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在故事里人物的年纪,却好像活不出故事的味道】
感性的人有时是不讨喜的,有人换感性言之,矫情。由于感性,爱看感性的文字,爱上张嘉佳的睡前故事,爱上每一个让人容易感动的字眼。
不得不说,书中37个故事里,每一个都是有味道的,这味道无关性格,而是在作者笔下的一种生动。茅十八的导航仪,最终也将自己带入了沙城;猪头的信仰,让他赢得了心爱的姑娘;张萍不羁的“Are you crazy?"和他自己的crazy;管春的执着与等待……
好像我们正处于一生中最好的年纪里,但又好像不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所以最好的年纪不只是年轻!我们喜欢故事的原因,有时候不是因为故事的情节,而是因为读着读着,觉得某个人物突然像自己。这种相像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件事情,或是一种心情。所以我们总会想,为什么我们相似,却那么不同,总没有故事里的人活的轻松精彩?
【故事不等于虚拟】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戏剧的一幕发生了!” ,“你怎么整的像拍电视剧一样,简单点不好吗?”,“那些都是假的,现实中不会发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美好或不美好的“故事”不再属于我们自己,它们好像是小说和偶像剧的专属。
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角,但是总是“没办法”得被同化。从小到大,我是大人们眼中的乖乖女,所以我觉得自己就是那样的,不会做叛逆的事,不会说忤逆的话,但是当我和妈妈吵架,把妈妈眼泪逼出来的时候,我发现不是那样的;当我心情郁闷,后半夜跑出学校,同学们都在找我的时候,我发现不是那样的;当我喝着二锅头,像个泼妇一样对着劝说我的阿姨大吼大叫的时候,我发现不是这样的……
我们都没有既定的角色,标准的性格,永远不变的心态,为什么不能有不一样的故事?故事不等于虚拟,所以它有它的价值,而我们需要读故事,并记录属于自己的故事。
【你就是故事】
张嘉佳的这本书被他自己定义为“睡前故事”,这个年纪的我们也正是创造故事的时候。从高中开始,我就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里面为每一个与我有交集的人都写了一封信,每一个“To…”都是一个故事,而他们都是故事的主人。等到有一天,我也许会有机会告诉他们,你就是故事,而我做过一个安分的过客。
(才发现自己写的不是书评,更像是自己的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