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群
一些心灵的隐秘莲花,其绽放的玄机,就像深秋时节树上黄叶悄然落下的声音,在众声嘈杂的白天难以听到。必要等到万籁俱寂的深夜,用心谛听才行。
写字也一样。因为真正的书写,就是让心底的莲花亭亭出水,缓缓弥散清香。
诸事杂乱的时候写字,就像匆匆落脚的鸟儿草草筑巢,常常显得粗粝慌张。
尽管彼时彼刻,似乎写了字,将心中所思所想成了文,就觉得充实了,清静了。可实际上,这样的清静,是怎么也达不成清净的。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云。
真正的静,应从闲里来。闲里寻闲,心守一方寂静,耳闻一天清音。
意念中,环堵萧然,有三壁粉墙半壁书,七弦古琴三钱酒。
苍凉杳然的人世间,一个人独行,独坐,独立,忘人,忘我。
如若太执于一个“我”字,“我”的爱恨情仇,“我”的成败得失,就会辗转反侧,逶迤绵延,拿不起,也放不下。
记得尼采说过: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想想,人之初来,赤手空拳,形与性皆清静明朗。金刚经和尼采的异曲同工之处,就在于此:帮我等苦苦众生,理清从出生到此时的路,引人回归初点,回到那个人之初性本善的时候。
茫茫大块洪炉里,不管有过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只要回归质朴寂淡,那种只属于一个人的浮世清风,总是会从各种渠道吹来。它穿过荒漠古道,给你携来一天朝霞,半空夕照。就像走过的时光深处,总有独特的花草树林长在路旁,总有什么独特的人等在某个地方,和你久别重逢。
2.
云南好友托人带来一盒上等绿茶,同时嘱咐:“绿茶性寒,是男人茶,女士少喝为佳。这茶,你只需尝一点,知其色香味即可。”
打开来取出一撮,把余下的全给了别人。
午间寂静时,洗一只颀长玻璃杯泡上,在玻璃窗下,就着斜照进来的阳光,看一片片翠绿缓缓飘落,舒展,发发呆,真是再惬意不过了。
人间纷纷扰扰都一一悄然退隐了。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全体出动去火星旅行了,只剩下自己在。
静悄悄的时刻,翻几页书,手指轻触有点泛黄的书页,恍然看到世间所有,就像一条平原地带的小河,缓缓的,几无波澜地流淌着。就连那些曾经叱诧风云、谈笑间灰飞烟灭的豪杰人物,也因为年代的久远,在书页里变得有些佛相了,清澈透明,纯净慈祥。
最好的茶,都不适合在忙碌嘈杂的时候喝。
喝茶的妙处不在茶,而在彼时的安静与自在。那些无数次看茶叶飘落,看茶壶茶杯轻烟袅袅,默然出神的人,大多早已忘记茶的味道了。
茶,不过是此时的道具和道场,许多无法和他人说清的东西,就在此时悄然登场。或者只是一点喜欢,一点怀想,一点自省,一点遗憾。
红茶,绿茶,白茶,黑茶,每一种茶都自有天然的一缕精魂在,在它们各自的一生里寂静,自在,恣意,本来与人间无关。
人常说茶事即是人事,不过是人把茶拿来历练,借茶说事。茶何曾懂得道,都是人自寻烦恼,自寄情怀罢了。
可是,正是有了这种茶事与人事,如同道具道场一般的烘托铺垫,以及藏在茶事与人事的背后,一些无可奈何的喜欢和不喜欢,才让人间多了几分情趣和光线。
3.
今天看友人发来的春节邀请,感动....
因为太忙,她极少在朋友圈发声。有几次在电话上聊都有话未尽...
每次电话收线后,都会有几分怅然。
回首人到中年,多事之秋的这几年,她是我在故乡的知心友人,承蒙她和她的许多熟人多方照应,拓我视野,长我见识,护我生疏。人前,遮我短板,蔽我不足;人后,促我登高,勉我勤奋。
异国他乡,常忆:看野树夕阳,返照入林,随云缓步,风渺清然,欢然而乐,犹如相处几十年的发小。
知道我爱茶,所以偶有不太忙的午间,她就拿出最好的各类珍藏,煮好,给聚拢来的各位一一斟上,然后轻轻掩上博物馆的雕花格子门和众人一起轻声纵言,促膝笑语。
每逢离别都有不舍离泪,深情与期待……
我知道,在她心中,我是飘零者,一个远游人。“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有人天生有慈悲心,自己心怀慈悲,亦懂别人慈悲。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而多数人,则是从油锅炼骨后,才悟得人间慈悲,而后渐渐庄严内心,回报光照他人。
恰恰,是那一些无缘无故的相遇和朗照,再三砥砺,才最让人牵萦。
交友带三分侠气,为人存一片素心,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如积雨始霁,花木润秀,幽然里有生机冒出来。
至此2020新春伊始,心怀感念,祝福与我惺惺相惜的故人旧识往后余生,尽是美好!
2020年1月15柏林寓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