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在开始练习毛笔字。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学校是有教毛笔字的。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想法。小朋友就是觉得好玩,然后学校的作业完成就好了,也没去纠结喜不喜欢。这应该就是我们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的问题。更多的是从需要出发而不是喜好出发。
记得那时我家大爷爷还在。他在他们那个时候在我们那块是有名的才子,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不论是对联还是挽联都是信手拈来。所以求字的人特别多。小时候大爷爷还在感叹,他的一手好技艺没人学。我爸他们那代已经过了最佳时期了。而我们这一代因为钢笔圆珠笔方便,再加上会写毛笔也没啥加分项,当然也就不会有人想去自讨苦吃啰。大抵中国古文化也就是如此慢慢消怠下去的。如戏曲如诗词如汉服旗袍等等。
幸好现在慢慢的在改革,在崇尚多才多艺自我开发,快被锁进箱子里的东西又被掏出来了。从各种国学培训,毛笔国画画舫,陶瓷工艺品制作等课程的萌生可以看出。所以很多人说只要找对方向教育是永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因为教育是永恒的课题。而这离不开国家的推崇,希望在大家培养出自己的喜好前不会改变风向,因为根不太定的话随时会被外面的风雨所撼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