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字足迹
- 指一个特定的人在互联网上的活动信息
多任务处理
- 多任务处理是指32位windows操作系统中,多任务处理是指系统可同时运行多个进程,而每个进程也可同时执行多个线程。一个线程是指程序的一条执行路径,它在系统指定的时间片中完成特定的功能。系统不停地在多个线程之间切换,由于时间很短,看上去多个线程在同时运行。或者对于在线程序可并行执行同时服务于多个用户称为多任务处理。
镜像神经元
- 镜像神经元是人类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激励我们的原始祖先逐步脱离。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为,使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到更复杂的模仿,由此逐渐发展了语言、音乐、艺术、使用工具等等。这是人类进步的最伟大之处之一。
技术决定论
- 技术决定论:最早是由凡伯伦[2] (Thorstein Veblen)于1929年在其著作(The Engineers and the Price System)中首次提出来的,它是技术发展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它建立在两个重要原则基础之上;一是技术是自主的;二是技术变迁导致社会变迁。其理论为为两大类;强技术决定论和弱技术决定论。强技术决定论是一个极端的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否认或低估社会对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代表是奥格本学派。弱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产生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即技术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所以也被称为社会制约的技术决定论。
参与性媒体
- 参与性媒体是“多对多”的媒体,每个人都能接入网络,成为文字、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标签、连接等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互联网诞生之前技术结构的局限所导致的信息发布者和受众的不对称已经不复存在。
- 参与性媒体是社会化媒体,其价值和能量来自许多人的积极参与。这种价值不仅来源于受众的数量,更来源于人与人彼此联系的能力,这种能力让人形成群体乃至市场。
- 通过信息网络和通信网络的强化,社会化媒体能够让各种活动的协调变得更快捷、更节省成本、涵盖面更广。
数字素养
- 数字素养是指获得工作场所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部精致能力,个人需要领会全部技术潜力,学会运用能力,批判精神与判断能力。
媒体的多任务处理
- 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迅速切换,而不是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神经重构
*人脑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
- 人习得新技能时,大脑中的神经元组会在特定的网络中建立新的连接,并且强化节点间的通路。
执行控制力
- 只是一种功能,而非一个个体,它协调了注意力和记忆力的运作。
工作记忆
- 你的大脑将记住的信息从潜意识中调动到注意力可及的地方
执行控制区/认知控制区
- 大脑的特定区域能够调用特定的记忆并且将有用信息保留在工作记忆中。
元认知
- 执行控制力还让我们能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思索
- 元认知知识:指个人对自身及他人作为认知主体的了解
- 元认知规则:指对认知和学习经验加以管理的规则,通常通过一系列控制学习行为的活动来实现
- 元认知经验:指同当前持续的认知活动有关的经历
注意瞬脱
- 短暂的注意力中断
鸡尾酒会效应
- 在杂乱的环境中,你调动起注意力的执行控制功能,只聆听一个声音并且将其他人的声音屏蔽在外
选择性忽视
- 目标和意图驱动着执行控制力为达成目的而处理信息环境中最重要的信息,同时屏蔽无关的内容。
邮件性呼吸骤停
- 在读写邮件的时候体会到屏气凝神的感觉
数字化
- 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间接性强化
- 指的是一种偶然地或间接地、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超链接
- 简单来讲,就是指按内容链接
搜索引擎
- 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互联网思维
-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接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信息过载
- 指社会信息超过了个人或系统所能接受、处理或有效利用的范围,并导致故障的状况。
流量控制
- 新的通讯技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何时、以何种方式、与谁互动——巴伦称这种变化为“流量控制”
