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棠的推荐下,在春节期间有幸把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拜读完。这本书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几乎与巴尔扎克比肩的地位,也得到了歌德、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世界闻名作家都高度评价。读完的那一刻深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没想到主人公于连结局如此的悲惨。
于连,一个天资聪颖、长相英俊的男子,出生在维里业一个靠锯木为生的平民家庭,由于长期受歧视、冷落、虐待,使他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双重性格。从少年时代起,就树立了要出人头地的决心,他幻想自己像拿破仑那样,凭借身佩的长剑摆脱卑微贫贱的地位,三十岁就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的将军。然而生不逢时,在法国大革命后王政复辟时期,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唯一通往上流社会的途径就是当教士了。
18岁那年于连凭他出众的才华有幸进入市长德•雷纳聘当家庭教师,他利用自己英俊的外表、出众的才华勾引美丽、善良的德•雷纳夫人,她无法抗拒于连的热吻带来的心跳的感觉,这是她不曾体验到过的激情的甜蜜。至此,“少女”的心扉打开了,她勇敢地接受爱情的滋润。当于连闯入她的卧室,跪吻着她的双膝的时候,德•雷纳夫人所有的反抗仅仅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在爱情面前不堪一击,很快就蝉蜕了,一切的一切跟随着热情如火如荼地燃烧起来。德•雷纳夫人为于连迈向人生梦想搭建起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台阶。在皇帝驾临维立叶尔市时,安排于连去当仪仗队队员,使他有了在公众面前大出风头的机会,令他从一个底层的小教士转变成了一个风云人物。后和德•雷纳夫人事情败露,于连逃入了贝藏松神学院,在321个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平庸的青年,由此于连自信会迅速获得成功。后因彼拉院长受到排挤辞职不干了,并介绍于连给在朝中有显赫地位的拉摩尔侯爵当秘书。侯爵对于连的表现十分满意,又派他到伦敦去搞外交,还赠给他一枚十字勋章。工作之余接触到伯爵漂亮的女儿玛蒂尔德,开始于连并不爱玛蒂尔德的虚荣、傲慢的性格,但想到她能够给他地位和财富时,便使用手段追求她。玛蒂尔德也知道于连出身低微,但她对感情怀有一种英雄主义传奇色彩的向往。为了考验于连的胆量,她要于连在明亮的月光下用梯子爬到她的房间去。于连照样做了,当晚她就委身于他了,后来于连夜里多次爬进她的房间,她请求于连做她的“主人”,自己将永远做他的奴隶,表示要永远服从他。不久,玛蒂尔德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写信告诉父亲,要他原谅于连,并成全他们的婚事。侯爵在爱女坚持下,一再让步。先给了一份田产后,又给了一张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后贵族阶级和教会狼狈为奸,设下圈套威逼市长夫人写了揭发信,侯爵因此取消他和女儿的婚约。于连激忿之下,向正在祈祷的市长夫人射击,因此获罪被捕,入狱后,于连渐渐的头脑冷静下来,悔恨自己的行为。在悔恨的同时他意识中的野心也渐渐的消失殆尽。他知道他将要面对死亡,此时他对死已经没有了畏惧。为了对封建贵族阶级专制的抗议,他拒绝上诉,也拒绝做临终祷告。玛蒂尔德从巴黎赶来探监,为营救于连四处奔走,于连对此并不感动,只觉得愤怒。因为他觉得这是一场阴谋。公审的时候,于连当众宣称他不祈求任何人的恩赐,他说:“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结果法庭宣布于连犯了蓄谋杀人罪,判处死刑,享年23岁。玛蒂尔德买下了他的头颅,按照她敬仰的玛嘉瑞特皇后的方式,捧着于连的头颅亲吻,并亲自埋葬了自己情人的头颅。至于德•雷纳夫人,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抱吻着她的儿子,也离开了人间。
读后感觉,一他是一个胸怀大志,为试图改变命运而始终不屈不挠进行奋斗的有志青年;二他却又是钻营投机,唯利是图,而最终被那个他所向往贵族和资产阶级所不容,草草的葬送了自己生命;三是两个女人为了真爱勇敢付出的伟大。于连的失败表面上是败在了爱着自己的女人手里,而实际上他输在了他无法抗衡那个阶级。于连一直妄图用情爱获取自己需要的一切。也就是说,他不择手段的攻击着那个阶级最薄弱的地方,企图用女人的情爱获得制高点。而这个制高点也是那个阶级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的地方。他最终是要失败的。
然而,于连还算是一个失败的英雄,虽然他最终失去了如同海市蜃楼般的虚无飘渺的荣耀,但他毕竟获得过了这些荣誉,还有他曾经拥有过两个女人真诚的爱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