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概念的过程就是加深概念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收获是看到了作者如何简化和回答一个复杂的问题,以及简化和回答复杂问题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
第15周 抱怨
说话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是大脑重塑的过程,即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塑造成嘴中说的那个自己;如果你是一个爱说抱怨的话的人,那你极有可能成为爱抱怨的人。成为爱抱怨的人并没有什么,就像你习惯一种味道一样。但这里要清楚,那些听你抱怨的人(不爱抱怨的)会认为这是无奈和无能的说辞,他们就会远离你,因为他们明白这样的话如同病毒一样。
人一旦感染上这种病毒,会让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失去挣扎的欲望和能力,完全忘记遇到困难时能解决就去解决,不能解决就去承受的正确姿势。
第16周 别人的好
看不得别人好的前提是你很在意别人的这种好,换句话是你也想要这种好。拿钱来比喻,如果你是王思聪,你对有钱人的感觉和他对有钱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原因不是因为王思聪有多高的境界,而是因为他已经有了很多的钱。
所以,这种心理在我们想要得到某种东西而得不到时最强烈;李笑来在他的这篇文章中说,他也是花费了“两辈子”才达到我很好,你也很好的境界,他强调了一个前提就是:“你需要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可能真正的做到心平气和。“
第17周 正确的价值
这可能是排名第二的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学生,但不幸的是,你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被更多人关注,被更多人认同,于是这样的成长逻辑一直伴随着你;当有一天,无论你如何努力也无法获得更多认同时你会怎样呢?你会很痛苦,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再有意义;事实是这样吗?是这个世界变了还是自己出了问题?
在这里,说一个相对关系来验证一下,即正确事情的价值高低与被认同程度成反比,也就是说越被更多人认同的事情它的价值越低。
这个相对关系背后的逻辑是:这个世界上有四种存在,第一种:你知道,我也知道;第二种:你知道,我不知道;第三种:你不知道,我知道;第四种: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单看这四种存在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就像空气一样。但当人出现后,空气的意义就非常大了。
在这里,当商业竞争出现以后,这四种存在的意义也就不一样了,如果一种商业模式是你知道,且别人也知道的,那你认为你能做的比他更好吗?如果你选择一种商业模式是你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那意义是不是就会比较大呢?而且是不是越多的人不知道越好呢?
这里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说法,即越多人不赞同就越好。李笑来老师用了很多自己的例子证明了这点,即很多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事情,最后在他的正确选择和执行下获得了成功。
所以,不是这个世界出了问题,而是你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出了问题,我们不是为了别人的认同活着,而是为自己而活,你的想法越是不被大部分人认同,越可能说明你拥有了大部分人根本没有的智慧。
在获得成功的这条路上,拥有绝大多数人没有的智慧是一个维度,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是:所做事情的正确程度,并最终做到特立独行且正确。
第18周 命运
多维竞争理论的简单解释是:我是程序员里面演讲能力最强的,于是我就比程序员里技术最好的那个更容易获得竞争优势。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论证:这就像简答题和选择题的说法,技术最好的程序员可以理解为是个做简答题的高手,但选择题缺做的不太好,而演讲能力强的程序员可以理解为,简答题做的还可以,至少能达到70%以上的水平,同时还很会做选择题。
这个层面上,会演讲的程序员竞争优势就在选择题能力上,而选择题能力的强弱又决定了简答题能力的有效性。
这里做个类比:一个人骑自行车,一个人开汽车,同时从上海去北京,但开汽车的的人方向反了,问谁最先到北京?