- 是利用软件或硬件方式来实现对网络数据流量进行控制的一种措施
“半同步”交流
- 既非同步也非不同步,各种不同的社交情境以不同程度的同步性发生,不时发生重叠
专注
- 指的是摆脱不假思索的生活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事物保持敏感
神经元再利用
- 脑这种令原有机制服务于新功能的现象
“生物反馈”或“神经反馈”
- 在阿尔法波出现时播放反馈音,并让被试设法延长声音持续的时间,没有经过冥想训练的普通被试也能自主强化阿尔法波的活动
默认网络
- 人具有不同的大脑网络结构,与之对应的注意力也有所不用。研究者们将其中一种网络结构称为“默认网络”,或“叙事网络”,当你进行自省,回味幻想,唤醒记忆或制订计划的时候,这种网络就活跃起来。
番茄工作法
- 一种简单的训练注意力的方法,你只需将你每天的主要任务写在一张纸上,将计时器(计时器长得像番茄,这种方法因此得名)定到25分钟,然后开始工作,直到工作完成,或者计时器响起。然后花5分钟的时间做你想做的事情。重复这个过程四次,然后你就可以休息较长时间。
第二章
“垃圾识别”
- 对信息的批判性吸收
URL
- 统一资源的定位符,是对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是互联网上标准资源的地址。
三点定位法
- 从三个不同的、可信的信息源处验证信息的可靠性
信息集成服务
- 是指在现代数字网络环境下,以现代信息集成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服务要素进行集成与动态整合并构建优势互补的集成化服务体系,使用户在最少的时间里通过最小的成本利用到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的一种服务理念和模式
内容工厂
- 将需要推广的品牌名称和毫无意义的词语或者从别的博客上摘抄下来的内容混合在一起发布
社会化媒体
- 所谓的社会化媒体,指的就是协调社交互动和社会关系的在线网络。构建并不断丰富个人学习网络,必须将内在能力、外在技术以及社会化的能量结合起来。
信息力
- 对信息的注意力,指的是指出“看啊,那就是我正在注意的东西”的能力,这是合作的基本元素。
- 具有目的性的注意力,与过滤信息的工具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思维过程,我管它叫“信息力”
- 信息力结合了注意力技能、有效的技术以及社会化互动,它的作用在于随时随地找到对你有用的信息
门槛站点
- 助人入门的网站
“搜索引擎观察”网站
- 是搜索引擎业界的专业网站,是一个提供搜索引擎信息和资讯以及搜索引擎营销服务的网站。搜索引擎观察提供网站搜索引擎行业分析技巧和信息,并帮助网站所有者不断提高自己在搜索引擎中的可见度
众包
- 指的是超级大规模协作,众包并不面向某些组织,而是公开召唤人群。用以
描述把问题和任务分成小块,然后公开呼唤群众志愿参与的现象- 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
消费媒体的五条原则
- “消费媒体的五条原则”其实是“将被动消费转化为主动学习的五条原则”
- 第一条原则是“保持怀疑”
- 第二条原则是“主动判断”
- 第三条原则是“开拓思维”,这是鼓励我们寻找与自己想法相违背的意见
- 第四条原则是“不断追问”,这跟我所倡导的“侦探式的思维”不谋而合
- 第五条原则“学习媒体技能”则强调,积极地投入社会化媒体,能够让你参与到文化的创造中去,让你了解到文化产品制造者们的思维模式,这对你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决策引擎
- 所谓“决策引擎”,是搜索结果直接呈现用户所需的信息,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链接
H因子
- h-index又称为h指数或h因子(h-factor),是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代表“高引用次数”,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
- 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
新闻雷达
- 即将不同RSS推送消息按某种逻辑捆绑在一起。如果你不想自己动手,现在也有很多的网络服务商提供相关功能,为设置新闻雷达提供了便利。
算法权威
- 指的是:涵盖数字化信息集成技术和人的意见的系统
- 他对算法权威的定义是“一种认为自动的信息提取过程具有权威性的看法,这种过程通常是从广泛的、不一定值得信任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这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没有任何人声称“因为你相信我,所以你得相信这些信息。”
弥母
- 指流行的、以衍生方式复制传播的互联网文化基因
第三章
“搔到痒处”
- 反正是自己本来要做这件事,那不如当做为大家做贡献好了
数字参与素养
- 包含一系列的技能(说服、策展、讨论,以及最为重要的自我呈现),也包含多种参与方式,比如说给照片贴标签、收藏网站、编辑维基百科页面或者写博客。
HTML
- 超级文本标记语言。是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也是一种规范,一种标准,它通过标记符号来标记要显示的网页中的各个部分。
FTP
- 文件传输协议,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FTP应用程序,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种协议以传输文件。在FTP的使用当中,用户经常遇到两个概念:“下载”和“上传”。
