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

作者: 四朝小卒 | 来源:发表于2022-08-22 22:27 被阅读0次

大道至简,四两可拨千斤。

——题记

第一章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1

万事万物变化中,但其间有不变者。

变者,谓之无常;不变者,谓之常。

常,有常性,有常态。常性、常态,皆为常识。常识看似简单,却是一切复杂建构的基础。立足常识,如顺风扬帆;背离常识,若逆水行舟。

2

人有常性,人群亦有常性,社会故有常态。

人之常性,谓之欲。食色性也,七情六欲皆然,肉身使然。肉身不变,性恒常。此性也,倘无内外约束,则倾向于无厌。六根束缚,欲壑难填,故为凡夫俗子。

人群亦有常性,谓之禀赋、境界各异。人非生而白纸者,善恶、智愚、宽狭、缓急、静躁、冷热等禀赋各异,后天无力彻易之,无力使尽同。后天之教育、熏染、修习,愈使境界千差万别。

人类社会之常态,谓之矛盾永存、难臻至善。世界广大,人类可用之资源实则有限。亿万炽欲之人,禀赋、境界各异,共对有限资源,纷扰岂有止乎?是故,利益不可平,争斗不可了,虞诈不可遏,罪恶不可竭,讼狱不可停,完美不可得,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存,今古一贯,未来犹然。佛教谓之娑婆世界,意谓善恶杂会之所。我则一言以蔽之:世界不理想。

人性之常,不止于上述,如自私、势利、好逸恶劳、贪生怕死等皆然,孟子所谓恻隐、是非、羞恶、辞让等光辉四端亦然。我不一一列举矣。然则,皆愈增矛盾之复杂、世界之不理想耳。

3

民以食为天。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必赖食物以维系生命,乃显见事实,亦是奠定此世界运行规则的重要基石。

对个体而言,活着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了生命,便没有了一切。吃上饭,才能继续享受、追求和创造,才能思考理想、价值和尊严。吃饭,是生命金字塔的最基础部分。进而言之,人,首先是生存。乃至,人,主要是生存。至少,绝大多数人,一生都在为生存而拼搏。再进而言之,挣钱,有着基础性意义。懂得这一点,对活好这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对国家而言,老百姓不饿肚子,是最基本的政治。为此,视农业为第一产业,视粮食安全为最根本安全;视“耕者有其田”为社会安定之基础,视就业为民之大事、国之大事;视富民为良政,视少取为仁政。进而言之,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须臾不可动摇。踏踏实实为人民谋幸福,即是好的时代。何时政治挂帅,国家乃走弯路。以階級鬥争为纲是政治挂帅,以国政安全为首要考量亦然,以名教礼乐安全审视一切领域则无往而非盗斧人。善治者务本,民生为本。欲国政安全者须从经济着手,百姓富足则政治无大虞。就政治强调政治,就立场强化立场,如雨过地皮湿,不及根本。不徒难达其末,亦将有伤其本。

4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民之真关切,在过好小日子。国家将此办好,即是负责、靠谱。如果一定要让百姓多么懂政治,明大局,善颂美,会感恩,殊无必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百姓生活好了,就会发自内心拥护和感激,不一定要说出来。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好的政治,让百姓在政治中而不觉在政治中。愿参与,则可参与;不愿参与,则可闲云野鹤,与世无争。非不关心也,可不关心也。推而广之,所有自然科学皆可不被政治型塑,乃至许多人文科学,如美术、音乐、建筑、雕塑、文学、影视等,都可有其纯之又纯的一面或者一部分。

5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吃上饭而思吃饱饭,吃饱饭而思吃好饭,此自然而然。温饱之后而思精神,精神之后而思权利,此无可厚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国家使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持续升级,是国家无尽使命。无怠焉,无厌焉,无居焉,无矜焉。

6

性,本是最应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却自古讳莫如深。何时能坦诚面对、深入研究性问题,社会则可前进一大步。

饮食关乎生存,男女关乎繁衍,此皆人类最基本需求,亦皆人类之大事。千百年来的纷争,最底层处无非争夺食物和交配权。

性快感,是大自然的恩赐。性,不仅关乎繁衍,抑且关乎愉悦,关乎幸福,关乎爱情,关乎婚姻,关乎琴瑟和鸣,关乎家庭和谐,关乎身心健康,关乎人生意义。

性行为,伴随着羞涩,因而也引申至耻。人类社会,无论东西南北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曾有不同程度的禁欲时期,但总的趋势是走向正视、理解和宽容。在古代中国,“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曾深植人心,至今仍在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宗教,都有禁欲的教义教规,或视之为不道德,或视之为修行障碍。在人类历史上,性文学常被列为禁书,性研究以及性研究学者常被视为另类,性教育总是遮遮掩掩,性启蒙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可见,性,不仅关乎繁衍,抑且关乎道德,关乎法律,关于观念,关乎教育,关乎文化,关乎宗教,关乎进步,关乎未来。

性需求,是凡人基本的需求,是难以抑制的渴望。然而,性需求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也不可能得到均衡满足,更不能一禁了之。同时,性需求还关系到爱情的忠贞、婚姻的稳定、人类的崇高精神等问题。因而,人类自古便面临保障与约束、享受与限制、正当与不正当等性需求方面的两难,自古便有婚姻制度和道德教化体系的变迁,便有性需求的社会化提供和性从业者的存在,亦伴随性侵犯、性强迫、性暴力、性犯罪等性相关阴暗面问题。与此同时,道德教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还带来了社会氛围的真诚与虚伪等问题。所以,性,不仅关乎繁衍,抑且关乎治理,关乎教化,关乎生态,关乎张力,关乎安定,关乎和谐。

性,如此重要,关系到人类的方方面面。怎样认识性,怎样对待性,怎样处理与性有关的社会问题,本是应深入研究的问题,奈何,我们对之却讳莫如深。坦诚直面之,大方研究之,不仅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亦将有助于培育实事求是的精神,克服虚伪浮饰的世风。

7

性,人之基本需求。繁衍,国之大事。

国家不仅应关心关注男婚女嫁,关心关注大龄青年择偶、成家,关心关注生育等问题,而且应关心关注性需求的解决问题,关心关注人之为人的性权利、性生活、性满足等基本需求,就像关心关注人们能不能吃上饭一样。

8

性,人皆爱之,而人皆不敢直言爱之,甚而人皆嗤之以鼻。于是,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众皆如此,而社会虚伪矣。社会虚伪,遂将性欲、性爱、性生活等混同于恶,目之为庸俗、低俗、不健康。兼之许多阴暗面与性问题相关,愈令性不能坦然言之,乃至于性话题亦不得公开谈论之。荤段子私下谁不讲,见之于文学、相声、影视、网络则群起而攻之,以为污染空气矣。继而删减、下架、雪藏、封禁,无所不用其极。

道德洁癖,有如涟漪,一石击之,则必圈圈扩散。荤段子不得讲,渐而低胸装不得穿;低胸装不得穿,渐而露背装不得穿;露背装不得穿,渐而裙不过膝不得穿;渐而裙不得穿,渐而袖不得短,渐而艳丽之服不得着,渐而妖娆之妆不得化。如是,终将作茧自缚,人人动辄得咎,而愈令社会虚伪,愈令人人自危。此岂耸人听闻哉?殷鉴未远。

凡夫俗子,谁不贪财好色?取之有道,好之有度,节以礼义,不泯人性,可耳。况乎谈之,笑之,谑之?人间烟火,市井繁华,舍七情六欲而寡味矣。有阳春白雪,有下里巴人,有交响乐,有二人台,有咖啡,有大蒜。雅俗一体,雅俗交织,雅俗共赏,才是人间常态。不能用纯粹的标准衡量之,不可用至高的尺度约束之。世界不可清一色,不必清一色,也做不到清一色,清一色则世界不存矣。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百姓就图个乐。真以为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就受了污染,那也太看不起群众的修养了。真要把市井搞得一尘不染,反倒是苦了百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便用九牛二虎之力去打扫市井,市井也会按照它本来的样子活过来。俗文化,是老百姓的文化。要让它完全消失,除非没有老百姓。

政治家们常常期望,让理想的人们生活在理想的社会,以为这是极崇高的理想。然而,事实上,让世俗的人们生活在世俗的社会,或许才是真正崇高的目标。

9

雅俗不同于善恶,不等于善恶。雅俗可共赏,善恶则不可。对待善恶必态度鲜明,弘善惩恶,对待雅俗则不必。雅俗、善恶皆如万物阴阳之二元对立,故易由此而及彼,常需明辨之。性关乎雅俗,亦关乎善恶,益需慎辨谨处之。当其关乎雅俗,宜包容;当其关乎善恶,当鲜明。

继而言之,万物皆有阴阳对立而自然乃平衡,乃得久。此自在也。人类面对自在,有当无为者,譬如任雅俗共存;有当有为者,譬如抑恶扬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抑恶扬善,恶犹生,恶犹新,不能绝也,任重而道远。

10

雅俗、善恶、美丑等,常关乎嘉、颓能量。而嘉颓能量之涵括,远不止此,诸如情绪、怨言、牢骚、失望、批评、指责等皆在其列,几欲不见崖涘矣!

