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龙脊背,砂砾岩,徒步登高安徽又一站:龙须山

龙脊背,砂砾岩,徒步登高安徽又一站:龙须山

作者: 山野意悠然 | 来源:发表于2018-09-12 23:43 被阅读0次

清晨拉开窗帘,空气里弥漫着春末的微凉,令呼吸格外沁脾,伸一下懒腰抖掉了一身的慵懒;

清晨拉开窗帘,空气里弥漫着春末的微凉,令呼吸格外沁脾,伸一下懒腰抖掉了一身的慵懒;阳光里透着初夏的明媚, 让人禁不住想冲进它的怀抱,沐浴春光,享受一天的美好。

赶忙漱洗,同时喊着隔壁团队成员,按着昨晚约定的时间去楼下大厅吃早饭。

农家早饭,清粥小菜,鸡蛋,馒头,基本管饱,一顿早餐在大家迫切爬山的心情驱使下,结束地很快。

有两家人因身体及鞋子的问题,临时放弃爬山,改去了临近的障山大峡谷。

剩下我们一行9人,临时组合成3个家庭,一路向着龙须山开始了愉快之旅。

出发前,应照片中二位的强烈要求,先来一组同框找亮点......

想什么呢? 此处重点看脚,非脸也!

此二位就是昨天听了老板的话,果断把脚上的皮鞋换下,买了店老板推荐的解放牌球鞋。出发前非得秀一下,一脸地得瑟。

开始上山啦!

 开始进山了,走在山边田埂路上,个个带着跃跃欲试的小心情,走得箭步如飞。

临时家庭组合,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您看出来了吗?

 话说那位长发的丫头,非要凑到00后的队伍里装嫩,还有那位装深沉的大叔,您是不是走错地了?

起开,别添乱!各位看官,此框和谐否?

浓密的松树林黑色松毛虫泛滥,据向导说去年龙须山曾飞机洒农药整治大量的松毛虫。眼前走过的砂砾岩上依然布满了从树上掉下来的松毛虫,可想而知效果还是甚微的。以致于我们每每挨近松树路过都有点泛恶心,深怕身上爬上一条。(不过后续还真有一段松毛虫的插曲待我细细道来)。

走着走着,特别能闹腾的那几位不时会来一段逗逼的欢乐,把骨子里潜藏的二货因子沸腾到极致,让欢乐洒满在龙须山我们穿行的每一个角落。

平路基本通过了,第一个考验就是此刻照片上的上坡。只能靠手脚并用生拉硬拽啦!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处陡坡,大伙真实的感受到砂砾岩的滑险了,脚根本不着力,上去就打滑,大人只好以重力拉着孩子,用手做撑力点,后面的人跟着以边上的矮松树做手拉牵引攀着上去,或者是手杖一个一个拉着上去。

上去的人,一脸得意的对着还在爬行的队友挥手:"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此为走过的第一处一小段砂砾脊背,为了一个集体同框,我费尽心机,要么没人搭理,要么心不在焉,直到我喊了一句:兜里有钱吗?瞬间都笑的像朵花似的!

摄影师的苦逼在于没有机会露脸,本想露只手算是同框了,但副摄影师的"补刀",总算给了我机会同框入镜,以示我也是团队一员😊。

群魔乱舞的合照

此处应有掌声。路上遇到一处小山峰,算是行走的一段里程碑,为了纪念我让大家都站上去,所有人快速爬上,有了上次教训,这次拍照大家都极度配合,但因为背光,他们的各种妖娆姿势像极了群魔乱舞,照片被我快速按下不下二十几张,如果全放上,此刻的你们定是笑的前仰后翻的,奈何美篇照片数量有限只能忍痛割爱了。

此处闲话那段松毛虫的插曲:

话说凌小豆同学走着走着说,鞋里进了沙子,正巧我们走在一处砂砾脊背上,较为空旷,于是大家都停下来等着她脱鞋倒沙子。

就在谁都没注意的情况下,只听到豆子一声尖叫,鞋子瞬间就被她一个弧线型给扔到了前面的半山腰,然后委屈地略带哭腔😢说,鞋子上面有松毛虫。

只见那可怜的鞋子,孤零零的躺在半山的草丛里,幸好有这么一簇草丛,给拦住了鞋子下滑的线路,不然凌小豆同学势必要穿着一只鞋走路了。

虽说只是半山腰,但下去拿鞋那一段没有任何支撑点,而且砂砾较滑,关键时候豆爸一人自告奋勇慢慢滑行下去,在下面还不忘各种造型逗逼,当然上面的人也配合,不时扔沙子,造成泥石流来了的危险,一次扔鞋事件就在大家的欢乐中化解了。

爬山途中个人特写

这是山间钻出来的美女🐍吗?一脸的妖娆与美丽......

