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想写给我女儿的话。
她一出生就像绝大多数孩子一样,浸泡在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无限的爱中。一岁的时候,爸爸因为移民澳洲,要先去澳洲一年,就用不多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后来等我们要去的时候,赶上北京摇号,全新的车变成了烫手的山芋,这就是后话了。买车不为别的,就为了他闺女不用挤车,现在想来没必要,那时候北京打车很容易,而且住的地方很方便,车真就是爸爸对女儿的爱了。
这样爱里泡大的孩子,自然就是一个温室里的标准花朵,聪明,能说(因为跟她说话的人多),但是也胆小,怯懦,不知道去争取。
记得她到澳洲的第三个月,给她找了幼儿园,送过去,第二天就不肯去了,语言是第一个问题,胆子小是第二个问题。每天送过去都是哭的抱着大腿不让走,接的时候头也不回。这样过了好几个月,她慢慢语言适应了,好一些。然后到了小学。小学的前三年可以说就是大号幼儿园,基本上孩子混混僵僵,学习就是副业,主业是玩。然后就面临人生第一个关口,OC班的入学考试。我和老公一直觉得,学习是痛苦的事,快乐教育是个伪命题。平时也会看看她学习,谁知道,一去补习班傻眼了,一半错的。
于是她快乐的三年级在走到中途戛然而止,我已经教不了了,爸爸上。第一个星期,娃就被训哭了,哭了不要紧,妈妈是政委,革命工作少不了政治思想工作,每次俩人关系剑拔弩张,我就冲出来充当润滑剂。哄着她继续学,但凡有点成绩赶紧鼓励。慢慢的赶上来。当然OC 依然未果,因为她基础实在不好。
于是我们鼓励她好好考精英中学。经过OC的失败,她第一次知道了努力,在接下来的四年级后半年和五年级的一整年,非常认真,非常努力,得了非常多的奖,甚至拿到了学校最高的校长奖 ,也如愿考入了排名前10的精英中学,而且离家非常近。这次疫情,同学们担心公交问题的时候,她一点不担心,因为走路10分钟就到了。更关键的是,她参加了debating,也能够勇敢的带领同学跟学校提要求,找校长谈,要求换掉不合格的老师。跟小时候糯糯的样子完全不同了。
当然,她还是有毛病,比如比较懒,比如不会做家务。但是我相信她能学会。任何事情,学习,生活,家务,娱乐,努力都是一个好的习惯。不努力肯定没有结果,努力才有机会争取结果,因为真像是,即便你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结果。但是,我希望她能秉承努力这个习惯,把习惯变成自然,成为她一生的坚持的信念。人的成功,更多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当你走过这段路,结果已经不重要,至少你努力过,这就不用后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