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允许抱怨

允许抱怨

作者: 普通生物 | 来源:发表于2017-10-19 03:39 被阅读0次

    我尝试与你沟通。

    “美”与“好”

    在我看来,“美”更倾向于广泛的群体性认同,而“好”是自身对事物的评判。

    由于某种不明确的原因,我们中的某些人试图在一切可见的物体上彰显个性。
    有些不同是肉眼可见的愚蠢,有些则是追随个性化潮流的小圈子内部的跟风。

    好吧,你知道的,他们从来都是“少数人”。但至少在他们内部,认为这种装扮是“美”的。
    他们追寻的必然是小众,这对他们来说是“好”的。这之后则是要有一个认同他们的群体,由于这群人互相吸引也就渐渐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群体”。但又因为人群来源的阶层过于单一,造成了无法得到广泛的认同,只能停留在群体内的个体互相认同的窘境。

    对普通的你我来说,美与好大概只有一个意识上的“公章”的区别了。

    许多人从开始诋毁和歧视“国货”到盲目相信也只用了短短十几年。但在这种观念的转变过程中的各个参与者是否真的有思考过所谓“国货”的真实含义?我想其中有不少人只是听说或者用过部分产品,对“国货”中的某些物美价廉的产品感到惊喜,进而对绝大部分“国货”有了乐观的盲信。

    我国优秀的高速动车和高速铁路技术,便是自信的范例之一。
    然而所谓的“大众”是高度同质化的,很难承受变化的群体。我做一个假设,想改变他们的某个固有认知,该使用什么手段好呢?
    结合上面提到的零散的信息,你大概会意识到,就是借用各大信息传播的渠道,把观点装饰成被广泛性的认同的结论(美基本上是最高的群体认同了)。这可能是一系列“最美”人物诞生的原由。

    李素丽

    当然,你可能也清楚各大媒体早已“沦陷”。这本来作为意识上的“公章”,早已不知落在了谁的手上。

    这“公章”没有了,自然也就要有其他方式来证明新热点话题的正确性了。可能要借用古人的话,又或许借他人的口,或者是某本突然引发话题的书……

    借用观点,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当然,借用的观点在关注稀缺的时代,必须要够极端。


    看吧,连评论都是这种套路。
    多数极端的例子实质上是站不住脚的,大多数都可以解释为“幸存者偏差”这一逻辑谬误。

    在我看来,美分为天然美和人工美两种。天然的是人在接触世界,发现周遭事物时感到愉悦时的感受;人工美则是在对周遭事物进行人工加工后的对该过程产物的认同感。美是感官上的刺激,而并不该是由任何人来定义的。而好则不同,是实用主义的产物,只有某工具用起来能满足你的预期才能称作好。

    对于任何工具,凡是不好的,无论如何美,都不该用,它必然会浪费你的时间,消磨你的精神。
    无论宣传如何,请先尝试从自身出发,判断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是想当然,靠口碑和“盲信”。

    在莫比乌斯带上狂奔

    我们需要内容,内容也需要我们。理论上,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互为里表。

    现实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一面,你我不是被请来享受视听盛宴的宾客,只是无奈的从被限定的沙中选出能食用的部分。

    一开始是有人抱怨我国电影整体素质堪忧,当出现了部分定位小众的电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后,这种质疑的声音也渐渐被盖了过去。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媒体开始炒作外貌和人设。大众的组成改变了,信息和资源的流向也改变了,最终的产物也随之改变。

    我渐渐怀疑人们对新的关注和粉丝群体的定义是不是有了错误的认知……“脑残粉”真的是盲目的?我认为未必。传统文化定义的优秀的人要德才兼备,从各个方面看这个标准真的过高。无论是先贤还是后人其实做到的寥寥无几,反倒是作为口号和标签来约束和限制人的自由的情况更多些。(依我之见,在创业时期集体更需要有才能的人,而守业时则需要品行好的人。)大多数情况下德与才没法做到兼顾,集体需要取舍,个人也需要。那么作为媒体产物的定向消费者——粉丝群体是否真的需要去真正了解明星现实生活中的状况?以现在的状况来说,只要面容姣好就是加分项,卖卖人设就基本上是个优秀的媒体工业品了。真实?首先你找不到,其次就算你能了解到未必会开心,不如好好享受由媒体和粉丝共同打造的“楚门”。