每思之,日日弘扬嘉能量,颓能量哪里去了?不会凭空消失。掩盖了,郁积了。又忖之,日日弘扬嘉能量,于人际生态影响几何?人人只表达、展示积极面,不敢流露消极面,久之则虚伪矣,隔阂矣,提防矣,猜疑矣,进而督察矣,举报矣,揭发矣,打击矣,再进而可能构陷矣。彼时,一味弘扬嘉能量或转而酝酿更大颓能量。物极必反,甚堪忧也。

故谋之,弘扬嘉能量是应当的,但不能不顾颓能量。弘扬嘉能量,传播嘉能量,增添嘉能量的同时,也要容纳颓能量,化解颓能量,缓释颓能量。无论嘉颓,皆当有适当引领和适度宣泄,不宜使壅塞,不宜令失衡。

11

婴童并非白纸,生而禀赋各异,与出身阶层无关。成人屡经熏染,境界千差万别,与所在阶层无关。富人亦有善者,穷人亦有恶者,反之亦然。无阶层皆善人,无阶层皆恶人,无阶层皆智者,无阶层皆愚者,无阶层皆先进之人,无阶层皆落后之人,更无生而先进、生而落后之人。况乎无单纯善恶、智愚、先进落后之人,人皆复杂且不停变化中。若言阶层有阶层道德特点,尚可;若以阶层所属判定个体道德,必罔矣;若冀阶层道德水准可整齐划一者,缘木求鱼也。

阶层大而化之,或适宜整体研判社会性质、形势和矛盾。至于个体、个案及细节,则当个性化甄别之,专业化处理之。虽有牛刀,而犹需鸡刃齐备,不可简省焉。

12

人欲无垠,人性自私,人人各异,人类不可能自然而然和睦相处。是故,人类必须以社会架构状态来共存。横向则分域,纵向则分层,人人有分工。无政府状态不可行。即便未来国界消融、四海一家,也终需一种共治方式。

因而,绝对意义的公平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只有道的层面、抽象意义的公平,诸如人权平等、尊严平等、生存权平等、参与权平等、政治地位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人类社会总是存在出身、教育、权力、财富、阶层、分工等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具体意义上的不平等,甚至是不公平。这是一种恒久不变的世界不理想。

是故,有王,有官,有民,无从扁平;有士,有学,有商,有农,有工,有兵,无从浑同。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守,有序流动,社会方可正常运行。

王可无乎?不可。群龙无首则乱矣。虽古今中外名称各异,然不可或缺也。商人可无乎?不可。社会无商,若人体之无血液矣。资本家可无乎?不可。企业皆工人,尽属工人,则无所适从矣。种种皆然。

凡必不可少者,则当肯定其地位,发挥其作用,激发其自豪,巩固其信心,莫妄思取缔之,消灭之,抑或权且利用之。

13

丛林法则,贯穿人类社会始终。

无限繁殖的动物,有限资源的世界,必然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如水往低处流一样,丛林法则是自然而然的法则,动物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亦然,国与国之间亦然。

人类看似比普通动物高级、理性,然而尚不足以克服丛林法则,尚不得不遵循丛林法则。可敬可佩的是,人类社会一直在努力克服丛林法则,试图构建和平、和谐、理性、共赢、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共存方式,并不断取得进步。但迄今为止,仍在锁链中。未来可期,然路途遥远。

丛林法则,总令社会趋于某种常态,就如水流会注入坑洼,注入湖泊,注入大海。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和沉淀。

这种常态,可以扼要表述为:社会总会整体呈现为富贵者、贫贱者两个阶层。或者说,有权有势的人、无权无势的人两个阶层。或者说,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大同小异。

换言之,人类社会所有阶段面临的核心问题,其实大同小异,并无根本变化,那就是富贵者与贫贱者的矛盾,有权有势的人与无权无势的人的矛盾,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的矛盾。不管怎样突破,怎样革命,社会性质怎样变迁,终究还是落入窠臼。无非一时尖锐、一时缓和罢了。为行文方便,我且只用第三组概念。

于是,人类社会真正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就是如何平衡精英阶层、大众阶层之间的权利,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有效制衡,如何保证两者之间的充裕流动和动态平衡,如何使利益分配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利益分配是核心问题。完全的均贫富不是常态,也不利于激发创造力和活力,贫富高度悬殊则会引致激烈社会矛盾,所以利益分配要在一个合理区间内。

在丛林法则支配下,精英阶层天然具有地位优势,因而,政治进步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大众权利、提高底层权重、促进阶层流动、实现合理制衡,同时,无损精英引领作用。

由此我想,或许有必要设机构专司政治研究或设计,不断梳理人类社会发展史,总结经验教训,集成文明成果,促进社会架构更趋完善。此设想,在古代或为幼稚,在当代则未尝不可。毕竟,人类已跨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条件不同了。后文专章言之。

14

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此自然分化也。

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也是自然使然。皆精英,皆大众,不可为社会。强令之一,不久又将分野。精英亦可为大众,大众亦可为精英,动态流动与平衡,社会乃有生机,若阴阳之互动也。

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自然而共处一社会,皆有责任于社会,皆有贡献于社会,皆有需要于对方,皆有利益于彼此,并非不共戴天。处理好二者关系,则天下太平;处理不好,则四海板荡;无故搅动之,则天地晦盲矣。

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之矛盾统一,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不同阶段之不同者,成就方式不同而已矣。以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成就方式观之,则似乎不同阶段之社会显著不同,性质也不同,阶层也不同,矛盾也不同,但若自其不变者观之,则无非是精英与大众。

精英、大众本无善恶之别,亦无道德高下。下覆其上,则下而为上,上而为下。下而为上时,下复下乎?下已为上矣。上而为下时,上犹上乎?上已为下矣。下而为上而自诩为下,代下之言,不亦悖乎?上而为下而被命为上,续领上愆,不亦缪乎?上下纠结,国能治乎?性命交杂,路能明乎?是故,大道本简,混入万般阶层之说而徒令拧巴耳。

15

人性不变,注定有些目标不能实现。譬如,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无贪欲,人人都不自私,人人都爱劳动,人人都讲奉献,人人都讲道德,人人都很文明,人人都很富裕,人人都很谦让,人人都很自觉,人人都很友善,人人都很高尚,社会运转无碍,政治清明无瑕等,都是难以实现的。完人尚且难得,况乎完美世界呢?

古圣先贤为何皆从人性说起,因为人性是根源,根源处的可能决定了未来的可能,根源处的不可能决定了未来的不可能。顺应人性,则顺理成章;违背人性,就必然走向误区。乌托邦乃无本之木。

在社会理论和实践中,我们需要明白,何者可以实现,何者必不可实现。可以实现的,追求之;必不可实现的,不枉费心机。想得清,干得明,先给出目标,再给出路径。目标违背了常识,路径就会带来痛苦。因追求不符合人性的社会目标而开展的轰轰烈烈的运动,几多矣,无不带来深重灾难,而教训却常常不被汲取。自是且自命崇高者,前仆后继。

16

孰能让四海如镜?孰能把矛盾熨平?

