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8-10

2024-08-10

作者: 蒋铭国江西乐平 | 来源:发表于2024-08-09 23:21 被阅读0次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学校单方教师培养力量不足,难以形成高质量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2.区域间缺乏协同发展机制,不同学校间教师缺乏交流;

    3.传统培训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的深度发展需求,教师缺乏“传、帮、带”的平台和路径,成长内驱力不足;

    4.教师面向新时代新课标的课程整合、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学科育人等能力有所欠缺,难以适应“双减”要求。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1.数字化赋能,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机制(2018.8—2020.8)

    基于以上问题,项目组在2018年暑假组建“彼岸教师成长联盟”,共同体以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为导向,以“生命教育实践,发现闪光,成全生命”为指南,建构了激发教师“事业成就感、生命意义感”的1+3+N教师共同体发展机制(图2)。

    数字技术赋能教师成长成为实现“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关键之一。教师成长共同体利用数字国家、省市数字平台和数字化支撑工具,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2.模式化引领,探索教师专业成长新路径(2020.9—2022.8)

    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项目组团队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员由本市覆盖到全省。根据前期的调研及发现的问题,我们探索出“1+3+N”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图2),并快速复制到各名师工作室联盟中。1为一个共同的价值理念:立德树人,生命教育;3段成长期:新手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再加N种订单式个性化培养方式。

    图2:1+3+N”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3.项目化实践,组建开放协同的教育生态(2022.9—2024.8)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成长效能,项目组采用项目化、主题式引领的双向机制并以赛促研激发教学改革行为重组集群教师发展组织结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图3)。 

    2022年彼岸教师成长联盟改变了传统的“同科同质同校”教师发展共同体模式,鼓励来自不同学校、地区的教师基于共同的发展需求,自主建立各种“同题、同赛、异质、跨域”教师发展共同体。项目式研修如:专业阅读、专业写作、课题研究等。实现了研修内容与需求的灵活对接、协调互动,把被动式发展变为自主性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8-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uk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