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对目前所处的环境不满意却得过且过,致使无力改变;总想提升自己,打鸡血般亢奋了几天后又安于现状;一味坚信人脉的重要性,头破血流硬挤大咖圈,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做着偶遇霸道总裁的美梦,却只是个做不了灰姑娘的丑小鸭,空有一身公主病附着在丫鬟命上;知道逆天改命的人只能是自己,可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时间久了,夜深人静时忍不住拷问自己的灵魂:女孩,你要多努力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直到看完《简爱》后,内心才有了一点点笃定的答案。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部长篇小说。在《简爱》创作时期,英国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当时的女性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家庭地位都不高,女性要依附于男性才能生存,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理共识。导致作为像作者这样的作家的女性或者工作出色的女性受到的压力极大。作者借用小说主人公简爱的生长轨迹,从孤儿到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不拼美貌,仅凭人格魅力在险象环生的大时代下单枪匹马,用一种独特的发声形式展现作者自己的魄力和不拘一格的韧性。
很多读者看《简爱》是佩服她敢于对自己的感情做出无关金钱,无关世俗眼光的打量,不惧艰难险阻的抉择,歌颂她对爱情的真诚。可我个人更喜欢她对于自己人生的把控力,明明是一无所有的孤儿,到最后却拥有了最丰盈的人生,这其中的努力与坚韧,硬生生诠释了“努力和方向同样重要“,自尊只能靠自己的去挣,别人给的叫怜悯,叫同情,但绝对不是自尊。
一、直叙手法贯穿始终,身世凄苦的简爱,上天只给她一副烂牌
《简爱》采用的是平铺直叙的叙述形式,故事一开始讲述的是:简爱从小父母双亡成为孤儿,被寄宿在舅舅家,舅舅不久去世,舅妈对她“嫉恶如仇”如眼中钉肉中刺。后来将她送去罗沃德学校(孤儿院),本以为脱离了舅妈的魔爪,简爱终于可以在新环境下自由快乐的成长,可惜事与愿违。罗沃德学校的校长早已被舅妈洗脑,且本身自私自利,导致简爱仿佛又回到了可怕的牢笼中。
好在简爱是个不肯屈服的倔强孩子,在逆境中依然不屈不挠。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罗沃德当了6年学生后,又在这里当了2年的教师,一场机缘巧合下来到桑菲尔德,与男主角罗切斯特相知相爱。
采用这种叙述形式,一方面可以将读者当做一个旁观者,跟着作者的笔触,一点点从最初走向结局,清晰明朗。不需要读者花费太多精力去思考,去猜想,去验证,只需一老一实跟着故事的前进,脉络便一目了然,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作者来说,都一种轻松的体验。
二、内容清新脱俗,主角普通平凡接地气,简爱可以是你我她
与众多小说里的千篇一律都是女主肤白貌美,倾国倾城,将男主甚至是周围的男性迷得神魂颠倒不同。《简爱》的女主根据作者的描述,说不上美,只能说长相一般,这就很容易让读者有代入感。毕竟,我们周围美若天仙的少见,但平常普通且家庭条件一般女孩的比比皆是,简爱可以是你我她,努力而真诚,普通却善良。
对于职业,简爱是一名家庭教师,放在今天来看,可能就是一个培训机构的老师,或者是课外辅导老师,收入不高,但起码可以自给自足。所以她的社交圈不大,接触到的人不多,要么是学生,要么是学生家长。独处能力极强,一个人的时候,要么看书,要么画画,要么到处走走散步,欣赏风景。
这种清新脱俗的“文学气质”无论在今天还是在过去的作品中都很少见。往深了说,人们把目光都放在了得天独厚(美貌、背景好)的女孩身上,而鲜少关注普通平常却努力善良的女性身上,这本身是不太公平的。 所以,这部聚焦于普通女孩的著作一直被称赞,很大程度上让普通女孩产生了共鸣,也有为普通女孩呐喊公平的成分包含其中。
三、本质上,披着为爱疯狂的外壳,裹着自强不息的柔软内心。
《简爱》往浅了看,是一个普通女孩努力追求真诚爱情的故事,往深了说,是一个丑小鸭或者灰姑娘,凭借自身努力从一穷二白的孤儿,到拥有独立人格,丰盈灵魂的励志故事。
简爱对爱情是够疯狂的,喜欢就勇敢去追,哪怕他不再富有,不再英俊,甚至不再健康,她也敢于与他牵手走余生。也够刚烈,哪怕幸福触手可及,只要触及底线,她便奋力转身,及时止损。她的内心也够柔软,会真心诚意的待瓦伦,哪怕她曾经也受人虐待,但她待别人从来真诚友善。舅妈到死都不肯跟她道歉,她还是会在舅妈奄奄一息时回去探望。她的善良有锋芒,但也不伤及无辜。
现实中的很多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尤其现在的影视剧所 呈现出来的便是这样的观念,那些原生家庭受到的伤,余生都很难愈合,那些曾经被欺负,被虐待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心理扭曲报复别人的比比皆是,可简爱却逃脱了常规定律。对于欺负她的人,如舅妈,表哥,校长,她敢刚,敢怼,敢怒,敢说不;对于待她真诚善良的人,如海伦(人生中最好的朋友),戴安娜、玛丽、贝茜等等,人家给她一丝温暖,她便愿意用自己的太阳相赠。
对于感情,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她都足够疯狂,但这份疯狂带着柔软。或许,这有些矛盾,但事实却是是这样,每一份疯狂的感情下,总包裹着一颗柔软的真心。
四、女孩,你要多努力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看完《简爱》后忍不住对简爱的为人处世和职业规划佩服得五体投地,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自尊只能靠自己脚踏实地的一点点去挣:变优秀不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容易病急乱投医。一无所有的自己想逆天改命,成为人生赢家,只有脚踏实地的死磕。那么,该怎么努力呢?