小清新的女娃子,来给我一个抬头的微笑😊.....

姐夫大人您走的可是健步如飞,毫不费力,有图为证。

亲爱的这树枝可是帮了不少忙吧?表情这般轻松自如呢!

这位仁兄想啥呢?乐的这么开花!两位小领导终于发话了:后面的同志们,动作快点哦,翻过这座山头我们再做歇整哈😄。

开始穿越一大片没有路的茂密树林,基本都是前面的人牵住,后面的人跟着,遇到特别湿滑的地方,是一点一点挪着步子,不过一路话痨们没停的各种玩笑逗乐,瞧,眼前就遇见一位坐着要买路钱的......

演技派出场

说的就是眼前这位,逍遥的拿着帽子坐等买路钱。我们一路过去,没人搭理她,她就不停地叫:我开山容易吗?你们不留下钱就走?喂喂喂,没个回话的吗?没听见我说话.......?

入戏之深堪比奥斯卡大奖。

幸福的秀恩爱

幸福就是对的时间遇见你。

你对我不离不弃,我对你谈情说爱。

你对我温情脉脉,我对你热情似火。

你对我尽在不言中,我对你爱在言语中。

你对我满满的包容与宠爱,

我对你浓浓的爱意与感激。

遇见你,一切都是刚刚好!

致姐夫与点点地携手幸福!

二货父女的倾情表演

主人累了吗?要不要小的背你一把?

那谁?其实我累了,就让家里的驴子啊,马🐎呀,那些大牲口都歇了吧,换你顶上😊。

又是一处陡峭的山壁,基本上只能爬行往上,先上的爸爸在上面拉,垫后的爸爸在下面等,彼此扶持攀沿而上。

我们家的这对父女:

爸爸冒险,女儿跟着任性;

爸爸逗逼,女儿配合应景。

女儿危险,爸爸护佑左右;

女儿失鞋,爸爸临危救险。

爸爸宠溺时,随你摘星揽月;

爸爸威严时,底线不得逾越。

宠可以上天,严必须有届。

一路下来,手机里N多父女"恩爱有佳"的照片,倒成了他俩平日里吹嘘"相依为命"的资本啦!

猴子派来的逗货

经认真鉴定,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他是猴子派来的山大王,一路没歇地武枪弄棒,还不忘指挥我给他拍照,愣把自己说成是山间遇见的世外高人。😄

这是一处较为险陡的山峰,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因为危险,向导不让往上爬,我们只好远远地看看,只有这位不怕险的总是冲到最前面,非得体验一下,远远看去,倒有点像骑上驼峰的感觉。

瞧!那不屑的小眼神,那妖娆的摆姿,那对会玩的父女,那两个欢乐的小家庭,那和谐的画面,那那那......

第一次用绳索攀爬,大家都是激动的心情大于危险的担心,一个个跃跃欲试地在坡下等着向导放好绳子。

每次第一个挑战的永远是这对胆大的父女俩。

护佑左右,扶绳而上。

你侬我侬,相偕而上!

独自攀绳,挑战而上。

笑面如花,挥手而上。

气喘吁吁,扶绳而上。

飞檐走壁,轻功而上。

此处危险,不便堵车,上面兄弟赶紧让让。

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别看照片照的这么优雅闲情,旁边可是山崖,好不容易都拉着绳爬上来了,总的装个13意思一下。😄

远观如丐帮,近看如进村。

走过,路过,别忘捧个场,当群演不易,给口饭就行!

活脱脱一副鬼子进村三人组的样子。

等等,别动!前方有敌情,让我们稍作勘查再行动。

登高望远山辽阔,美景奇观尽险峰。

我们攀爬跨越一个又一个陡坡,走过一处又一处龙脊背,彼此都是相互托扶牵手而过,每一处登高尽收各异风景,每一次攀爬都刺激着胆量不断激增。

行走的目的是践行,偶遇的风景是馈赠,突发的意外是经历,沿途的欢乐是回忆。

话说此次徒步因前期各种问题,计划变了又变,加之网上查阅龙须山险滑危险,因此为了轻装上阵,我们只准备了少量的干粮与水,加上临时家庭参与,他们更加无准备,这少量的干粮与水供给九人,就显得杯水车薪。

到达山顶休息处,我们都已经饥肠辘辘。到处可见,其他团队的驴友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吃着准备得非常齐全且丰盛的午餐,空气中弥漫着各式诱人的香味,馋的我们口水直咽,望餐兴叹。

正巧此时,我们听到有驴友拿着小锅在叫唤:"这里还有烧多的面条,有谁要吃?"

