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基因编辑引发人类进化机制思考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由于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这一消息迅速激起轩然大波,震动了中国和世界。
这个大新闻让我恶补了一下什么是基因编辑及CRISPR的工作原理:原来细菌细胞会利用与CRISPR重复序列相关的基因产生一些特殊的蛋白,名为CRISPR相关蛋白(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s,简称Cas蛋白)。当病毒入侵细菌细胞之后,这些Cas蛋白便会结合到病毒DNA上,从上面“切”下一块儿来。然后这一块病毒DNA会被转运到细菌细胞的基因组中,插入其中,成为一处“间隔区”。从此之后,细菌细胞便会利用这一间隔区来识别与之对应的病毒,从而更加高效地打击病毒入侵。
CRISPR系统意味着微生物能够高效地对自己的基因组进行编辑,当有着CRISPR系统的微生物受到病毒攻击时,此次攻击的记录就会以新的“间隔区”的形式,存储到微生物的DNA中去。当这个细胞分裂成子细胞时,这些信息就会被自动传输下去。因此即使这些子细胞从未见过对应的病毒,它们也知道如何抵抗它,这就是生物进化的机制和DNA遗产功能。
我们都知道,一个物种想要实现自然的进化,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优胜劣汰加上基因突变,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下来,最终才能实现进化,人类尤为如此。进化论自然选择的观点虽然是目前主流观点,但并未告知人类到底如何实现基因的进化,而今天我要说明的是既然微生物能够将自己生命中经历过的环境编写进基因组中,我们人类也应是通过基因自我编辑实现DNA 进化和分化的。
那人类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基因自我编辑的呢?通过多年心理学 相关知识的学习及个案的总结,我认为个体是通过其所“认为”的“重大”生活事件,可能是严重疾病、突发意外和自杀等重大事件,让TA“刻骨铭心”(解释是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个体就会将这一“特殊”信息进行“刻录”,编集成为个体DNA某个序列一部分信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代传递叠加最终可能形成自有的家族文化和DNA序列。
比如我们会发现当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孩子会通过伤害自己方式,来尝试拯救父母的关系,在这样一次次尝到“甜头”伤害中形成孩子不成熟的信念,即使他们受着命运之苦,生重病或即将死去,仍然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他们会以为通过自愿替某人承担病苦、或为某人赎罪,便能够消解家人的病苦和灾难,这种信念是潜意识层面的,同时这种潜移默化最终可能成为DNA序列一部分(因为个体从中获益),最终形成家族性遗传疾病(家族性疾病是有意义的)。
每个成年人,都曾是一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曾有过一颗拯救父母的心。
你,不需要去承担父母的命运,不需要去拯救父母的人生。
同样的,也不要让你的子女,去扮演拯救父母的角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