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理学的书都很有意思,但会发现有些观点是互相冲突的,好像都有些道理,同一件事的解释从不同角度都说得通。最近看了《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觉得非常有趣,它有趣的点在于完全符合我这个理科生的讨论问题的方式。它每一篇文章都会解释下一个问题,然后分成理论假设、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的意义、问题和批评、近期应用和结论几个部分一一说明。写的非常清晰,方法写的很清楚,实验可以重复,可信度很高。更重要的是它也写明了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因为对于同一个结果,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有争议的问题也许以后有更好的方法可以验证。下面我举几个我比较感兴趣的研究。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结果:对于相当数量的人类特征而言,大多数差异似乎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研究者对此解释有三:1.治理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智力差异中的70%都可以归因于遗传的因素);2.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与他所继承的基因相比,其作用相对较小;3.最有趣的一点是,并非环境影响人的特性,恰恰相反,是人的特性影响着环境。
“这儿,谁是疯子!”这篇研究是把假病人送到精神病院,结果证明即使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也不能在医院环境中把正常人从精神病人中区分出来。这有两个关键点:1.在精神病院环境中,精神健全不能从精神失常中鉴别出来;2.一旦某人被贴上具有心理疾病的标签,那个标签就会掩盖他的所有其他特征。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如果我们被贴上标签(没其他意思),我们必须为去掉标签所引起的污名、困窘和羞耻而继续努力。
其他还有比如我在很多非心理学书籍上看到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即一天之内,假扮囚犯和看守的人变成了真正的囚犯和看守,本来这个实验要进行两周的,结果因为模拟监狱情境太强大,第六天就不得不中止了。还有1964年发生在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公寓的暴力悲剧事件,一个女子被恶意袭击,然而袭击行为长达35分钟,期间公寓周围有38人目睹,最终只有一人报警却为时已晚。我看到过很多解释和被曲解的描述,我觉得这本书更有说服力。
建议有时间可以看看,每项研究都是独立的,论据都很清晰,也许能改变你对一些事的看法和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