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诸葛亮》世人所不知道的少年诸葛亮

《少年诸葛亮》世人所不知道的少年诸葛亮

作者: 一方静读 | 来源:发表于2023-03-24 16:46 被阅读0次

世人皆知刘备三顾茅庐,只求诸葛亮出师,世人皆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老年诸葛亮,世人皆学过《出师表》里雄心壮志的诸葛亮,却不知少年诸葛亮的身世,于是《少年诸葛亮》这样一本书就出现了,让读者从书中去了解诸葛亮。

本书一共571页,特别厚,但是看起来很快,内容比较轻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成功,挺好看的历史小说。

作者弁言里作者对创作这本小说的初衷作了详细解说,书中的一些嫁接之处也做了详细说明,可见作者的用心与诚意。

作者说这是一部建立在严肃史实基础上历史小说,虽然书中加了一些轻快的现代化语言,也不能抹杀它是历史小说的真实性,所以读者在读的时候,需要认真对待。

唐炳,一下子身高两百八,不按套路出牌,这么抠门儿回家养鱼吗等等现代热词,给小说增添了不少欢乐轻快的因素,既是古代历史小说,又带有现代文化气息,融合搭配,让小说充满趣味性。

诸葛亮的身世

亮早孤,从玄父。这是正史《三国志》里对诸葛亮的描述,寥寥数笔,给作者的创作留下足够的空间。

书中第一章,少年诸葛亮调皮好动,做了一个热气球,飞在天空与秃鹫打斗。

热气球的发明,一方面证明诸葛亮的智慧,一方面说明诸葛亮比较顽皮,不在书房好好念书,竟做这等荒废学业的有趣之事。

秃鹫的出现,也暗示着当时社会的民不聊生与黑暗,埋下伏笔,为大环境做铺垫。

此处的诸葛亮被姨母逼着读书,恰巧这时收到隆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可乐坏了诸葛亮,于是他决心认真读书,以报答姨母的养育之恩。

时代特征鲜明

当官的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个眼神,一句话,都是暗藏玄机,不把对方拖下去不罢休的卑鄙手段。正是这种官场风气的存在,才会有这么多冤案。

在郡守被杀一案,郑旦与苏原将黑暗官场演绎得淋漓尽致。根本不知道谁是真凶时,他们先是考虑得自己的饭碗,推脱掉自己的罪名,心想随便找个人替罪就行。

案子查了几天没有进展,为了尽快结案,他们选择牺牲书院的水镜先生,将他推上断头台。

回答时的“诺”“唯”,都是遵从古代的语言文化,加上现代用词,也不违和。

隆中书院读书时,男女都有,可见当时的教育重视程度比较高,从文中也可探知一二。

人物形象鲜明

诸葛亮查案郡守被杀一案时,逻辑清晰。救水镜先生于断头台时,一番论词,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正是表现出诸葛亮的观察入微与雄才伟略。

胆识过人,预判准确,为了救水镜先生不惜搭上自己的一条性命。他说他乃布衣,完全是水镜先生给了他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那么一定要报这知遇之恩。

唐炳吃货的形象,三句不离吃,在郡守小妾投井之时,为她的冤屈落泪,大喊大不了你被卖身为奴,我给你买回来就是了,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大男孩。

黄月英,女侠,带有一只胖胖的小飞燕。俏皮,拿毛毛虫吓诸葛亮;英勇,抓获在逃的凶手;沉着冷静,查案时不轻易下判断,深思熟虑,不愧是诸葛亮的好帮手。

郑伦,纨绔子弟,空有一身好皮囊,却没长什么脑子。只知道显摆他的家世,做事鲁莽,跟着他爹学了不少官场上的架子。

每个人物的语言和性格都比较鲜明,跃然纸上,让读者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生动的形象,成功塑造了人物。

带有悬疑的成分

在诸葛亮查郡守被杀一案时,一直追着线索走,一条一条的捋顺,可是还是不知道是谁干的。在水镜先生就要问斩的上一篇章接触处写,诸葛亮遇到曾经相识的小柱子,他们一家人四处奔波,只为寻得一口粮填饱肚子,转折就在这时出现,诸葛亮顿时明白凶手是谁了。

在此处并不明说,吊足读者的胃口,迫不及待地往下读,他究竟是如何把案件破了的?找人证物证,理清作案动机和手法,最后给人一种原来如此的结局。

诸葛亮在凶手秦升伏法后,帮凶手收尸下葬。虽然秦升杀了人,却是杀的一个贪官。秦升的命运悲剧,也是时代造就的,此刻诸葛亮的慈悲和大义,又为他此后的路埋下伏笔。

远处,马背上有一个全身黑衣的蒙面人,正在凝视着邓县,接下来又要引出诸葛亮的新篇章。

如果你还想知道的更多,那么就翻开《少年诸葛亮》一起去探知他的世界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诸葛亮》世人所不知道的少年诸葛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kw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