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古镇情结。当听说一些绘画爱好者要跟随画家文老去古镇写生,便假模假样地带上我的画本与他们一同踏上从广州南站开往广西贺州的高铁。两座城市相距不远,一个半小时车程,一顿饭的功夫,便到达了另一座城市,随后登上一辆开往黄姚古镇的大巴车,四十分钟的车程,让我一路领略了喀斯特地貌的奇山秀石和秀美风光。
踏进黄姚古镇牌坊,便进入这座方圆3.6公里,有八大姓氏,以黄姚两姓居多的古镇了。
被群山绿水环绕的古镇发祥于宋朝,兴建于明朝年间,有着近千年历史。踩在几百年历史年轮的乌亮光润的青石板上,行走在纵横交错的古巷,望着古街两旁的黑瓦、斑驳墙砖、门口一排排的红灯笼、不觉放慢行走步伐,一路感受古意浓浓的气息。
古镇很清净,游客稀少,一些本地居民或铺主悠闲地坐在门口打牌、啜茶、闲聊、逗乐幼童;小狗趴在路面发呆;已放寒假,街上不时闯出一些奔跑嘻戏的孩童;老屋门前晒着自制的豆豉不时提醒游人这里的特产和烟火气息。快到中午时分,见一户人家的阿伯正用盅捣着豆豉,细问得知,那是为蒸一道美味小鱼籽必不可少的拌料。
古街的店铺门前总少不了浓浓的酱香,闻到味道感觉午饭都能多吃一碗,这就是黄姚古镇豆豉和各种酱菜腌料。原来纯手工制做的黄姚豆豉在清康熙时已有名气,一度成为朝廷贡品。事后我和画友专门到黄姚古镇的杨晋记豆豉厂购买诸多品种酱菜,而购回的豉香木瓜丝和香辣小鱼干已成为我家早餐最佳配菜。店员告诉我们,多年来他们坚守用古技法做出好品质的酱料,而我手中的豉香木瓜丝酱菜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中央两个栏目推介。
提到经商,古镇自古商业发达。明末清初有许多因避战乱或经商等各种原因迁徒而来的移民,善于经商的外地人,繁荣了这里的商业,并使经商代代相传。
同时为抵御战乱与盗贼抢掠财物,他们便在建筑上加强防御防盗,古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设有门楼,下层为通道,上层用于守望站岗,并设有瞭望口和射击口,城门地面的方形孔用于镶嵌木桩,形成关闭城门的闸门。而纵横交错、犹如迷宫般的九宫八卦似镇内布局更为不被外敌侵入提供了屏障。“亦孔之固”门楼便是其中一座,石砌平门,门上由砖砌成,街内萦回九曲十八弯,通街连巷,其意有虽为一孔之,但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固若金汤”。
三百多幢的明清古建筑,其中自然不乏大户人家,而郭家大院便是知名的大户,据说这一户是盛唐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所以大院也被称为汾阳第。近200年的历史的郭家大院,采用青砖木构,屋檐及瓦当彩塑雕绘外观是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院内两侧的圆拱门又带有浓郁的江南风韵;近观院外蜿蜒曲折的亭台楼阁下一汪碧水清塘;远眺是青山环绕。占有风水宝地的富人家为了抵御战乱与盗贼抢掠便就地利用天然的河流和高大寨墙做起防御防盗的屏障。
郎管第、司马第也是古镇里知名的两大户,听户名便知这两户祖上曾做过官。郎管第现已改为精品客栈,取了更响亮的店名“圣旨府”;而司马第门上的金边红匾格外吸引人,该户人家姓莫,为府州通判,据说是光绪年间,该户为官清廉,政绩突出,光绪皇帝为表彰其父母教育有方,特赐匾嘉奖。
去龙门榕写生的路上经过鲤鱼街,被前方地面上一块形如鲤鱼的凸出岩石吸引,细问得知,古时候,工匠们铺砌石板街时,遇到一块形如鲤鱼游动的岩石,便索性将这块2尺多长的岩石稍加修饰,凿成如今的这鲤鱼石,并在它的前方修一块三级台阶,寓意鲤鱼跳龙门,而这条古街也更名为鲤鱼街,成为古镇的一道独特景观。
古镇的江边随处可见到遒劲有力的百年榕树,而最古老的当属一棵形状奇特的龙爪榕,树龄已有八百五十年历史。参天古树根茎相缠,绿荫茂盛,即便在冬日,枝干依然长着新鲜枝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而老去已成枯萎的枝干,被寄生藤紧紧缠绕包裹,下垂的形状似遒劲有力的龙爪。千年古树见证了古镇的繁华、喧嚣,花开与花落,静默地守护着它。
500多年树龄的睡仙榕,繁盛的枝干绿叶如同一把绿荫蔽日的绿伞;其卧榻形状成了镇上猴孩们攀上爬下的玩耍处。相传,八仙曾下凡路过此镇,饮酒赏景,不知不觉喝多了几杯,随后在附近一棵榕树下入睡,一觉醒来,榕树便成了如今的卧榻式“睡仙榕”。