1.培养好习惯,能力不足,勤奋来凑
当罗切斯特无意间看到简爱的一幅画时,忍不住惊讶,“这是你画的吗?是经过大师指导吧?可实际上,简爱会画画也不过是因为她感兴趣,在舅妈家的时候没有小伙伴一起跟她玩,便自己跟着临摹,经年累月便呈现出在罗切斯特眼前的“大师级创造”水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没能够做成一件事,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天赋,而是我们没有真正下功夫。很多所谓的捷径,其实是靠一点一滴的努力实现的弯道超车。
大学时候班里有个特别胖的女孩,据她说因为哮喘吃了很多药导致从以前的中等偏瘦身材,半年就达到肥胖的程度,163的身高,79公斤的体重。每次去操场跑步总可以见到她,第一学期身材看上去没有明显的改变,第二学期似乎瘦了些,等拍毕业照的时候简直判若两人,不说模特身材,但已经是健身教练的身型了。后来她说,最初跑一两百步就气喘吁吁,现在跑场马拉松都不费劲。
《未生》里有一句印象深刻的话:无论我多早迎接这清晨,在路上都会有人在,我以为别人还在梦乡,但无论什么时候,这个世界都比我快一步。
一下子改变现状很难,那就从一小步开始,从第一次早睡,第一次早起,第一次跑步,第一次看一本书开始。倘若有大目标,大方向,那就把它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小方向,一点点出发。以前总以为自己很拼命,后来跟别人交流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在自我感动,自我催眠。真正拼命的人根本不觉得自己在拼命,而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总觉得自己很努力。很久以前老师写了一幅毛笔字给我:培养好习惯,能力不足,勤奋来凑。那是不懂,现在才明白。
2.拥抱”成长心态“
在彼得布朗的《认知天性》一书中说,拥抱“成长心态”指的是不给自己的学习设限,多去撕开自己好奇心的缺口,汲取多角度宽领域的知识。
简单点说,就是敢于尝试新领域,不担心做不好,只管往前冲。大二的时候,学姐找我一起做自媒体,我拒绝了。毕竟连自媒体是啥都不知道,更别说有什么规划了。学姐自己摸索,自己一点点做起来,因为接触早,赶上了所谓的红利期,在别人为毕业找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时,经过两年的沉淀,她可以靠它实现自由职业,后来还给我寄了她写的书。
还有我们的民法老师,最初是个小学老师,别的老师在考虑是否要考个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时,他早已开始准备考研。很多老师都觉得他不切实际,瞎折腾,后来他在读研的时候顺便把司考考过,在教我们民法的时候也在读博。他说:“一辈子那么长,总要去折腾,不然老天给你抛橄榄枝,你也未必敢接。年轻的唯一标志是依然有一颗敢闯的心,无关年纪。”
很佩服简爱,在罗沃德孤儿院生活了八年,从学生成为老师,本可以呆在原地不动,但她还是决定离开前往前路漫漫的三菲尔德,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哪怕明知前路定有崎岖。
3.执行力比技巧重要
有人说“空想一万次,不及一次行动”,深以为然。比敢想更厉害的是敢做,很多时候,想的一大堆,真正动手实践的却寥寥无几。
年前参加了一个写作课,很贵,大家进入写作群的时候每个人都写了一大堆目标,毕竟是真金白银砸进去的,怎么样都想把本捞回来。第一天大家都积极主动,问老师一些困惑,遇到的难题,第二天依然如此,第三天也一如既往,可两周后,二百多人的群,活跃着的也就不到十几人。28天结营的时候,真正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打卡和写作,也就17人。
其实,关于写作技巧,老师们说得基本都面面俱到,但真正将其执行到最后的却特别少。回想读书的时候,考试时候的很多题其实老师都讲过,可真正认真听并进行归纳整理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取得原先预定的成绩,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在不知不觉间悄悄掉队。看看那些优秀的人,他们比我们有多强?不过是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
结语:
《简爱》这部长篇小说,你可以当做励志书籍,也可以当做言情小说,它的角度新颖,是当今我们追求的“大女主”剧情,它的内容也足够励志,别人靠男人步步为营,简爱靠自己披荆斩棘。我们可以学习简爱对待爱情的真诚,也可以借鉴简爱对待工作、事业的高瞻远瞩。她最后璀璨夺目的人生,不靠别人的施舍,只凭自己的拼搏,实在可赞可扬。
我们看《简爱》,不仅仅是是在看简爱的一路过关斩将,佩服她勇往直前的拼劲,对爱情的不离不弃,对世俗的不理不睬;我们也在反思自己,哪怕今天一无所有,一穷二白,是不是也可以学习简爱一步一个脚的努力,虽然道阻且长,但至少还有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