一波未平,一波又兴,旧浪未了,新浪又起,明浪起伏,暗流汹涌,社会不会停驻于某一终点,历史不会终结于某一状态。乌托邦不可实现,恰如永动机不可发明。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就将永远滚滚向前。莫寄望于某一日世界可以完美,更勿尝试在当下构建完美世界。

乌托邦不可实现,但人类可以不断追求更高目标,促使世界更美好。譬如,善恶始终并存,但并不妨碍人们追求真善美;不平等始终存在,但并不妨碍人们追求更多平等。但是,把握好追求真善美、追求平等与不强求完全真善美、不强求绝对平等之间的度,其实是一个极需要艺术水准的难题。稍不留神,就会走偏。跑步飞跃者,无不头破血流。时刻注意平息不切实际的乌托邦幻想和跃跃欲试的冲动,更有利于人类的理性和务实,更有利于人间的静好和人民的幸福。

不求完美,只求完善。完善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如此,立行,立成,立享,每一刻都是最好的。

第二章  王之道

17

国之有王,乃社会架构之必需。王之责任,在协和。

王者,一国之枢机也,举足轻重,故专述之。

18

王者,非天子,非所有者,非统治者,非管理者,只是社会架构不可或缺之一员、一岗位。王者,非私有,公器也。幸而得此位者,不得私有之,不得私用之,不得私传之。必得以无私之心,协和兆民,殚精竭虑,定国兴邦,战战兢兢,唯恐有负。

三皇五帝循王之正义,夏启家天下而失王道,秦制独专而愈远,辛亥革命使王之正义回归。此皆里程碑也,而辛亥革命之里程碑尤为重要。此曲折也,人类社会发展之必经。世界各国皆然,大同小异。然不能以古已有之而私其位焉。

19

王,仅是社会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重要公器,不是国家之全部,故王权有限。王权必须在制衡中发挥应有作用,不可不受限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错矣。权力集于一人,机器终将抱死,盖因社会架构之其他部分失去效用,活力俱丧矣。

王视官吏为工具,则无怪乎官吏机械执行之,敷衍应对之。王视民众为蝼蚁,则无怪乎民众麻木唱和之,冷眼旁观之。

20

《吕氏春秋》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善王者,善用万民之智。不以一人之主张为主张,而以天下人之主张为主张,使各方面人才大放异彩,令各领域活力竞相迸发。王之为王也,不在成己,而在成人,不在自成圣贤,而在使圣贤可成。

天下之大,人才济济。各领域皆有精英,皆有顶级精英。王者不必事事精通,也做不到事事精通,何不垂拱而治?

或曰:使天下人皆言其见识,岂有主流乎?我曰:万流沛然,犹未亡大河焉。至高明之主流,非包容而何?

21

天下如江河湖海。水自择流而行,流自择形而东,无需刻意安排。王也者,随形就势而导之,使顺焉,使利焉。人智不及天智。在在刻意安排,必有安排不开时。

22

自鲧、禹治水,即知疏堵之孰优,而千百年来,面对万般难题,用疏善导者寡,袭堵宁壅者众。盖堵者见效快而疏者成效慢也。然则疏者日简,堵者日繁。日简则日轻,日繁则日重。吏者或不虑长远,王者亦可不虑长远乎?

唯王不可苟且耳。

23

人心向背,乃政权正当性基础。王权为政权枢要,尤其如此。

得民心,不在立威,在顺民心。顺民心,必当知民意。知民意,必当畅通民意渠道。捂人之嘴,即掩己之耳。虽有天赋聪明,焉能尽知民意哉?

民心顺,才能民心齐。不许言,纵曰“我尽知尔众所思所盼矣”,能无埋怨乎?

《国语》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24

矛盾处置,有良性循环之法,有恶性循环之法。孰不知良性循环好,而孰能用良性循环之法?孰不知恶性循环劣,而孰能远恶性循环之道?

譬如,食皇粮者多则庶民负荷重,产者寡而用者众,经济将衰矣。经济愈衰,争而食皇粮者愈多,而庶民之负荷愈重。反之,精兵简政则民荷乃轻,产者众而用者寡,经济将荣矣。经济渐荣,争而食皇粮者遂少,则民荷愈轻。

又如,越相信群众,越得群众支持,越得群众支持,则越相信群众。反之,越防范群众,越不得群众支持,越不得群众支持,则越防范群众。

还如,王者谦恭则官民皆近之,近之则多闻,多闻多识则王者愈谦。反之,王者倨傲,则官民皆距之,距之则少闻,少闻少识则王者愈自以为是而倨傲焉。

25

《老子》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易》曰:“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史记》曰:“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不求感恩,故为尧舜;不邀令誉,故为周召。圣贤无自崇声望者。

26

驭国之法,有道焉,有势焉,有术焉。术者,手腕也,圣王耻之。譬如,颂圣。

纵容颂圣以树己之威,则君子远而小人近,贤德之人羞为而投机之人兴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而图国之治者,不亦背乎?

27

《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王为天下表率。王谦和,则天下谦和;王包容,则天下包容;王偏激,则天下偏激;王折腾,则天下折腾。王虽非天子,然修身则一如也。

28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谓之不挠也,挠则糜烂。国愈大而主愈静,凡有变法,必三思而后行。

有阳光雨露,有大地山河,则万物自生焉,生态自衡焉。王者立其大纲,划其边界,定其底线,垂拱而治,百姓可自养生息,社会可自我运行,矛盾可自洽自愈。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要轻易打破平衡。

垂拱而治者,实法治也。良好制度和法治体系,可自我循环、协调运转,又何须人治劳劳焉?法治踽踽而频以人治者,实私心使然也。王有私心,则制度必留后门,法治必留例外,而焉得流畅无碍邪?而焉能垂拱而治邪?

29

生于斯,长于斯,民谁不爱其土?民谁不爱其国?民谁不爱平安生活?非不得已,民谁乱之?王者信其民,爱其民,顺其民,福其民,融入其民,而不折腾其民。

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商鞅五术,何其陋也!无能者故无耻,圣贤谁其用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仁,而焉得为圣人?圣人不可以以百姓为刍狗。残民而兴国,不亦远离兴国之本由乎?

30

谋国之道,有王道焉,有霸道焉。

古之所谓王道,仁政也;所谓霸道,强兵贵刑也。今日亦有王道,仁政仍为要义,民主、自由、法治、平等、人之免于恐惧、人之全面发展与解放皆是也。

王道人皆爱之,而常被霸道耽误之,因为丛林竞争中,霸道立竿见影,而王道相形见绌,恰似人皆怀抱理想,而不得不迁就现实。然而,不应苟且而弃置理想也。

圣人不得已而行霸道,其心无时不在王道焉。条件一具备,则践行之;稍有窗口期,则推进之。

王者,不徒谋治,必有更高理想。惟其志存高远,故可卓然不群。

31

古有欲治其国而断民断士脊梁者。以忠孝缚其魂,以跪拜屈其膝,以八股固其思,以颂圣弭其志,横征暴敛以疲民,繁文缛节以疲官,国虽治而民不以天下为己国,士不以天下为己任,内忧起而抿嘴看崩,外患生而躬身待宰。此不惟误国,亦且有愆于民族矣。

32

国者天下人之国,国事者天下人之国事,王者天下人之一员。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体,不是被管理者,不是需要千方百计防范的人。王不可以异化为独立于人民之外的特殊人物,不能抛开人民去谈国家治理。群众路线,最重要的是信任人民。

信任人民,则信任民间,信任民营,信任民办,信任民治,信任民德,信任民智。然后,民皆愈爱其国,愈心戴其王,而国家上下无碍,欣欣向荣矣。

人人皆有主人翁感觉,则何愁国家不兴?人人皆做看客,则何期国家不败?国家大事,不能让人民有边缘感,觉得那是他们的事;更不能让百官有边缘感,觉得那是他的事。众人拾柴火焰高。

33

王权者,公权之一部分也。王权有限,公权亦有限。王权非无限,公权亦非无限。公权之外,尚有私权,私权域之广广于公权域,私权利渊源之久久于公权力。尊重私权,则公权亦得尊重。践踏私权,则公权亦将被反噬。

社会若无法无天,必始于公权力为所欲为。善王者,公私分明。划定公权范畴,厘清公私界线。国家逢紧急状态,不得已而临时调整和跨越,必得及时复原,不可延宕成习、因循成制。

34

四海之内皆有贤德。王选人用人,必五湖四海。五湖四海,则英杰奋力;任人唯亲,则贤能寒心。寒心则不尽其力,不尽其力则宏猷难成。

当知天下豪杰皆豪杰焉,亲疏无别;天下蛀虫皆蛀虫焉,亲疏无别。

35

管子曰:“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善王者,体民性而治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能,勿要于人。必察者察之;不必察者,视而不见。然后,官民皆悦而知所节焉。