虽然想吃,但磨不下那面儿啊。直到那人连喊了三遍,我家那逗逼老公终于忍不住接话:"真的?"

那人见有人搭话,热心的不得了,直冲着就走过来说:"真的,我们就是烧多了,锅里的都是没吃过的。"

这下我们乐坏了,接过锅子,正愁没法分,也没筷子吃。他爱人赶紧过来,当着我们的面又把筷子拿矿泉水洗洗,然后拿来三个一次性塑料碗给我们用,嘴里还说着:"我们反正吃完了,多带的餐具就留给你们吧!"此刻的画面太煽情,我们简直要热泪盈眶了。

接下来我们边吃边与他们聊开了,其他驴友得知我们出发前准备不充分,为了保证两个孩子及一位低血糖队友的补给,其他人基本无进食,便纷纷拿来各式饼干,软面包,火腿肠,甚至还有矿泉水,送来时都说着同样一句话:我们都吃过了,也准备下山了,你们还有孩子呢,自己能扛,孩子不能饿着。

相比他们登山的专业,我们的准备显得超级业余。人家不仅锅碗瓢盆样样俱全,伙食之丰也是叹为观止,还有防晒必备的帽子、围巾,爬山必带的撑山杖等。但任何经历都是宝贵的,因为我们的业余,让我们着实体会了一把人间处处有温暖,深山偶遇真性情。

感谢这些不知名的浙江驴友们在龙须山的倾囊相助,我们会将这里收到的爱心💗,努力💪传递下去,让爱延续,让暖相传。

吃过百家餐的二个娃娃们,明显精神抖擞,面如桃花。

开始准备下山了,穿过此处,就是一路向下的下山路线。

这块山顶的大岩石,狭窄地只能过一人,每人都是背挨着岩石,一挪一步地沿边走过。

下山有好多处大面积的砂砾岩,由于坡度大,下山时重力作用,人特别容易快速地往下冲,相对较为危险,因此每一处下坡都需要特别注意,需要借助外力,如路边的矮松枝,向导的绳索,都是有效的外力支援。

考虑孩子体重较轻,很多时候都是大人先下,用身体在下面拦住,让孩子们直接以重力作用顺着砂石直接往下滑行,实在害怕的不敢的,直接坐在砂石上,以脚助力,向下滑。这类似滑梯的砂砾脊背,让凌小豆同学瞬间找回了童年的欢乐,来回滑了几趟,才肯罢休。

这一处下坡坡度较陡,向导将绳子栓在坡上的松树上,沿坡放好绳子,再让我们一个一个扶绳沿壁踩脚下来。

一路多亏向导的细心与周到,不然以我们的业余程度,估计到天黑也下不了山。

此处给向导大大地点赞👍

又是一处斜度较陡的坡,为了安全起见,向导再次不厌其烦的拴起抗在肩上的绳索,引导大家扶绳而下。

通过这个长台阶,穿过石头小拱门,就正式进入了龙须山景区出口,大家找了一处山石略做小歇就胜利出山啦!

下山快至我们客栈边,偶遇这么一处老宅子。完全承载着历史的遗迹,驻足屋前,仿若一下子穿越至解放前夕,时光交错瞬间与历史触碰的如此之近。

收官总结:

回看一段风景,此篇总算收官了,总得写点什么圆满一下吧!

从山爬完,我就想着要把途中的经典照片与各种有趣的事情及编出的段子记录下来,结果历时二个多月了,归根结底就是严重的拖延症问题。

龙须山以山中大量的龙须草而得名,山因砂砾而险滑,我们行走的路线,是普通的大环线,危险系数并没有想像中的高,到达最高峰也就800多米。据说危险指数较高的是另一条通往七姑山的路,多处只能容纳一人上下,而且必须借助绳索才行,且一天是攀爬不完。我们本身业余,又有孩子成行,所以向导带我们走了一条普通的环线,小小的历练一番,已达成徒步历险地目的啦!

翻越龙须山,我们又实现一次成功的愉快之旅。

行不断,世界都在脚下。

心远大,一切尽在掌握。

最后送上所有队友欢乐全家福,感谢各位看官没有中途离场,锲而不舍拉屏到底。

欢乐团队合家福:

精彩还会继续,期待下次再见👋!

含苞待放也,清新又娇羞!

动静相宜也,欢乐又嗨皮!

笑颜如花也,自然就是美!

左右逢源也,其乐也融融!

终于同框也,合家大团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龙脊背,砂砾岩,徒步登高安徽又一站:龙须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di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