答案很明显,骑自行车的人,虽然慢(简答题能力弱),但方向对,所以会先到。
所以做选择题的能力其实是强于做简答题的能力,但不是说简答题能力不重要。
这里也能用来解释关于命运这个话题。很多人会抱怨命运不公,运气不好等等,那这里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我能力很强,但为什么一直没有什么成就呢?我甚至在某个领域做到了数一数二。如果不是简答题能力的问题,那一定是你的选择题能力出来问题,而这个能力不解决,你的命运将充满了不够幸运、命运不公等等问题。
但实际上我们是被这些抱怨的字眼欺骗了,因为这些字眼模糊了真相,让我们只能停留在表面,却看不到本质。
那本质是什么?上面已经说了,做选择题的能力。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不是运气或者其他什么决定了我的命运,而是做选择题的能力决定了我的命运。所以,要想获得掌控命运的能力,就要提高自己的选择题能力。
第19周 自我驱动力
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刚需。
辩证的来看,比如学英语,如果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那等考试结束后你可能会立刻扔掉书本,以后彻底不再接触。
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学英语是你生存下来的唯一希望,那你一定不会扔掉书本,而且你的学习动力会非常强,这就是刚需,刚需的本质不是某种技能本身,而是这种技能之于自己本身的意义。
刚需有正反两面,就像硬币一样,一面是推动,一面是阻碍。当我们把一种技能或者习惯当作刚需时,这种技能或者习惯的性质就决定了刚需的正反面。
比如当我们把优秀这种习惯当作刚需时,我们就会习惯在各个方面表现优秀,而这背后为了满足这种刚需,自己就要付出更多努力。
而当我们把借口当做一种刚需时,我们就会习惯在各个方面表现不好时给你自己找个合理的理由,这个背后的行为逻辑是:我做不好是别人的原因。
通过举例,我们可以看到正反两种刚需带来的不同境地,以及这些境地的巨大差异。
第20周 刚需
很多人认为的刚需其实是一种相对的需求,因为我们嘴里的刚需往往在不同人眼里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刚需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被选择的。
所以刚需到底最终会形成什么样的需求是由每个人的选择决定的。
那什么决定选择呢?
是你的价值观,当你拥有了一种价值观以后,你就会获得一套随之而来的刚需。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价值观是,成功只是一时的状态,成长对于一个人才是最重要的。那这个时候你的刚需就是成长。
成长背后是为了不断超越自己,而不断超越自己也有一个刚需,那就是耐心。耐心是成长的最大刚需,如果没有耐心,你将很难获得成长。
那么耐心的背后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耐心的背后是由你活在多久的未来来决定的,你活的越远你的耐心就会越强。
除了这些,我们还要了解一个概念:现状,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耐心,无法活在未来,很重要的原因是无法接受自己的现状,不能接受短期的没有变化,于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
这其实就是耐心背后的决定因素,当你忽略现状时,也就是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时还能看到更远的未来时,你的耐心就会大大加强。有了耐心,就会在成长过程中改变对事物的看法。
改变:我们能够接受那些能够带来成长却让你很难受的办法,这个时候我们思维方式是,我要的是成长,我要活在未来,我目前的现状是我必须要接受的,所以难受是一定的,但难受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成长,所以我不能太在意难受。
第21周 避险
投资最重要的不是冒险而是避险,这多少于自己之前的认知有很大反差,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反差更容易让人思考。
人总是善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风险,比如小时侯躲避车辆的游戏,自己认为是好玩,但开车的人却明白那有多危险;再换个角度,我们认为医生做手术是一种冒险行为,但实际上仅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认为。而从医生角度,医生只是重复自己练习过无数次的事情,他不需要冒险,只需要避开那些有风险的地方就可以了。
这两个例子看似不同,其实讲的是同一个现象,不知道风险和知道风险的区别。所以,要理解避险其实就是要理解风险到低是什么?
而理解风险是什么就要研究自己的行动依据,如果你有足够全面的行动依据,你就会开始思考如何避险。
举个跑马的例子,跑步中遇到岔气或肺部莫名疼痛你会怎么办?我自己是这样的,岔气是常见现象,我只需要停下来走走,不影响跑步。但如果是肺部莫名的疼痛且未曾遇到过,那我会选择停下来,或者放弃跑步。岔气在我的依据范围中,忽略它并不是冒险;肺部疼痛不在我的依据范围中,我就会重视它,或者会因为它而放弃计划,这就是避险。
所以,当你有了丰富的行为依据后,你就能够清晰的知道什么是之于自己的风险,而不是别人告诉你的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