王者爱民如子,教官如子。爱之者,饮食间念之;教之者,唯恐其不贤。见饥馁之民,必自省焉;见跋扈之官,必自责焉。

36

《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执两用中则道宽,两端之间皆为道焉,人可各正其位,各得其所,各行其道,各有所趋,而不觉逼仄也。执其一端,则道为一线,若千军万马之过独木桥,摩肩接踵而落水者必众。此谓不知常道也。不知常道,乃令天下无道。故善王者,善留广裕空间。

执其一端,则另一端旋踵而至。何也?物极必反耳。欲治而成乱之源,欲兴而起衰之肇,欲洁而令浊之甚,欲强而致败之速,结果往往是初衷的反面。故善王者,不走极端。

人皆知盛极而衰,故不可登峰造极。亢龙必有悔也。

三人同行,即有左中右,王者促其共处,而不激扬其矛盾。

37

自然生态好,必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国家兴旺发达,必百姓个性鲜明,社会生机勃勃,乃至衙府中人也有清晰五官。若百官一词,千人一面,万店一容,亿民一智,国将穷矣。所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也。

38

善王者,善反其道而矫枉。

王权虽有限,王权亦大矣,王位亦尊矣,王势亦威矣,是故,人奉承之,人谄媚之,人顺其意而言之,人揣其欲而行之,此皆人之常情也,不足为怪,不必苛责,亦无力彻底纠正者。为王清醒,反其道而矫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自明于心而不惑焉。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王者示人以中庸。

人皆喜嘉语而恶诤言,圣贤亦难免之,故当每日三省:“被人批评而愠怒乎?受人吹捧而自得乎?脱离实际而不知回头乎?”

39

有王而必有特权。特权本是一种保障,特权的存在是社会演绎的正常,不能完全避免。既如此,则实事求是面对之。避免所能避免,不强求消除所必然,明晰之,规范之,透明之,严格之,可耳。

然而,特权者,公权之特殊部分也,不可私用,亦不得有特权思想、特权阶层也。

40

治道甚简,实事求是可也。

何谓实事求是?是什么就是什么。回归人性,接受常识,尊重规律,正视历史。可实现即可实现,不可实现即不可实现;可落实即可落实,不可落实即不可落实。如是等等。纯阳真人曰:“古之人从实,不穿凿;今之人从精,作外相。”

不为名所羁,方可实事求是;不为利所系,方可实事求是;不为执念所绊,方可实事求是;不为理论所囿,方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与否,见一人之格局。

41

外交犹内政也,譬如禾在外而根在内也。外交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国家实力、价值观、发展方向本身,而不在于外交辞令和技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故,大国外交不逞口舌之能。坚持发展,坚持不折腾,坚持仁民爱物,融汇世界文明而行其大道,不令四邻疑惧,而堪万邦取法。

4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王者,慎决策,犹肯反求诸己。汤誓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第三章  包容是更高的文明

43

世界有玄机,亦可谓之造化玄机。

庄子曰:“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所谓玄机者,世界因之而然者也,世界因之而不然者也。

食色性也,即为世界玄机之一,盖有此二欲而人类发动焉,绵延焉,有其后之纷纷扰扰焉。生老病死亦然,欢乐痛苦亦然,若无生老病死、欢乐痛苦,世界面貌将不是如此呈现。进而言之,凡夫俗子即是造化玄机,物质世界即是造化玄机。此皆显而易见者。

亦有隐而不易见者。比如,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人不能穷其极尽者,进而难知宇宙之全貌、存在之本然。再如,人类思维看似无限,实则会碰壁,有些问题会想不下去,无法深入,茫然而返。又如,纵或有突破思维壁垒而睹真相者,亦坐忘而无以言表之。

亦有虽可见而无力改变者。如,面对同一世界,人们对世界真相的看法千差万别,且难以彼此说服、达成一致。若能达成一致,世界将不是今天面目,然而,的确不能达成一致,所以,世界是今天面目。此亦造化玄机也。

季路问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生者不知死后有无,人各执己见而难以同。死者不能返而告之有无。生死之事遂成千古争执。若明确有无,则人生取向大不同。此亦非造化玄机乎?再如,一人有超验体验,一人从无,两人对世界的认识必然不同,然而,无力使之同,也无力使之通。此亦非造化玄机乎?如是者多矣,不胜枚举。

世界玄机,恰似一层薄纸,难以捅破。不捅破,恰好。捅破,未必好。捅破了,世界运行规则就改变了。

44

于诸多世界玄机中,“对世界真相不能取得共识”是极重要的玄机。百人百人见识,千人千人见识,万人万人见识,亿人亿人见识,客观世界唯一,心中世界则几无全同者。

古往今来,很多人集中精力于弄清世界真相,然而,或许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不能一致的情况下,如何彼此宽容与共存,为世界谋和平,为探求世界真相创造条件。

简言之,若认识不能达成一致,莫如就共存达成一致。

45

世界唯一,真相也必唯一。无论何种世界观、何种信仰,都是对同一世界的认识,只不过因认识不同而产生了各自笃认的真理。无神论和有神论,各宗教之间,在这一点上是统一的。

既然大家都是对同一世界的认识,只是认识不一,那么,最好的相处之道不是要求别人与自己一致,而是应相互尊重、包容和共处。

大家都是人类,何必因为对世界真相认识不同而水火不容?至于此意彼为有害,彼意此为无益,何不通融而弥合分歧?

历史上,宗教之间有残酷战争,无神论和有神论有激烈斗争,然而,今日之世界,随着科学的发展、理性的上升、人文的凸显、宗教影响的减弱、各宗教的改革与调适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互鉴,乃至无神论与有神论之间的理性交锋,不同信仰、不同世界观之间互谅互让、包容共处,成为可能。

这种可能,不仅使减少因信仰而引发的冲突更具条件,亦使共同探求世界真相初备前提。

46

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是一个众文明多线起源、独立发展、相互碰撞、彼此吸纳、迈向融合、推陈出新的历程。而今,尚处在深度碰撞、初步吸纳、略有融合的阶段。不仅信仰之间有分歧乃至冲突,文明之间、制度之间、民族之间、种族之间、国家之间、意识形态之间皆有分歧和冲突。因此,相互尊重、包容和吸纳,应当成为面对种种不同时皆应有的态度和选择。

消弭分歧,功莫大焉。包容,是更高文明的特征。或者说,包容本身就是更高形态的文明,是超越执念的文明,是跨越各文明的世界性文明。

各种思想在更高一阶皆可取得对话点、契合处、平等位。人类应当能够超越此是彼非,获得互谅互让,找到一条和平进步的道路。消弭有神论与无神论、科学与宗教、不同宗教之间、民族之间、种族之间、国家之间、意识形态之间、社会制度之间、文明之间的纷争,走向共同探索人类真谛、共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之路。正所谓“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47

不同信仰岂非对同一世界之认识?不同制度岂非都是在寻找社会进步之路?不同文明岂非都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超越分歧,求同存异,岂非皆可获得给养与完善?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48

所有的宗教教义,都是关乎道和德的。儒家亦然。道,即是大道、天道、真道,也即世界本来是怎么样的。徳,是指人徳。人如何通过行善积德来符合大道、融身天道、回归真道,这便是各教的主要义、通融处。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三教同源,五教同本,大处可归结为一个“善”字。善者,徳之核心。一善而天地咸通。如果人人向善,则世界真可和平,这或许是世界和平的唯一可能。这便是信仰的作用。

既然同源同本,何必进退颉颃?莫如无争共处,相携济世,各得其用。至夫无神论,亦未必不可如此。出世入世同住世,洋洋济民自取之,不亦强乎鸡强而鸭听鸡、鸭强而鸡听鸭乎?

