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招】跟着于老师学习纠正错别字的技巧
林州市红旗渠大道学校 李丹
我们是否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默写,错别字倒不多,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成串的错别字?为什么好多别字,虽然经过老师多次纠正,仍“顽固”地反复出现?为什么我们曾经在学生时代老师强调过的错别字,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后,学生依然错字连篇呢?
有人认为,学生写错别字大部分是对字义不明了,不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造成的,其实也不尽其然。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一、二、三年级学了近三千个常用字,到五六年级识字量和写字量也在逐步增加,而实际使用太少。此外,还有汉字难记难写,学生年龄小,分析辨别能力差,学得快忘得快等,而这些,也都与实践少有关系。
语文老师都有这个体会,让学生记住字词还是有办法的,来个“大突击”,反复抄写后再听写,就能奏效于一时——正确率马上就上来了。然而学生不能真正掌握住,一到具体运用,不是张冠李戴就是写错了。所以应当重视在大量的“写话”实践中,训练学生正确运用和书写字词,正像瓦工要熟练地将一块块的砖石砌墙,就必须多参加盖房的实践一样。
于老师的做法是一方面教育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动脑筋并适当增加作文量;另一方面,在班级进行了这样的试验——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几句带有学生易错易混的字的话。这些句子一般都从课文中挑选,有时根据需要编几句。
例如,让学生听写“我坐在座位上看书”、“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向敌人阵地”、“屋外面鬼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民兵们急忙钻进地道”等句子,其中“坐座”、“象像”、“近进”都是学生易混的字;“脚”、“步”、“越”等都是易错的字。每次听写完了,由同桌学生相互订正,允许争论,实在拿不准的,向书本或老师请教。
有人觉得,听写和抄写作用相同。其实效果差别很大。抄写,对不大动脑筋的学生来讲,近乎机械搬运——把书上的话机械地“搬运”到作业本上。而听写,则要“挖脑子”——要学生把脑子里的东西“挖”出来。如果他脑子里没有掌握住那些字词,也就“挖”不出来,或者会“挖”错。这时学生再请教书本或老师,对于正确的答案,印象就特别深。很显然,用听写这个办法纠正错别字要比抄写效果大得多。
深受于老师纠错方法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我也确实体验到了听写的益处。之前在低年级讲授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时候,我总是生怕学生写错字,因此总是把正确的书写板书到黑板上,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学生看着写错。现在想来,那会儿学生也只是机械地抄写,并没有真正经过大脑进行记忆。甚至在抄写的时候也没有做到足够用心,才会反复出现错误。
现在把学生带到了高年级,我的方法也在逐渐改变,课堂上或讲解试题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需要学生记下来的知识点,我也采取了听写的形式“我读学生写”,例如在解决多音字、批注主题思想等重要知识点,都是通过这种形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完成,然后同桌互相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老师也是在极力的从学生的脑子里“挖”东西。
这让我不禁想起我的中学时代,每次临近考试的时候我们做完试卷,语文老师总是把重要的知识点读给我们听,然后让我们用红色笔批注在卷子上,那个时候在课堂上不敢有一丝懈怠,注意力高度集中,脑子必须迅速运转跟着老师的节奏。老师的这个做法也是让我一直铭记,直到现在我都依旧记忆犹新。
这段时间,我们在集中精力准备期中考试,结合于老师的的做法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有些形近字总是容易混淆,在辨析“郎”和“朗”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听写了这样一句话: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牛郎牵着老牛在悠闲地散步。结果还真是抓了几条“漏网之鱼”,这样一来,学生肯定会印象深刻的。为了弄清楚“浸”和“侵”字,我们写下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样的听写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一点上,在理解的基础上,把生字学会,并且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自己对词语真正掌握的能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迁移,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学生从四年级到五年级的跨度,也是从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跨度。必须尊重其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在复习和做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理解能力跟出题的水平有了明显的落差,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缩短这样的落差。
例如在分析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过程中,我发现极个别的学生不能够准确地分辨,这种现象固然是对词义和词性的不理解造成的,在课堂上我也是在不断地强调并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体会和感悟,由于存在差异,也有个别没有完全理解。然而《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要求中有这样一条: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要求人人都掌握会的。
于老师纠错的这个方法给我带来了启发,在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运用,把这些不同词性的词语放在句子或具体的语境中来进行理解,并且写出来,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对症下药,挑选那些对词性模糊不清的学生先进行简单尝试,然后再逐步加大难度,让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才会真正的学有所趣,学有所获。这样也是于老师“儿童语文”的具体体现,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掌握。
常读常新,常思常获。在学习和研读中积水成渊,积沙成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