而越涨越低,越涨越安全。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虽然看好手中股票,但觉得涨得太猛了,打算先卖出,等下跌后再买入,结果,买出后,等来等去,反而越涨越高,最后忍不住冲进去,接了最后一棒。
这可就是“机会成本误终生”了。
当然,我并不是劝大家不要卖涨得好的股票,而是希望大家意识到,人性是有弱点的,在上涨中空仓的压力,远远大于下跌中的套牢,卖赚钱的股票一时爽,可付出的机会成本远比你想得多。
五、不要迷失在具体的交易中
分析完了投资中的这两个机会成本,请大家再回到开头的那句话,体会一下:“事物”根本没有成本,只有行为才有成本。
应用到投资行为中:你持有的股票的会计成本毫无意义,只有“买股票”和“卖股票”才会产生成本。
这个观点让我想起很多年前一次改变我的投资观念的复盘。当时我把自己每一笔交易详细地记录下来,结果发现:
我在技术上把握得最好的那些交易,在最低价精准买入,最高价精准卖出,但从整体资金的增值来看,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记得最清楚的那几笔大赚大亏的交易,其实从来没有改变过整体收益的方向。它们会暂时提高或降低收益水平,但往往在一两个月之后,波动又回到原来的趋势中。
从那时起,我渐渐把注意力从“抓黑马大牛股”转移到“完善整个投资体系”上。
交易是一个连续的、永无止境的“买卖买卖买卖”的过程,你放弃的机会跟你选择的机会同样重要,共同构成资金账户的持续变动。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你就会迷失在一笔笔具体的交易中,把运气当实力,又把亏损归咎为运气。
如果眼光只关注个股,看不到账户盈亏连续的变动趋势,你就永远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买过那么多牛股,收益却始终原地踏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