鸡同鸭讲,万古常态。与其必争高下也,不如共济生民也。

49

弥合分歧,亦包括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之分歧。现代不能视古代为落后,不能视远古为蛮荒。人文初创时,少束缚,体自然,自有其直达根源处,未必是现代人可见。

譬如《易》者,五经之首,中华文明之渊薮。近世竟视之为迷信。此非自断文脉乎?殊可哀也。常以为,何时《易》能堂堂正正被研学,何时中华文化复兴可冀也。

50

历史是砍砍杀杀走来的。今日若欲不同信仰、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相互尊重,必须就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共存取得共识,人人皆不以手握真理之姿态待人。数十亿民众需有此共识,各国首脑、各界代表人士更需有此共识。如其不易,可先就取得共识取得共识,凝聚凝聚共识之共识。拾级而上,循序渐进,未来或可期也。

虚怀若谷,放下傲慢与偏见,超越分歧与执念,寻求契合点和公约数。相信人类有能力走出冲突,走向和平。若无这般能力,人类愧为人类。

5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很有高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现实需要。宗教论坛、文明对话、政党峰会等形式,也是很好的尝试。尽管精神和格局尚显不足,但有此立意和起步,即是好的端倪。

何谓精神和格局尚显不足?参与方皆视自己为真理拥有者,欲宣己而不欲知人,欲布道而不欲吸纳,则何时而得互鉴耶?一方面呼吁彼此尊重、超越分歧,一方面高歌自我优势、贬低他人长处,则何时而得互融哉?

其实,谁促进尊重、理解、包容、借鉴、共存、共赢,谁就把握了历史的主动,站在了道义制高点。格局大者,本当率尔为天下先。奈何,鲜矣。

52

昔者,子不语怪力乱神。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庄子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从社会包容性讲,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高明之至。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以红尘为正道,树立人本取向,但同时,不否认、不排斥鬼神的存在,只是不语之。这就为“语之”的宗教留下了生存空间。因而,古代中国得以形成以儒家为主干、儒释道并存,以人本为主、神本思想亦被容纳的局面。

以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喻,儒家思想作为一套以人本为核心的操作系统,为神学思想的接入预留了接口和运行空间。而且,因为儒家思想本身也内涵了形而上的部分,只是未将其深入展开,所以,各宗教都可从血脉上同儒家思想打通,全无滞碍地融入古代中国社会,成为对主流文化的有机补充。

儒家思想,非无神论,非有神论,非不可知论,而是存而不论。这便契合造化玄机。言无神,人不尽信之;言有神,人不尽信之;言不可知,人不尽信之。关键是,人与人之间达不成对世界真相认识的一致。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存而不论,人可各执己见,不需要非此即彼,共存即好。这样的社会,恰恰是一个包容的社会。这样的文化,恰恰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

儒家也被称为礼教、名教、儒教,但此教非彼教,它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聚焦于现实世界、人类社会同时对六合之外提供开放性支持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文化根基的古代中国政府,本身不持任何信仰立场,不以任何宗教为国教,不断言有神,也不断言无神,不断然否定有神,也不断然否定无神,而是提供对信仰的包容、探究的宽容。

孔子真不懂生死之义吗?孔子真不懂六合之外吗?不是。夫子取中道,不语之。生死不必尽知,存之而行仁可矣。

执着一端则另一端为禁区,则不能包容万物,不能实事求是,难于血脉畅通,难于游刃有余,且堵塞了探索真理和深化认识的空间。故尧嘱舜曰“允执其中”。孟子云:“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故夫圣人之圣,不在立言高明,而在广开言路;不在穷真究理,而在使可穷真究理。

53

儒学精髓有三焉:仁,礼,中庸。敬鬼神而远之,亦可谓中庸之道矣。子曰:“中庸之为徳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惯于非此即彼、一争高下、一色乾坤的世人,要习惯自由、习惯包容、习惯多元,恐怕也是一个极艰难的过程。

54

常有人疑问,为什么当今世界科学如此发达,还有那么多人信仰宗教?其实,我们所处的世界与古代社会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变化。未知的东西少了吗?存在的本然看清了吗?生老病死免除了吗?命运的无常感减轻了吗?生存的残酷改善了吗?战争与灾难有一刻停息吗?若没有,何诧于宗教之信仰者众焉?

减少人世间的痛苦,是最大的道。各宗教的诞生,儒家这样决然入世的思想,以及近现代以来的各种社会学说,根本上都是以救世为目的,也即佛语所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一道不济,则万道施为。万道不争,则各有所利。故曰,包容是更高的文明。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力争从制度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努力减少人世间的痛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推动人类社会冲出自身所缔造的牢笼,自文明的桎梏中解脱并创造新的更好的文明。而包容,既是途径,也是要义。

第四章  重要的里程碑

55

过去,各信仰、各文明、各制度等难以和平共处,各宗教、各思想、各学说等难以实现救世理想,是受制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在局限。而今,相互理解、尊重、借鉴、吸纳、共同发挥作用的条件已经具备。

这一条件,简言之,就是国家性质的跃迁。也即,国家性质由统治工具向共和体的跃迁,国家由君主国向共和国的跃迁。这一世界性的跃迁,已近五百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尽管目前,世界上的百余国家中,仍有君主国、君主性质的国,但共和国已占主要部分,且成大势所趋。趋势既成,人心所向,不会轻易复古。

作为里程碑,这一世界性的跃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56

国家性质由统治工具演变为共合体,国家由君主国演变为共和国,最堪称道的变化是:国家由“家天下”变成了“天下人之天下”;老百姓由臣民变成了公民。国家大事,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人民当家做主。

国家本来就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统治工具,也是共同体,自古而然。但过去是以统治工具为主,现在则以共合体为主。共和国自然也需要具备和行使统治工具职能,以保障秩序、惩戒罪恶等,但社会关系主要是全体人民的民有民治民享,而不是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

尽管社会架构依然自然沉淀并呈现为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的矛盾共处,但两个阶层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方统治、管理、压迫、剥削另一方,而是共同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大众阶层同精英阶层一样,拥有国家治理权利,并参与国家治理。而且,国家会不断地改进和调适两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政治制衡和阶层流动。

社会架构呈现为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矛盾共处,是人类社会丛林法则内在决定的社会常态,也是人类社会必须以非绝对平等的立体架构运行的合理形态,不受社会性质影响,也不因国家性质跃迁而彻底改变。但是,这种架构能够因为社会性质和国家性质的变化而变得更加成熟、平稳,避免和减少激烈矛盾和冲突。故而我亦言,走出丛林或可期也。

在共和国中,依然有王,有官,有民,这也是社会分域、分层、分工之必须和必然,但是,王不是天子,不是统治者,不是国家的所有者,甚而也不是管理者,只是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一员。官,亦然,皆公器也,有人居之耳。

王、官以及政府,是国家治理者,而不是人民治理者;是社会管理者,而不是人民管理者。更确切地说,就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受人民之委托负责具体行政事务。包含王、官、民在内的全体人民,才是国家的所有者、管理者。大家共同在健全的政治架构中,民主科学决策,广泛凝聚共识,妥善化解矛盾,将利益分配控制在合理范畴。

57

在共和国中,人民是平等的。地位、权利皆是平等的,不分哪个阶层。人皆人民也,没有三六九等。以种族、以民族、以信仰、以阶层、以血统、以分工等而论高下者,皆为不当。国家和政府不以任何特定群体为依赖,而以全体人民为基础。依赖这个,则别个为次等,皆有违共和精神。于理不应,于法无据。

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社会里,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觉得自己是边缘人。人人都为生活在这个平等的国度而感到骄傲,无论何种信仰、何种阶层、何种职业。

58

国家性质的跃迁,是人类认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成就。它为解决历史上所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扫除了障碍,创造了前提。最重要的前提,也是国家性质变迁最重要的结果,是公民意识的崛起,臣民意识的抛弃。睁眼看过世界的人,绝不想再闭上眼睛;做过公民的人,绝不愿再做臣民。

文化土壤、人文共识的作用是极其伟大的。当一国之内的人民普遍认同和捍卫共和体制时,深入人心的共和国便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之后,帝制就永远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谁若再想称帝,必在人民的唾弃中失败。

59

毛泽东同志和黄炎培先生曾经在延安有过一次著名的“窑洞对”。“历史周期率”所问的正是一个人类最大的断代史问题,所回答的也正是一个人类最大的断代史问题,就是要靠民主共和的方式来彻底解决治乱兴衰的难题。“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世界范围内,君主国向共和国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尽管民智已开,趋势已成,但有的国家仍然是君主制,有的国家是实质性的君主制,有的国家还在艰难转型,有的国家还在苦苦巩固。新旧文化和力量的攻守博弈一刻未停。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进步潮流是阻挡不了的。

现有共和国中,建立健全政治运行机制者凤毛麟角。或者说,大多数共和国都没有按照共和国精神来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政治运行机制。每个国家都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60

君主制的国家必然打不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宿命。小处讲,君主世袭,必呈衰减之势;中处讲,王权突出,制度不圆融,运转终将有碍;大处讲,一人之天下必不如人人之天下更能得人人之珍爱与维护。

共和制克服种种弊端,故可久。共和国若失共和精神,则依然难免治乱兴衰。

61

昔者,孔孟皆曾周游列国,欲行大道于世而不成,盖时势逼人,霸道较王道为速焉。至汉武帝表彰六经,而儒家始显赫。然而,后世所用儒家,实已抽筋去骨,不复初始景象矣。儒家真正理想,从未真正实现过。为什么?因为帝王依其利弊而取舍之,有利于统治则崇之,不利于统治则去之,有利于驭民则弘之,不利于驭民则弱之,终至僵直而无活泼生气矣。

岂唯儒家如是哉?佛家、道家亦然也。君主制下,哪个不被当作工具使?哪个不曾削割以求生?或遭人残,或自残。其救世之行也曲折哉!

