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抑郁症(单项情感障碍)到抑郁加躁狂的双向情感障碍,这是久未更新的关于一个被确诊抑郁和双向情感障碍后的真实故事。一直想写这篇故事,介于Kim的情况,不想分享写下没有温度温暖,而让人沮丧的故事,直到看着现在的Kim一天天好起来,才打算分享完这篇关于他的故事
出诊抑郁症后的琐碎事
心理科诊室
今年四月初,Kim在医院确诊了抑郁,当然独自去医院看心理科,神经科并不是那么容易踏出的一步。Kim还记得第一次挂号时独自排队等待了两小时,有过落荒而逃的想法。
本以为在医院看心理科的会都是年轻人,毕竟抑郁症的比例每年都在上升,而因为抑郁而自杀的事件也越来越多,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全是中老年男女,Kim更是觉得自己似乎格格不入。
终于等待到Kim的名字在大屏幕上亮起,Kim走进了诊室,和医生分享了这几个月的沮丧,想要离世的想法,二十几年烙印在Kim心里放不下的事。
看着医生打出的病情单,写着抑郁,医生语重心长的说:“作为医生,我只能给你开药,帮助你缓解你的抑郁情绪,以及失眠的状况,但是你心里的那些事,还是要找心理咨询师为你做一个长期的复健,这个过程会很长,医院每天人来人往,我们也没法为每一个病患提供这样的治疗。”
拿着病历卡,以及取药单的Kim,看了看药品的说明,一种是抗抑郁的药,一种是安眠药。Kim搜了一下心理咨询师,并决定预约一探究竟。
确诊的晚上,Kim吃了安眠药,很苦很苦,不到十五分钟,Kim感觉昏昏沉沉,像是喝多了,开始走不稳站不稳,所有的记忆开始模糊,只想立刻昏睡。这是三个多月以来,Kim第一次可以一觉睡到早上。原来睡眠充足是这样的感觉,Kim觉得体力好像恢复一般,没有之前那么疲劳,只是入睡前的记忆开始模糊不清,甚至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
心理咨询师
第一次来到心理咨询的房间,Kim对于心理咨询师的印象仅限于以前TVB剧集里的模样。而真实的心理咨询室,昏暗的房间里亮着暖光舒适的灯,就像夜晚的床头灯,舒适柔软的沙发。让你觉得身体上放松。
心理咨询师敲门而入,和Kim打了招呼,并大致介绍了心理咨询。前四次的咨询更多的是双方建立信任,让心理咨询师了解你的成长环境,背景,心境想法。了解过后再和你一起去面对那些创伤困惑。
每周Kim都会去医院配药,加上一次心理咨询治疗。只是每一次的心理咨询治疗结束后,Kim似乎更崩溃,情绪起伏难以控制。每一次的心理咨询,Kim讲了过往在心里难以打开的心结,矛盾,疑惑。当再次直面那些所谓的创伤,没想到更多的是直面过后的崩溃。
感同身受这回事
当Kim和身边朋友讲了自己被确诊的事,大家除了关心似乎安慰的话都是,你要开心,你要寻找一个出口,你太脆弱之类的。
Kim充满了矛盾,真的吗?是我太脆弱吗?那种莫名而来的情绪崩溃,是我能控制的嘛,是我告诉自己我要找一个出口就能找到的吗?
Kim把自己关了起来,一个多礼拜都不敢也不想联系身边认识自己的人,似乎躲起来,把自己置身于陌生的人群中更为舒适,那些“你要开心点”,“你要学会自己找一个出口”都像是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甚至更绝望的想离世。
在其他人面前,我希望自己永远是理智,平缓的,但现在,朋友们随便的一句诸如此类的话都足以致命。每当朋友们真心诚意地说着“坚强些”“会好的”“想开点”“振作起来”时,我都在心里确认一点:这场战斗,注定要我一个人孤军奋战了。
因为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这种事。
那一个多礼拜,Kim看了很多有关精神,心里,催眠诊疗记录的书,想寻找那一点点的感同身受来证明自己并不是脆弱。
最后在《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这本书里找到一丝丝慰藉:那些单纯的以为抑郁只是心情不好的人,事实上不知道郁抑症是死神的睡液,它能溶解掉你所有的精力和希望,让你在肮脏,粘稠的泥澡感中沦为绝望的囚奴。也了解到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就是昼重夜轻。
那时的我,经常地突然地就想放弃了,那种你无法抑制,却不得不压制的痛苦,始终在胸口叫嚣着,哭吼着,你稍稍放松警惕就会破笼而出。可以让你不管在大街上,在办公室,还是任何你在的地方猛地双腿发软坐在地上,不管不顾的放声大哭。
成年人的崩溃都会体面一些。于是虽然我的脸上充满了淡然的麻木,但我的胸腔里时刻回想着巨大的悲鸣。
Kim没有全部念完这本书,而是在找到感同身受的感觉时放下了,就像在寻找一些慰藉自己足以成立的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