策展
- 人们总会有选择地分配注意力,在网络世界,一些人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注意力的分配。这种网络行为被称为策展。
“社会化书签”
- 一个小程序,让他能够储存某个网站链接、内容片段和他个人的总结,并在书签上加上多个关键词。以后它需要用到某些信息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标签搜索这个信息集合。
“大众分类”
- 当上百万人添加标签时,类别就出现了。事物实体可以很轻易通过多个分类储存和发现,这是一种组织方式。
玩乐劳动
- 如果信息平台的决策者能够影响公共资源,这些资源就不再是公共财产了。比如说,雅虎最近透露了放弃社会化书签服务的意向,此事还引发一时轰动。我们不一定拥有雅虎等大公司的股票,但这些公司正利用我们的劳动牟利。不过,这是劳动吗?还是一种玩乐?这两者的界限日益模糊,于是有些人把这种行为称为“玩乐劳动”。
第四章
ping
- 指的是:Windows、Unix和Linux系统下的一个命令。
- ping也属于一个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的一部分。
- 利用“ping”命令可以检查网络是否连通,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分析和判定网络故障
"洞烛先机"
- 指的是:没有人知道所有东西,每个人都知道一些,任意成员的知识可以通过即时问答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 集体智慧,简称集智,它是一种共享的或群体的智能。
- 在网络时代来临之前,集体智慧就一直活跃在生物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大众行为学等领域。随着Web2.0的崛起和社会网络服务、众包、分享、评论和推荐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虚拟社区
- 指的是:一群见过面或素未谋面的人,通过BBS和网络分享文字想法。和其他社区一样,它是由一群遵守特定的软性社会契约,并且有共同兴趣的人组成的。
”开源“
- 指源代码可以公开让所有程序员检查和修改,而源代码是一系列人类可读的程序指令,Linux依赖于源代码运行。
”众筹“
- 指的是: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
”灾难维基“
- 指的是:一个可以编辑的灾难应急资源目录,它受”飓风维基“和东南亚地震海啸博客启发而建立。
第五章
幂律分布
- 指的是:分布频率与排名次序成指数关系的分布。比如说英语中常用的词排名和出现频率成指数关系。
"社会传染"
- 指的是:根据福勒和克里斯塔基斯的研究,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对你的影响力是你直接认识的朋友的影响力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你从来没见过的人部分地决定了你的幸福感。
萨尔诺夫定律
- 指的是:以电视先锋大卫·萨尔诺夫命名,说的是在电视和媒体这样的广播媒介中,网络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增长呈几何级数上升趋势:用户越多,价值越大。
麦特卡尔夫定律
- 指的是:来自以太网的创始人和互联网硬件结构的先驱罗伯特·麦特卡尔夫。他认为,在以太网和互联网等多对多网络结构里,价值增长的速度比广播网络要快,因为增加节点可以大大增加每个节点的连接度。当每个节点都有可能连到任意节点时,每增加一个节点,就不只增加一个单位价值,潜在的连接是节点数的平方。
里德定律
- 里德注意到,能够让个人构成群体的多对多网络(如互联网和万维网),其实用性增长的速度远超麦特卡尔夫定律的预测,因为每个节点的价值不仅需要乘以其连接的节点数,还要乘以可能联系到的潜在群体数目。
- 里德定律显示出网络的价值不是随着用户平方增长,而是呈指数增长趋势。
社会网络分析
- 是将所研究的个体和组织及其间的社会关系看成是一种可视化的网络,通过图论、数学模型及软件分析等方法对网络的关系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揭示网络结构特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 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包含节点和连线的网络。
-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将研究对象可视化,同时也提供了多种网络分析指标,来揭示节点和关系的特性。
第六章
极客
- 极客是美国俚语”geek“的音译,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这个词含有智力超群和努力的语意,又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
“混合文化”
- 是一种值得一提的参与和合作的素养,用以描述一种允许和鼓励派生作品的社会文化。
Napster
- Napster是一款可以在网络中下载自己想要的MP3文件的软件。它同时能够让自己的机器也成为一台服务器,为其它用户提供下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