岂唯儒释道如是哉?其他诸教在世界各国,也普遍遭遇肢割问题。至于有的宗教曾为国教,教权曾高于王权,但其实教权与君权利益混同,教义教规被利用者愈甚,远其宗旨也愈甚。

真正有利于儒家及各宗教发挥作用的,是共和国。何以言之?无需取舍以维护君主专制,无需借用以麻醉百姓,故可以真面目示人,以真心救世矣。政教分离,政行其政,教行其教,各正其位,各得其用,各济斯民焉。也唯其共和,故无特别被尊崇者,而可令万流沛然,无丰无枯焉。

宗教远离政务俗务,非被削弱焉,实有利于信仰之纯正、自身之健康、长远之存在焉。世界皆归人本,神本为辅,无妄之灾可少矣。

当然,儒释道及各宗教本身皆有当改革之处,并非完美无缺,理想对接现实,也需与时俱进,但这是另一个问题,说来话长,不横生枝节矣。

62

一国真正行共和之制,氛围当自由,环境当包容,制度当圆融,各宗教、各思想、各学说当和谐共处。世界各国真正行共和之制,则各信仰、各文明、各制度可得互鉴与通融。何以能之?各国皆人民当家作主,善意相聚,公意相近也。

或笑曰:迂阔哉此论!国际关系本色为利益之争也,焉有不论利益而妄谈和平者?

窃以为,利益之争固难平也,争斗不可息,世界不理想,我早已知之矣。然而,利益之外,亦有人性焉,亦有道义焉。人性之中,亦有光辉焉。国与国之间,亦有道之同气连枝焉。皆为共和国,皆行共和之道,则价值观必有相惜者,况乎人民当家作主则尚和平、免战争之可能性大增矣。何故?人民可信赖焉。

进而言之,促进信仰、文明、制度间的对话与交流,增进诸多方面的共识,减少诸多方面的冲突,则至少是促进了和平的机率。唯留利益之争者,也未尝不可有调处之机制也。

第五章  中华文明的前途

63

在世界文明及文明史中,中华文明重要而独特。一方面,她是世界文明源头之一,内容独到,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另一方面,她源远流长,延绵不断,连接上古、古代、现代人思维。因此,放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看,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64

中华民族的认同,主要是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是文化的凝聚力。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千百年来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作为血脉,我们的凝聚力将大打折扣。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有数千年传承不断的中华文化,这是我们的标识,也是我们的基因。丢了这个基因,就丢掉了民族的独立性,就存在被溶解的风险。

当然,民族融合是世界大趋势,但那是太大的趋势,就眼前而言,重视民族的特质保护依然十分重要,与促进融合不矛盾。而且,即便是未来民族大融合,也依然是东西南北葆有不同的地域和历史特色,不会完全趋同。

此外,中华文化的人本传统,也是极为珍贵的传统。传承中华文化,坚守人本精神,对保障中国的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

65

中华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纲常礼教吃人,已是近现代中国人基本共识。人治、专制等传统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也是痼疾沉疴。中华文化是个复杂整体,精华糟粕并非泾渭分明。存其精华、去其糟粕,知易行难。传承精华,也难免会顺带糟粕。

既想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又想克服和避免其弊端,如之何?答案归结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一提法是当今大政方针,我赞同。优秀,即意味着扬弃。虽然精华糟粕不易分离,但可以尝试,也必可有成就。而且,世界上任何文化都是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必寄望于未来有纯粹的好文化,基本面不错即可。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最终要实现的中华文化复兴,不是复古,而是质的提升。

66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世界进步潮流,把握若干原则:适应共和体制;服务现代化进程;重在传承精神;融汇世界文明。方法上,应全面梳理,批判继承,整体提升。

67

由君主到共和,世界性的大转折,伴随着人文领域世界性的大觉醒。欧洲大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性得解放,人本得阐发,人权得尊重,人道得确立,而后有人人起来负责之新局面。

辛亥革命于中国历史贡献之大,如何评价都不为过,可谓断代中的断代、里程碑中的里程碑。帝制终结,共和确立,与之相匹配的文化也必然需要重塑,这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根源。于是有德先生、赛先生的引进和引领,深入人心而不可废拔矣。

众所周知,近现代中国的落后挨打,促使国人深刻反思我们的文化,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打倒孔家店,对中华文化的否定一浪高过一浪,一度达到全面否定的高潮。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依然延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文化多元以及人们对道德问题的反思,传统文化才一元复始,渐而生机勃发。然而,时至今日,对传统文化复兴持反对或谨慎态度者,依然甚众。因为,传统文化的糟粕、弊端及可能引致的历史反动,并没有得到有效排除。

其实,与其说近现代以来中华文化的曲折命运是因为国人对落后挨打的深刻反思和高度警惕,毋宁说是因为我们身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正在艰难地构筑与共和体制相适应的人文根基。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只是构筑新的人文根基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民族性重要问题。既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令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又要改造和发展中华文化,让中华文明适应和涵养新的时代。

68

重视秩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易传》开篇即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孔子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礼制,核心就是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宗法制度贯穿古代中国。

重视秩序,本身没错。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需要秩序,但秩序的精神是有区别的。古代中国的秩序,是为维护王权专制而设置,因而等级森严,令人窒息。从天子八佾到三跪九拜,皆是为尊崇天子地位。当代中国是人民共和国,人与人之间没有尊卑贵贱之别,政治地位平等,因此,新的秩序就要体现平等精神,而不是等级观念。若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就不能照搬周礼、仿照秦制,而要以平等理念重塑国家礼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礼仪。

君主国,民为臣民;共和国,民为公民。以臣民待民,必然强调民对王之忠诚、服从;以公民待民,应当强调民对国之义务、责任。由此而带来的文化差异,也必然体现在秩序的脱换中。

君主国,因为要不断强化王权,巩固专制,所以礼制必日趋死板。共和国则不然,王、官、民同为社会一员,秩序将日益活泼。

所以,重礼循礼,而不袭古礼。礼制,非不可以学也,但要重视本质的变迁,过去的礼是宗法制度的礼,今天的礼是平等社会的礼。

69

某年,我尝参加一场《孝经》读书会,受邀解读的专家对《孝经》推崇备至,以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没有孝子,哪来忠臣”,故今日必须重拾“忠孝”教育。我怒而怼之:“这话听起来似乎无可辩驳,但关键是我们要培养的是公民还是臣民?”