有古树的地方自然有古井,仙人古井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当地居民饮水淘米洗衣的重要生活场所,分布在开阔场地的古井不仅水质优良、含有丰富的矿物和微量元素,还蕴藏着千百年来古人生存的智慧。与古井相连的每座平整水池都有明确的功能划分、按序进行。井水最先流经的水池为饮用池,再依次为淘米洗菜池、洗衣池、净水池,最后汇入河中。
在古镇,不乏身体硬朗、步伐稳健的花甲老人挑着水桶下田浇菜,他们面容祥和、精神瞿铄。当地人用心爱护着古井,同样古井用优质的水源滋养了他们健康的体魄。
而古井的神奇传说更为它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相传在农历七月初七饮过此井者,便可百病不侵。为了沾上仙井的仙气,我移步到洗菜池与当地人一同洗菜。清凉的井水默默洗涤着人们手中的食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古镇依旧保留着民间烟火气息,不被外界商业化所影响和破坏,它如同一片单枞茶叶浸泡在如水的岁月里,甘淳悠香又回味无穷。
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带龙桥、佐龙桥、护龙桥等15座古桥里年代最为久远、已是古镇标志性景点的当属带龙桥。这座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年,清乾隆二十三年重建的古桥有大小两个拱,桥长22 米,宽3 米,是连接东西两岸居民的重要枢纽,尽管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但经过特制铁卯连接的古石板至今牢固如初。
清澈的碧水,宛如一条玉带在桥下静静流淌,两岸树木苍翠茂盛,远处青峦雾腾,隔岸青砖黛瓦,沿着坡阶一层层向上爬伸,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和韵律美感。如此古朴、纯然、秀美,难怪在2016年被邮票设计大师现场采风,精心绘制成中国邮票。
已被纳入《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的带龙桥自然成为绘画写生们的主要取景点。写生们专注凝神地绘着眼前古朴、秀丽、婉约又悠长的美景,解读着它的历史风华与声声慢;我隔岸坐在古亭里,望着古桥构思着,脑子却出现另一个画面,在一个烟雨朦胧的季节,一个撑着油纸伞的秀美姑娘行走在带龙桥上,桥下一个年青的男子撑着一支长篙,伴着清亮的情歌,船儿慢慢地在水中行进,……
古镇随处都是写生者的创作佳景。
画家文老带着我们来到一条寂寥悠长的中兴街古巷,在一座青砖黛瓦的古宅前约50米处取景绘画,一只花白猫望着我们,慵懒地“喵”了声,便继续倦缩在门前拾阶下,静静地享受着冬日温和的阳光。巷子两侧的古宅门户敞开着,有几家已改为客栈,一眼望去,透着浓浓的古韵。各宅门前的青石阶上摆放着植物盆栽,屋檐下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成排红灯笼高高地挂着,红艳艳的,如火般炽热,足下触着细腻光滑的数百年青石板,忽然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清幽。
既然古宅已改为客栈,绘画后我们便随意选一宅准备探入,踏入身旁的古宅,龙麟台全景精品客栈,庭院深深,别有洞天。店小二笑脸盈盈招呼我们入内参观并介绍道,这里曾是正五品官员的家宅,建于康熙年间,共五进,依山而建,是古镇最高的住宅建筑。
大厅里的一座超大茶台格外吸引我们的视线,茶台台面用两块年代久远的旧石头门柱拼成,乌光亮泽;侧边座椅是淘回的旧石墩,整套茶几浑然天成,古朴厚重。啜饮清茶,抬头望向四周,客栈的装修依然保留着古镇的古韵,无加工的旧青砖、深浅不一的砖墙、大块的青石板台阶、近5米高的中式厅堂、数根旧梁间隔并排横穿的屋顶。我们随店小二踏着青石板拾阶登上二楼,步移景异,满屋古朴大气,站在观景台可俯瞰整个古镇。二楼的客房却是现代舒适的住房,一张茶几放在榻榻米式的休闲区域,温馨又实用。推开窗户,古镇美景尽收眼里。
走出中兴街古巷,背靠着一棵参天大树,面朝静静流淌的河流,望着层层叠叠的黛瓦驳墙,冬日里在阳光下品尝着当地特色的细腻质地米粉,安静地感受着古镇的天然合一、古朴、悠静与秀美。无论在外的脚步有多匆忙,黄姚古镇总会让你放慢匆匆的步伐,暂时忘却世间的纷繁困扰,使你如梦境般行走其中,穿越到从前的慢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