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咪蒙自销公众号的消息传遍了网络。
有人做过统计,今年这样的咪蒙潮已经泛滥了6次,差不多10天就有一次。这么说起来,咪蒙的存在已经算是一种神话级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在信息泛滥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在朋友圈里看到各式各样的文章,而且一个个标题还都很唬人,像是什么“可怕的真相啊“,”不看后悔一辈子”啊,都不用点开看,我们就能确定这是低级的谣言。
但是,咪蒙高明之处就在于她的隐蔽性,她的经常文章以“我有个朋友”、“我的实习生”开头。
结果,她的表述致使你相信的东西,压根就是谣言,只不过是读者没有发现而已。那么读者为什么会如此轻易上当呢?
首先,导致我们自己也不可靠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总是会忽略真正有效的信息。
一方面,专注没错,但是我们会因为太专注而造成认知局限,也就是该注意的没有注意到。
康奈尔大学有一位心理学家就做过一个实验:让所有参加者看一段篮球队传球的视频,然后分成两组,第一组需要数出传球的次数,第二组没有任务。
最后,经过统计,第一组因为全神贯注地数次数,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注意到画面里有一个撑伞的女人走来走去;而第二组呢,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这个撑伞的女人。
所以你看,专注虽然是必要的,但是有时候会导致人的意识受到局限。
另一方面呢,有时候我们所以为的原因并不是真正的原因,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稻草人谬误”。简单的说就是你歪曲了别人的观点,还以此为基础攻击别人。
比如有人说“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隔壁老王就回复:“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在这里,隔壁老王就犯了“稻草人谬误”的错误。因为人家只是说要投入更多预算来发展教育,并没有说国防开支就应该削减,老王就是用自己歪曲后的观点去批判别人。
所以你明白了吧,有时候我们自以为抓住了一个干扰因素,其实呢,这个因素并不是这个问题最大的障碍。
于丹说完了第一个原因,我们会忽略有效的信息,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有时候会找不到真正的信息点在哪里。
比如有这样一个心理学测试:给你一串数列“2-4-6-8”, 让你猜一下这个数列符合什么规则。
大多数人都会直接脱口而出,这不就是高中学过的等差数列吗?而且还胸有成竹,认为这个答案一定对。
其实还真未必,测试的时候,心理学家宣布的正确答案其实是:任意四个递增的数字。也对啊,2,4,6,8,可不就是递增的四个数字吗?
那为什么90%的人都会直接猜是等差数列呢?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先提出一个自己确信的答案,然后搜集相关证据想进一步证明自己是对的,但他们忘了找反例来验证自己最开始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就扼杀了其他答案存在的可能性。
所以说,有时候我们找不到信息的关键,是因为一开始就错了,然后陷入了自以为正确的自我论证过程中。
陈果那么,既然忽略信息和找不到关键信息都可能让我们犯错,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别担心,我们有三个办法,分别是怀疑常识,寻找反例和分解问题。
我们先说说第一个方法,怀疑常识。很多看上去合理的常识往往缺乏证据。
举个例子,美国公立小学和中国小学都有“留级制度”,就是如果一个小学生成绩不达标就不能进入下一年级。
很多人都认为这符合常识,事实上它并不合理。因为现在已经有超过55篇研究结果显示这个制度只会带来负面影响,可是没有一项严谨的研究表明它有正面效应。
你想啊,学校里留级生越来越多,学生在校的就读时间就会延长,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和其他资源;而且,留级生经常因为心怀不满去欺负同班同学,老师根本管不过来。
所以,当你认为某件事情是常识的时候,你需要怀疑这个常识是不是真的成立。
接下来我们说说第二个方法,寻找反例,那什么叫主动寻找反例呢?
再举个例子,职场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就是别让领导做问答题,要让领导做选择题。
所以如果一项提案已经放到了领导的办公桌上,往往就已经有大量的正面数据支撑。
但其实,领导有时候也需要质疑为什么缺乏反例,这不是找茬,而是一种证明结论的必要措施。
就是说,如果你看到的建议都没有反例数据,你就需要亮起红灯,警惕是不是漏掉了什么。
真实咪蒙最后我们说说第三个方法,分解问题,而分解问题可以帮助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举个例子。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参加者们自己预计,自己在未来三天的情绪和喜欢的球队比赛输赢有什么关系?
结果95%的人认为,自己未来几天开心还是不开心,就取决于比赛结果了。
但是,当研究人员让他们罗列出未来三天将会发生的其他十几件事之后,他们却发现,自己会不会开心其实不太可能受比赛结果影响,所以最后只有17%的人坚持认为最开始的想法。
所以说,通过分解一个问题,可以让大部分人意识到一些容易了解、但之前没有加以利用的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