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很抗拒看医学类的书籍,原因很简单:难懂。只要一看到专业性的文字就让我头晕目眩,直到最近接触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后,让我对此改观不少。
从未想过身体得病,有80%都是源于炎症。通常对付疾病手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未在源头上下功夫去了解与根治。这个其实和思维有着莫大的关系,知识的迁移就是让我们具备这种从根源检索出问题的能力。
以前不知道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以为真的是粥变硬了的意思,想想都觉得羞愧。它的含义其实很简单也并不高深,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当血管内皮受损后形成的结痂结成的厚度,会把血管的空间不断减少,导致人们患有心脏病等疾病。
我们可以把血管想象成水管,当水管内壁的锈迹越积越厚,出水量是不是会逐渐减少?血液是通过血管来流通到各个器官进行供血,可想而知,如果血来不及输送到心脏,会产生什么后果?然而在我们皮肤表面受损形成的结痂大小是不会受到空间影响,但是在血管内皮受损后所形成的结痂大小确实致命的存在。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也有了清晰的了解,那么我们所摄入的食物为什么会产生炎症呢?这是今天我在书中找到的重大发现:原来饮食的改变是等同于菌群的改变。大家通过观察下图就会找到关联性。
有一句话说得很对:what you eat is what you are。
有些人的身体容易过敏、容易拉肚子,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抑郁。看到这里又震惊了我,原来抑郁的源头不一定是想不开这些心理疾病,导致人会产生这种表面的状况,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告知信号,只是我们一直忽略也没有重视过它的提醒罢了。
今天先分享到这里,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留言给我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