    呃,可是新闻业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可以说娱乐新闻是广告和商战,但是除此之外的,关乎人的社会行为(无论这个人是不是明星)就完完全全体现了媒体的操守。这时候“屁股决定脑袋”就不是什么可以接受的无奈之举,轻则损人利己,重则谋财害命。

    白冰冰与白晓燕

    某种程度上是大众的关注度间接害死了白晓燕,可如果没有媒体为抢头条毫无底线,进而发表案情相关的重要消息,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媒体是被大众追赶着的,它们肩负着大众的信息来源这一重要使命,然而任何营利性组织都不会也不能是客观中立的,你我作为读者只是媒体的约束条件之一。媒体在输出信息时也应注意到,大众是一直在改变的,并不能通过特定的有导向性的信息流圈养出一批稳定的消费人群。是的,观众在追逐媒体,媒体同样也在追逐着观众。

    同质化的危机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有人说孔子是在赞赏颜回,有一些人则有相反的看法,但至少我们能理解异见的重要性。

    我猜你是希望事物发展是称心遂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也是这样。
    大多数人都渴望着事物是一定程度上可控的,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答为何集体也寻求着内部稳定和可控。为了稳定与可控做的限制越多,渐渐脱离了主流社会,有了独特的生态和特性,这就使得该集体越发“加拉帕戈斯”化。

    我不是否定集体的内部限制的必要性,我只是怀疑某些限制的动机。并不是内部同质化越严重集体就越可控,反倒是需要集体内部有一部分有异议的人,集体需要通过他们的观点来实现内部的迭代。同质化严重就会限制异见者的数量,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直至完全将他们消灭。

    自然,既得利益者是会限制内部迭代的,因为他们最希望看到的,

    就是仿佛羊群中的一员的你我。

    当羊群效应不可控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如果再次发生,也许不只是十年……

    既得利益者们出于自身利益限制集体内部迭代,但我们并没有理由去反对那些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他们可能对限制产生厌恶,进而对集体这一形式产生抵触;但有些则是对集体提出改进意见并抱怨现行制度。后者首先是默认集体形式的优越性,并想促使其进步并试图参与集体的改良和内部迭代的,对于这种人我们未必要反对。依我来看,任何形式的抱怨都是源自热爱,至少并不憎恶该事物,不然抱怨也就无从谈起。抱怨的目的是改善现有状态而不是从根源破坏。任何集体的掌舵人如果不能接受抱怨,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对其决策的极度不自信(任何人的作为不存在完美,也就是说都是有改进空间的,不接受任何改良意见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默认自身决策是完全错误的,必须要推倒重来才能解决问题)。我国的大多数集体是趋向于管束而不是集思广益的,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决策者对群众的不信任和对自身的不信任。

    抱怨是预设立场的质疑,然而这种立场的信息来源更多是集体内部而不是外部(理论依据则可能是来自外部的),使异议者产生该立场的必然是集体内部的同质化宣传与事实相违背(广告与实物不符)。如果决策者想要贯彻既定的规划,就必须从这些人中得到足够多的改进意见。然而,现实往往是以另一种姿态呈现:我们渐渐失去了参照物,通过同质化的宣传体会到所谓完美的幻象,当群体不可控时不得不随波逐流,最后在尘埃落定后决策者们将一切错误归结为“探索性失误”。

    呼唤真正的自我

    去试着接受抱怨吧。
    那些有不同认知的人们在任何时候都是弥足珍贵的,无论他们抱怨的对象是个人还是社会,尽可能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毕竟这个年代当避雷针的人不多了)。

    允许抱怨,不容忍诋毁;允许质疑,不接受猜疑。这就是我眼中的自信。

    保持自我。用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意志去发现你真正热爱的事物,实现自身价值。

    人最重要的标尺是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允许抱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ldyxtx.html