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山木》中写过: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成年人的关系,最好“点到为止”,避免过犹不及,伤人伤己。

01 认识一个人,不必认识他的所有
三毛说过这么一句话:
“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君子交往,懂得把握分寸,懂得给彼此留下空间,懂得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最好不要掺杂过多的利益,给彼此留一些神秘感和距离感,才是最好的交往。
而小人之间的交往往往看起来亲密无间,却因为掺杂了太多的利益纠葛,有太多的目的和需求,每个人总想着从对方身上获取点什么,于是互相追捧,表面上牢固,实则非常容易断交。
所以,认识一个人,真的是从交朋友的角度出发的话,不必认识他的所有。
更不要从别人的嘴里听到另一个人的故事,因为有时候,你听到的故事不过是以讹传讹,不够全面,不够客观,会影响你对一个朋友最真实的判断。
如今,一个人在社会中闯荡久了,见了很多人,也识了很多鬼,便逐渐学会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是一种境界,就像水包容万物的一种境界。
当一个人过分热情地打听另一个人的事情时,那个人往往会比较抗拒,因为谁都有难以启齿的往事,他害怕别人总是打听他的事情。
邦达列夫说过:
“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人与人之间要亲而有间,密而有疏,拥有“边界感”,才能让彼此舒服。
拥有“边界感”的人会把握人际交往的分寸,对于别人不想回答的问题,绝对不会过多追问,给对方足够的尊重和空间,才能让人际关系更加长久。

02 维系一段关系,不必放低自己的姿态
白居易有言: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复间。”
人情这个东西啊,是相当微妙的,或许对方的一个眼神会让你手足无措,对方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你心中纠结万分。
最好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彼此温暖,彼此成就,是对等的,而不是靠你一味地放低姿态去获取本就风雨飘摇的人际关系。
莫言曾说:
“不尊重你的人,百分百都是瞧不起你的人,并不是他是个直性子,而是从心底深处不在乎你,当一个人不尊重你的释怀,收起你的大方,不要去沟通,不要去交流,也不要去愤怒和难过,你只需无视远离,默默努力,有朝一日让他对你高攀不起。”
取悦他人,不如提升自己,人只有自己优秀了,才能得到别人充分的尊重。
即便是你此生无法到达你想要的人生高度,那你也无需放低你的姿态。
因为真心待你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弱小看不起你,不真心待你的朋友,就算贬低你,因为你内心足够强大,他的话也伤害不了你。
与人相处,彼此平等才能惺惺相惜,互相尊重才会不离不弃。
维系一段关系,靠的绝对不是你单方面的放低姿态,如果真的需要放低自己才能获得友情,那这段友情也真的是一文不值,还不如远离。
所以,成年人的关系,不逾矩、不越界,不必过分熟络,也不必刻意疏远,不妨“点到为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更融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