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读到雅歌书后半部分,讲述了神眼中的婚姻中人当有的态度。爱情众水不能淹没,人拿家中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
信耶稣之后经常会有婚姻方面的培灵会,台湾有一个非常知名的婚恋课程《无悔今生》,基本上大学生基督徒营会中都有这样的一期课程教导我们该如何对待恋爱对待婚姻。那一次的营会如今过去了四五年了,但是营会主题曲却依然在耳旁回荡,营会上面播放的凋谢了的玫瑰花,碎掉了的红酒杯的视频也经常在眼前闪过。具体的讲章不记得了,但是留下的几点却深刻在了心中。婚姻是美好的,幸福的,甜蜜的,是男人因为婚姻的盟约找回了自己的肋骨,女人因为这份盟约回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归宿的美丽。而婚前持守身体的圣洁,拒绝一切情欲的试探也让我记忆深刻。婚前同居是现在大众普遍接受的一种现象,美名约试婚。甚至大学有一节课的辩论内容就是试婚好坏。因为那是未信主我忘记自己是正方还是反方了,只是透过那次营会,和姐姐一起签了守身卡并且说要交给大哥保管之后我就明白原来婚前持守圣洁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份保护,也是将来可以作为最好的礼物献给自己的婚姻的美丽纪念。这一切都大大颠覆了那时初信的我,但内心有一份说不出的喜悦,对,这就是我所期待的,认为的美好的婚姻和恋爱,圣洁美丽。
这些日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打破了以往比较平静的旋律,介绍对象的事也多了起来。一个是双方父母特别中意的,电话视频各种夹攻要让我们互相了解联系的,还有一个因为听说对方是基督徒我主动说愿意了解的。前者家近,我太渴望能够和家人呆在一起,磨到后面说实话自己也有些许期待,至少以后过年还可以回家。不过因为第一天明确拒绝,第二天我也只说到暂时只能做朋友便不再联系了。而主内的那位,一看朋友圈就知道应该是两个世界的人,没说两句也回绝了。
圣经中有几个章节相对而言是我看的比较多的,那就是《以斯帖记》,《路得记》。以斯帖是被驱逐到外邦的犹太女孩,因为选美进入了宫中。进宫之后并不是立马就能见王,而是先要经过12个月的洁净之礼。见王前夕无论她要何美物都可以,但是以斯帖什么都没要。后来因着恩宠她顺利做了王后,起初王因她大赦天下,但是新鲜感之后有一度三个月未见她。后来因王受哈曼蛊惑,要灭犹太全族。以斯帖在神面前禁食三天冒险见王,不但解救了全族,还重获恩宠。王反复问以斯帖“以斯帖啊,你要什么,你求什么,就是我国的一半我也必给你”。
每次读我都深深地被以斯帖吸引,我看过电视剧《卫子夫》,以斯帖的性格也真的很像电视剧中描绘的卫子夫。只是不同的是电视剧中的男主角是完美的化身,而真实生活中以斯帖的那位王是个轻易废除先皇后,轻信小人的糊涂王,而以斯帖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亡国女,可是她身上表现出来的温柔,谦卑,顺服深深地折服了我。她也并没有按照她自己的意愿去择婿,只是顺服着一切的安排,在这样的安排下一方面从未失去过自己,一方面又是那么样的温柔,谦和。她敬重扶养她的叔父,不管是秀女时还是后来当了王后,她待人友善,所以和她接触过的下人都愿意为她说话,她尊荣她的丈夫,尽管其实她的丈夫真的有点昏庸。以斯帖在提出要王赦免她族人的罪之前王已经两次表态以斯帖不管求什么王都会答应。可是以斯帖只是说“若王愿意,若王肯应允我的祈求,若王喜悦我请来赴我为王准备的宴席”,直到两次宴请之后才说出敌人诡计,王因以斯帖如此谦卑且展示出来的柔弱无助的缘故迅速解决了这件事。。。。。。
教会里提到未婚青年对我们最多的劝勉就是要我们在婚前好好预备自己,男人预备自己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敬虔爱主的家庭的头,姊妹预备自己成为一个温柔谦卑敬虔的帮助者,等彼此都预备好了神就会把那个对的人带到彼此的生命中。圣经中有许多女性人物,很多属灵长者将她们的事迹收集整理出来供我们学习,效仿。我渴望自己能有以斯帖和路得的品格,不过我不愿意生命中的另一半是以斯帖的亚哈随鲁王,而是路得的波阿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