70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民本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政治有深刻影响。但也正因为历代统治者懂得“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既尊重人民,又畏惧人民,既重视民意,又害怕民意,既欲深入群众,又常脱离群众,既想贴近群众,又和群众保持距离,归根结底是因为君主制下王权高高在上,唯恐失去地位。

现代政治中,王只是社会分工的一种,不是某个人、某家人,而是公器,是普通百姓中恰好有一人居于此位置。因此,王不应如古代那般继续牧民思维,而应平等参与国家治理;不要以对待落后分子的态度对待群众,而要虚心向群众学习。

71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走在由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这一过程迄今仍在继续,我们仍身在其中。

这一历史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三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的,但进度不同、难易不同,最难最缓慢的是文化现代化。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奋斗,经济现代化基本得以解决,但还是表象的、成就层面的,深层次的现代化依然道阻且长。政治现代化比经济现代化艰难得多。我们提出了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明确目标,但真要落实到位,需要极大的自我革命勇气和精神。文化是最难现代化的,因为它根深蒂固,涉及民族自尊心,也有路径依赖,很难自我突破,很容易走回头路。

现在看,近代以来的文化现代化,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彻底完成,封建思想残余依然浸润方方面面;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没有很好实现,成果有被蚕食之虞;推陈出新、浴火重生,复兴中华文明更是远没有完成,甚至连序章都尚未响起。

文化现代化,是早晚要做的事,就像不可能只要经济现代化而不要政治现代化一样,只要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而不要文化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经济发展会自然而然对政治变革提出要求,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最终也必然会对文化进步提出要求。经济发展最初可以独立加速,但后来会受制于政治约束并促进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良性互动之后也会受制于文化约束并推动文化进步。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文化要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将是中国现代化得以完成的标志。

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正确路径。同时,务使之有利于巩固经济现代化,促进政治现代化。三者本一体也。

7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

市场经济是充裕流动的经济,小农经济是相对固定的经济。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宗法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会自然式微,也无需在文化复兴中重构。大量农民离开农村,随着市场大潮流动,大家族越来越少,宗法制度已经失去了基础。无论城市农村,社会构成单位均以小家庭为主,不仅复杂的宗法制度和礼仪,如早晚请安、族老议事等,渐成历史,而且家庭成员之间也越来越趋于平等、自由,少了等级、规矩。在这样的条件和趋势下,传统的“孝”文化也必然退出大多数家庭,代之以“感恩”等新的理念和表述。这都是自然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行推行“孝”文化和教育,难以蔚然成风。

那难道就不要“孝”文化了吗?那倒不是。不刻意推行即可。不如古代那样重如泰山般推行,不代表后代子孙就不孝了。感恩并荣光父母,是人之天性;尊敬并赡养父母,是人之常情。不会丢。在一个思想自由、文化多元的社会里,《论语》《孟子》《孝经》等典籍正常流布,孝文化自然存在,人人皆可学习、了解、思考、践行。如此,就够了。非要用二十四孝来熏陶孩子,适得其反耳。

73

我观察自家孩子。孩子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规则意识等都是超强的,都是我小时候所不曾具备的。他们的口头禅是:这不公平!凭什么呀?这不是个例,而是一代新人。这不是一家一户的环境和教育使然,而是社会大趋势的体现。

74

国法代替家法,法治取代人治。也使得宗法制度失去了合法性,乃至合理性。在今天,谁若以家法处置家人,那就不仅是愚昧了,而且是违法的。

75

市场经济需要有限政府,需要法治环境,需要活力四射的市场主体,需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王权是无限的,政府是高度强势的,商人是地位低下的,市场是不充分且经常被打压的。且甭说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了,就是不努力去改变这种文化影响,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也或是镜花水月。

76

传承中华文化,重在传承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最核心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精神,令民族立,令民族强,令民族韧,令民族久。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何也?仁是光辉。儒家以人间为正道,以仁为人间之正道。有此追求,便卓然而立。仁,永远值得追求。仁政,永远值得践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有所不苟得,患有所不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中国自古而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为民请命、仗义执言者。此种精神亦应宝之。

满招损,谦受益。谦谦君子,用涉大川。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于人之求之与?”谦,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品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当世代传承。

再如,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古代中国政治智慧最堪推崇者,就是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今天世界所面临的很多矛盾和问题,都是缘于执其一端。好好地向古人学习中庸之道,社会可减少许多戾气,国家可增加许多祥和。

如是者甚多。

传承中华文化,重在传承精神。好的形,自然也要传承,但须是形神兼备。譬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等节日,都有丰富的形式和内容,要好好珍惜,不要丢三落四。移风易俗,应特别谨慎。

再如,汉服之兴,可谓形神兼备。何不于清明之后、五一之前、春暖花开时节,设一“中华民族盛装节”,不仅鼓励汉服展示之,抑且鼓励各少数民族服装展示之,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交往交流交融之。

77

世界文明的趋势,是不同文明的融创。中华文明的复兴,既是自我革新,也是革新世界;既要广为吸纳,也要广为贡献。中华文明之复兴,终究是东西方文明融会贯通后的更上一层楼,而不是自我的闭环再生。中华文化自身是有不足的,需要吸纳新鲜血液和因素,以弥补自身不足。

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素为世人所称道,中华文化本身就是各种文化不断汇入而成今日之样貌。弘扬中华文化,不意味着排斥西方文化,相反,以开放胸襟吸纳西方优秀文化,才是对中华文化的真正继承和弘扬。中国气派、中国气度,很大意义上讲,就是指开放、自信和包容的格局。

78

中华文化自成一体,有着鲜明的特质和独到的体系,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世间种种学问皆以西学体系统领,皆以西学方法研究,中华文化固有之体系淡出人们视线。研究中华文化,还是以其自身内在之体系为引导,更为妥帖。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也要重视中华文化话语体系的现代化表述和建构。

世界文明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当是多样的。不应是中华文化统领世界,也不应是西方文化统领世界;应有西学话语体系,也应有中学话语体系。比起西风东风谁压倒谁,相互学习、理解、借鉴更符合历史规律和潮流。

譬如,中华文化有一体性特质。无论思想、文学、书法、绘画、医学、建筑、武术、戏曲哪门哪类,源头上都从效法自然而来。“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及地之宜,近取诸物,远取诸身”。从乾坤沉浮、四季轮回等自然现象中发现宇宙规律,引以比附人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几乎所有领域的所有学问都承载了“道”,内涵了“天人合一”精神,体现为一体性文化的某一个方面。这和西方文化思维便不同。西方文化各领域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学科专注于学科本身,不必承载统一的“道”。

一体性,有利有弊。利者,有源头观、大局观;弊者,易束缚思维,易牵强附会。各领域相对独立,利弊恰反之。各取所长为是。

79

复兴不是复古,而是脱胎换骨。

中华文明的前途,应指向新的文明形态。

纵向看,新的文明形态应当葆有我国古代文明的优点优势,而后有新的进步和提高。横向看,新的文明形态应当葆有同时代其他文明的优点优势,而后有新的进步和提高。例如,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在其原有文明形态中所享有的权利、便利能够继续享有,同时又有新的权利和便利,新的文明形态方有号召力。倘若纵不能优于古文明,横不能优于其他文明,抑或纵失古文明精髓,横失其他文明魅力,皆不足以为新文明。

新的文明形态,应当是世界已有文明结晶的集大成者,能够传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能够融汇当代中国文化和西方价值观,能够树立世界性的典范,为全人类所认同,对世界各国、不同制度下的人们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感召力。

新的文明形态,要具有稳定的进步预期,长期的包容预期,让人不担心融入会失去什么,不担心未来会失去什么,特别是各国人民各自所珍视的权利和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讲,中华文明的复兴,必须是海纳百川的复兴。

使得不断进步的制度,才是真正进步的制度。

80

中华文明是极为复杂的系统文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全面梳理,批判继承,整体提升。

中华文化,包含古代文化,也包含近现代文化、当代文化;包含儒释道,也包括墨、法、名、兵、农、阴阳等百家文化;包含汉族文化,也包含各少数民族文化;包含政治传统、修身文化,也包括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传承和弘扬的前提,应当是系统的梳理。譬如,儒家思想,孔、孟、董、朱、王,各有不同,各有侧重,各有发展,各有取舍,今日我们所直观体会到的儒家文化,主要是明清以来的文化,与孔子的思想、理想已相去甚远。若追溯到尧舜汤武,那就更不同了。梳理儒家思想发源与沿革,才有基础做好传承和弘扬。其他文化亦然。

梳理,应坚持述而不作,论而不议,议而不辩。客观梳理,不以当代人思想臧否之。但是,在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则要批判继承,在思考中学习,不能如古代中国那样把圣人言语当作不容置疑的金科玉律。不然,就又受到了思维禁锢,背离了推陈出新的初衷。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的,是结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结合现代化需要,在中华文明原有基础上,经过扬弃、补充和创新,经过对世界其他文明的吸纳,实现中华文明的整体提升。

第六章  散记

81

娑婆世界与凡夫俗子,是观察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角度,也是推动世界进步的一个重要基点。

