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读诗是喜欢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感,更多时候可能并不了解本来的意思。
当后来慢慢知道了诗人创作的背景,突然发现原来我看到的璀璨光明,后面潜藏着巨大的内涵宝藏。
今天又重温了《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当时只知道李商隐是写无题诗的高手,擅长七绝,那文字里充满了情感,醇厚绵长,可以朗朗上口,让人遐思无限。
可今天看到了一个解说,原来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思念,写出了自己曾经没有珍惜妻子在世时,妻子问他何时归来,却一直没有确切回复的懊恼,悔恨,或许还有自责,只是情到深处,知道现实不可挽回,文字无法完全表达,但情感与画面好像又扑面而来,跃然纸上。
这是知道背景之后的感受,原来文字真的有这样的神奇力量,不识真面目时,平平无奇,识得真相之后,好想跨越时空去与诗人相识一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