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食物的要求,我很简单:干净、裹腹、味道尚可便行。原因也简单,粮食我不会种、也不是我种的,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小就懂,怎能有挑剔的资格?也不擅长做饭菜,能起锅上桌的饭菜虽然都是尽心去做的,但基本上听不到肯定,别人能吃的原因之一是信任或依赖。
我从不挑剔别人做的食物,当然更不希望别人来挑剔我做的饭菜,感恩与尊重是重要的修养。
细数我做饭的历史,也是漫长的成长史。每当有人给一两次夸奖时,大有受宠若惊之感,赞赏果然是最好的老师。被别人赞赏过的那几道荤素小炒,成为每当有客来家吃饭时我必做的菜。
有一个阶段萌发了好好学习厨艺的念头,每当在外吃饭,吃到中意的,便拍照留下来,想着回家自己也做。但仅有图片没有流程,实践起来也频频受挫,多是半途而废。
现在好了,全国人民都在宅,大家的智慧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其中最为广泛的便是斗厨,最受欢迎的老师叫“抖音”,这样的视频教学明显优于图片教学,尤其对于我这样不会举一反三的木讷之人来说。
跟着抖音学做的第一道面点是“春饼”。立春那天,不能出门,望不到春山,但可以吃春饼啊,否则这个节气的仪式感要在平淡中被弱化了。
做面食实非我特长,对和面的热爱止于童年的一次挨打。已不记得几岁时的一个夏天,看姥姥把不小心掉在地下沾满灰尘的一团面放在土灶台上就出去了,我飞快地拿上它跑到院子里,找了一块干净的木板,然后学着大人的样子开始揉面,像模像样地正和着高兴呢,没想到从来没有打骂过我的姥姥看到了后,一把抢过面,一边打着我的手一边念叨着“粮食怎么能糟蹋!”。吓呆了的我忘记了缩回被打的双手,一个人在院子里羞愧得呆若木鸡。
直到初中以后,爸妈要教我擀面,我以充满敬畏的心情站在案板边,不敢动手,生怕毁了那团被他们揉得光洁的面。
现在,厨房是我的地盘,由于种种原因,我依然很少去学做面食,但内心还是有些向往,那些面食的美图深藏在我的图库里、脑海中。宅居的时间里,我终于勇敢地向面食“下手”了!
春饼做得出乎意料地顺利,当我精心地将它们装盘、摆桌,看家人满意地将它们光盘后,我仿佛跨过了心底的一道障碍,也打开了一个幸福的盒子,对学做美食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的趋势。
接下来,我又成功地学做了菠菜丸子、万能蘸汁料、陕西油泼辣子面、素炒杏鲍菇、乌冬炒面、土豆丸子、红烧茄子、炸小油条。每个过程都人轻松愉快,每道饭食都比较美丽(色香味还行),这成功地治愈了自己过去在厨艺方面的挫败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0375/f80d855271a7a9a2.jpeg)
史上最漫长的春节假期结束了,弹性上班、错峰上班开始了,每段时光都是值得纪念的。
如果要说宅在家里有什么收获,于我来说,学做美食应该是硬核收获之一了。
如果姥姥、母亲还健在,她们一定会以我为傲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