在一个不完美的、充满了矛盾的世界上,生活着数以亿计的生具七情六欲、被种种条件所限制的人。将这样一个人所共知的现象组合,作为讨论的出发点,可以引申出诸多观点和思想。

譬如,不确立不可实现的目标,不以不切实际的道德规范绳人。前者的出发点是娑婆世界,后者的出发点是凡夫俗子。

82

欲本无善无恶,应物而生善恶。人类社会发展、创新、改善之动力,源于欲;争斗、征伐、征服等,也源于欲。

83

人性有善有恶,时善时恶,可善可恶。循其善者,则教育之;循其不善者,则绳刑之。

84

孔子立论,未立足于凡夫俗子,给出的标准太高,使得社会呈现言行不一的状态。虚伪弥漫,人格两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成为束缚人性的枷锁,与社会现实及实际生活相去甚远。佛教虽然立足于普通人,但目标不在于俗世生活,而在彼岸。佛、儒家相结合,立足于凡夫俗子,树立可行的俗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符合天性,解放人性,人皆可践行之,才是大道。

85

人本何意?人间烟火,即是人本。

既来之,则安之。来到这个世界,就活好这个人生。

86

孔子的智慧,给中国带来安稳,带来世俗的幸福,还有奋斗的精神。

87

研究近现代史,有时候会想,历次运动都斗资本家,为什么中国还会有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存在,还有代表他们利益的民主党派存在?因为这个世界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社会结构是需要如此的,也必然会如此的。

88

劲,不可以长期鼓。兴奋,不可以持久激发。社会总有个常态。生活需要静好。

89

没有经历过赤贫,对政治的领悟便少了一份深刻。经历过赤贫,方知民之真关切,方知民之不很关切。

90

大江大河岂人为哉?万流聚而成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天下人交织互补,乃可趋近于真实无漏。

91

有些东西是自然而然的、发展变化的。强行认定、人为界定,则可能固化而为障碍。积极有为,并非皆好。无为有无为之好,模糊有模糊之善。

92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善王者,以人民为师,而不师人民。

93

人民群众是朴实无华的,雕琢与矫伪来自上层。

人民群众是讲真话的。大实话。因为他们的生活无需掩饰,无需装腔作势,无需秀。

94

爱瞎琢磨。某日想,古代中国幅员辽阔,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国都深居简出的帝王,是怎样有效管控国家的?换言之,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为何能服服贴贴执行皇帝命令?大抵有这样几个原因:

其一,人心思定。老百姓都希望安安稳稳过日子,不喜欢瞎折腾,更不愿意国家陷入混乱,自家跟着颠沛流离。人民是小确幸和大情怀兼具者,天然地爱生活、爱国家。这是政治稳定的首要根基。设想,如果太平盛世里,有一人忽然振臂高呼,揭竿而起,会有人响应他吗?不会。有一地方官积谋乱邦,忽然兴兵,会有人响应他吗?不会。百姓只要衣食无忧,甚至只要活得下去,就不会铤而走险。

其二,官僚负责。偌大一个国家,日夜无休运转,仅靠皇帝是不够的,必赖一套严密而有效的官僚体系。仅有官僚体系也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千千万万负责任的官僚。不同层级、不同系统的文武百官以及无数皂吏,不仅对皇帝负责,而且对自己的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良心负责,对理想负责,对情怀负责,对父母负责,对妻儿负责,对恩师负责,对所受的教育负责。大家都有这份责任心,才使得国家机器顺利运转。贪官污吏当然有,但官吏的主体主流是国家柱石。

其三,内在制衡。社会是由亿兆人构成的。每个人身处其中都会受到上下左右的牵制,谁都不可为所欲为,谁也不能为所欲为,为所欲为者终将被反噬。即便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有相权、民意、文化等或明或暗的客观制约。于是,社会上每一个人若想轻举妄动,仔细想想复杂的利益、利害、力量牵制,都明白应当望峰息心。可见,一个稳定的结构并不是轻易就可以撼动。大厦若倾,必是无数栋、梁、椽、柱和地基都支撑不住了。

你看,人民善良而值得信任,官僚负责而值得信赖,社会架构稳固而不易撼动,然则商君何必谏秦王疲民疲官呢?让大家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建设美好家园,不好吗?

95

何谓实事求是?

譬如,孔子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虽俗,却是人间真实。反之则假矣。俗胜于假。

譬如,孟子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虽不中听,但事实也。反之似正义矣,然有违实际也。

96

私心但存,必有显露,譬如趾有伤,而欲若无其事行道,可能得欤?

97

所有的信仰、文明、制度都是人类探索的结晶,并非非黑即白,无须势不两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应相互诋毁,而应彼此借鉴。

98

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全在简简单单的人性要素中。我们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

99

人的解放与人的谦卑,矛盾吗?不矛盾。解放,不意味着狂妄。

100

有些东西,我们并不需要探究真谛,而是要包容探究。

101

在一个自由、多元而包容的国度里,任何思想都有需要它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他所需要的思想。求仁得仁,修道得道,求佛而佛门常开。愿高者高,愿低者低,愿左者左,愿右者右。古圣先贤之教化皆有可用处。

102

费孝通先生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今,地球村成员尚处在“各美其美”的阶段,“美人之美”犹难做到,况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呢?但先生所言极是。

103

大国治理原理其实基本是一样的,只是看起来不一样而已。因为,核心问题谁都绕不开。

虽然基本一样,但做起来效果悬殊。是包容还是单一,是中庸还是偏执,是求实还是务虚,是疏还是堵,是五湖四海还是用人唯亲,是信任人民还是防范人民,是民主决策还是独断独行,结果就在一点一滴中展示出不同的面貌。不同国家的首脑,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首脑,初衷可能都是好的,但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就不好。

104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道德修为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扭转日下世风,要靠传统文化。但真的可以吗?我持怀疑态度。不能说没用,但效果不会如预期。

那么,怎样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呢?真正有效的途径在于自由和法治。人皆不因言获罪,可免于恐惧,遇事有法律保障,社会皆奉行规则,则真诚而有勇矣。

105

喜读武侠小说。偶尔阖书遐思。武林的关键,是武功高低。假设两个人,武功一高一低,高者必胜低者,那他们之间的故事转眼就结束了。于是,需要引入别的因素来使故事继续。比如成长,尽管较量失败了,但弱者可以寻师求技,提升武功后再去复仇。但是,循序渐进成长并不容易,也许苦练几十年也赶不上对手。于是,需要引入奇遇。或摔下山崖,或漂流至孤岛,在一个山洞里遇到了老前辈,或看到了绝壁上的剑术,功力瞬间爆棚。练成绝技就一定可以胜利了吗?如果这样,故事就又草草结束了,于是需要引入阴谋。尽管你武功很高,但是被下毒了,被出卖了,遭遇暗算了,陷入埋伏了。那怎么办呢?可以引入救命恩人。救命恩人如果只是救命,那故事就不够曲折。于是,救命恩人有个女儿,美丽大方,聪明活泼,冥冥中注定就喜欢上了你。可是,这么好的女孩,不可能没人喜欢啊。于是,又引入了三角虐恋。另一个年轻人也不好惹啊,不仅武功卓绝,而且是世家子弟,因此又落入了新的漩涡。这世家并不是省油的灯,和某亲王密谋,正在准备联手篡位。于是,主人公又卷入了宫廷斗争。宫廷斗争中,护驾有功,被授予武职,领兵去定边,开启了塞外生涯。在定边时,遇到了前来中土挑战的番僧,几番比试后,惺惺相惜,义结金兰。如此一步步走下去,故事就没完没了了。人世间的事,莫不如此。基本逻辑本来很简单,但一步步并入各种因素,就日趋复杂,渐渐找不到源头和初心了。

106

《道德经》云:“吾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大道至简,谁坏之?谁迷之?帝王因私心而坏之,哲人以漏论而迷之。故老子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107

《论语》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了国家繁荣与昌盛,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立足人性,立足常识,实事求是,包容互鉴,促进融通,推动进步,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更没有什么是不可讨论的。

孔子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108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洋洋两万六千字。起笔时,波澜在目;回首望,平淡如水。能言者言之,不能言者剔之。今日可言者今日言之,今日不可言者留待他日。

遂如上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道至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qn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