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排除寂寥,多会吃点零食,天津是栗子、花生;北平是葡葡萄、“半空儿”,所谓“半空儿”,即是花生也。试想在北风呼啸的夜晚,裹着厚厚的冬衣,揣着热乎乎的糖炒栗子,伸手摸出一颗塞进嘴里咬开,捎带舔一下甜甜的壳,然后剥壳除膜,露出里面扁球形的栗子肉,栗子肉又粉又香又甜,太馋人了!——丁秉燧
徐凤文,城市作家,独立策展人,阅读推广人,民国故事会主讲人,民国家庭史,风物史,生活史研究者。大家都亲切的叫他徐师傅。

今天有幸聆听徐师傅带来的讲座《又粉又香又甜的天津》,讲述了天津栗子的前世今生,挖掘背后浓郁的文化底蕴。一座城市最动人的精神气质,往往蕴藏于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中,他用一双慧眼,探寻城市最美的样子,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天津,一个鲜活灵动的天津。
刚过了中秋,鼻子里似乎有时忽然会飘来糖炒栗子的香味,同时也记起了天津梨栈附近摆满了苹果、鸭梨的店里,支着的大铁锅,一个壮汉赤了膊用铁铲翻卷在黑色的糖沙中的栗子,身上流着汗。这情景,这香气,都是只有天津才有的,是四十多年前的经验了,但至今不能忘记。——黄裳《天津在回忆里》
天津,中国唯一一座史料中可以查到明确建立时间的城市。“天津”这块土地的得名,始于明朝,建文二年燕王朱棣率兵南下争夺皇位,从此经过。1404年(永乐二年),他亲传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今年是天津筑城设卫616周年。“中国百年看天津”,是世人对天津这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城市的美誉。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文化的加持,是走不远的,我们还需要深挖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亮出自己的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这座城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