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刚刚立的flag,结果我华丽丽地又拖延了,实在需要道个歉。现在一分析,是我的拖延症加上完美主义倾向犯了,觉得自己写得不如自己的意愿,想等到完美后再写,越想完美,越拖延,导致一直到现在。所以这篇文,有可能篇幅不长,不够好,但是绝对是我的诚意。
这段时间,我并不是没有看书,现在说说我在午餐时间抽出半小时时间来完成的一本书,亦舒的《某家的女儿》。先要说说,为什么会选择这本书,因为公司旁边便是书城,而师太的书籍具有一拿起来绝对不会看几页觉得不好看看又重新选择的浪费时间的特质,于是选择了这一本我并不是那么熟悉的书。
其实师太的书籍也并没有不熟,因为她的书籍的主题,就我而言,就四个字“女性独立”,《喜宝》《圆舞》之流除外。其实,读她的书籍,还有一个乐趣便是,一句小小的话,有时会解开你长期以来的困惑,反心灵鸡汤之类的抖机灵会让人茅塞顿开。比如《某家的女儿》中的“一个人到了合法年龄,成为成年人,就不再是社会或亲人的责任,他得照顾看护自身,盈亏自负,一切咎由自取”,“局外人说的都是风凉话,痛楚只有家人才能明白,所谓的感同身受,并不成立”,“‘她对某些理念十分固执,不易动摇。’,‘那就迁就她呀,为什么要改变她?’”。

后来又一思考,为什么在大陆风行“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的思潮下,香港人或者说香港女人会这么拼,大概是香港的生活压力所迫,或者女权意识方面的先进,作为一个寸土寸金、工作容错率极低且节奏极快、贫富差距大到为全世界排名前几的地方,女性如果不努力,那是无法立足的,这在港剧里有体现。但是又不能否认,香港是先进的,一般人都会英文、粤语以及普通话等多种语言。
最近无聊时,会看《蜡笔小新》,日本常见的一家三口的日常,简直就是消愁神器。难以想象的是,在20多年前的日本,就已经普及了遛狗要将小狗便便带回来,垃圾分类,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美伢都会尽量让小新自己动手,不会越俎代庖去帮忙,即使是在小新极不配合的情况下。所以,可以想象中国要发展多少年才会有日本的水平。
之所以会联想到香港和日本,主要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包括楼市,小新经常会说他们家还有32年的贷款没有还,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噢。
就酱,lulu我也会尽快更新,同时文中所言皆为一家之言,不想你的头脑变成我思想的跑马场的话,请思考以及考证后再决定是否接受。
祝平安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